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咳嗽33例

2020-04-04陈一飞许先荣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主要症状主治肺脏

陈一飞 许先荣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咳嗽患者33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变应性咳嗽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9例;年龄43~68岁,平均56.83岁;病程3~7个月,平均4.87个月。观察组中男12例,女21例;年龄48~70岁,平均57.15岁;病程2~10个月,平均5.07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中医辨证标准:症见久咳无痰,呼吸浅短难续,咳声低怯,胸满短气,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心慌,形寒汗出,面色晦黯,舌淡、苔白,脉沉弱。属肺肾气虚之证。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予以口服氯雷他定片(商品名:开瑞坦,规格10mg/片),每日晨服1片;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商品名:仙特敏,规格10mg/片),每日睡前1片。连续治疗2周。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患者的天突及双侧肺腧行穴位埋线治疗,具体操作:①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天突穴,操作区域常规碘伏消毒,严格无菌操作,用9号穴位埋线针将2cm左右长度的0号胶原蛋白线推入天突穴深部;②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双侧肺俞穴,操作区域常规碘伏消毒,严格无菌操作,用9号穴位埋线针将2cm左右长度的0号胶原蛋白线推入双侧肺腧穴深部;③如出现埋线区域红肿流液等不良反应,考虑为埋线反应,需要提前将埋线取出;④2周后如埋线已被完全吸收,则无需特殊处理,如埋线仍有部分未吸收,则将埋线剩余部分取出。同时患者内服自拟补肺止咳汤,方剂组成:蛤蚧1对,黄芪、熟地各24g,党参、五味子、紫菀、甘草各9g,厚朴、陈皮、干姜、桂枝、细辛各6g。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连续服用2周。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治愈:患者咳嗽、咽痒等症状完全消失,日常生活恢复正常;好转:患者咳嗽、咽痒等症状有所缓解,日常生活轻度影响;未愈:患者咳嗽、咽痒等症状无缓解,日常生活严重影响。

3.2 症状评分:①咳嗽:0分:无咳嗽;2分:日间轻微咳嗽;4分:咳嗽较为频繁但对睡眠无影响;6分:昼夜咳嗽严重,对睡眠造成影响。②咽痒:0分:无咽痒;2分:平素无明显咽痒,可因嗅及刺激性气味或言语过多出现;4分:无需外来刺激时发咽痒,饮水可有所缓解;6分:昼夜均有明显咽痒,饮水缓解不明显。

3.3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4 两组主要症状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33例)观察组(33例)总评分9.39±1.27 7.13±1.02 9.46±1.30 3.31±0.7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咳嗽评分4.86±0.76 3.65±0.51 4.79±0.71 1.61±0.37咽痒评分4.59±0.63 3.71±0.57 4.64±0.68 1.89±0.43

4 体会

笔者以自拟补肺止咳汤主治,方中黄芪、党参、甘草起到补益肺脾之气的功效;蛤蚧、五味子则具有补肺纳肾之功效;熟地用于补肾填精;因患者久病气虚,寒邪易于侵袭,用桂枝、干姜、细辛有温肺化饮之功效;厚朴、陈皮在本方中主要起到降逆平喘、行气止咳的作用;紫菀温肺止咳。诸药合用,共奏补肺纳肾、止咳平喘的功效。穴位埋药线所选天突穴主治咽喉疾病,能通利肺气,使之爽利通畅;肺腧穴为治疗肺脏疾病的重要腧穴,主治肺脏病变,对改善肺脏功能,消除肺脏功能失常所产生的症候,具有一定功效。两穴同用,有解表宣肺、肃降肺气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主要症状主治肺脏
猪传染性腹泻的发病特点、主要症状与防控措施
《肺脏介入医学》已出版
《肺脏介入医学》已出版
论耳与肺脏的相关性
佛医方剂的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
中国劲酒缓解肾阳虚证患者主要症状的临床观察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从“肺主治节”论治COPD肺血管重构
主治医的中国梦
浅析经方中厚朴的主治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