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特色护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4-03李彩云杜浩慧朱蕾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病程功能性脾胃

李彩云,杜浩慧,朱蕾

(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夏 石嘴山 753200)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见的一种胃肠功能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持续性上腹部疼痛,还会伴有可食欲不振、胀气、嗳气等症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与社会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有研究表明,该疾病属于中医学“胃痞”“胃脘痛”范畴,所以要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模式,促进患者病情恢复[1]。因此,本次研究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

表1 护理满意度对比[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入住我院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从中抽取60例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5-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0)岁,病程8个月-5.4年,平均病程为(3.1±2.3)年。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26-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0)岁,病程9个月-5.6年,平均病程为(3.25±2.35)年。在统计学上,所研究数据经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模式,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加强饮食护理,并与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与交流等。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护理,(1)情志护理:由于各自的情绪调理程度不同,在患病期间每个人的情绪各不相同,容易使患者出现消化功能紊乱[2]。因此护理人员以五行情志理论为原则,采用移情、疏导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气血调和,可以以一个积极乐观、正常的精神状态接受治疗。(2)辨证护理。中医认为该疾属于胃病,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肝脏,大致可以分为5种中医证型[3]。在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要以 疏肝理气为主,对于寒邪客胃型患者来讲,要进行保暖、防寒;对于胃阴亏虚型着重患者来讲,要禁止食用辛辣以及刺激性的食物;对于脾胃虚寒型患者,要多食用一些湿热、补气的食物;对于肝气犯胃型患者要缓解患者焦虑的情绪,并让患者服用加味逍遥和胃汤等,从而起到疏肝的效果;(3)临证护理:选取患者耳朵上相应的穴位,进行耳穴压豆法,按压的力度一定适中,可以起到疏肝理脾、降低疼痛的效果;利用中药熏蒸,对患者的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进行刺进,可以健运脾胃[4]。

1.3 观察指标 评定护理满意度情况,将调查问卷发放给患者,根据填写结果进行统计和总结,满分为100,极满意:≥90分上;一般满意:60-89分;不满意≤59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处理器对此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用χ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检验结果以P<0.05为标准,提示有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表1数据分析可知,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近些年,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有研究表明该疾病主要是因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常等现象所致,从而引起脾胃呆滞、阻滞气机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患者的脾、胃、肝三者之间经常会相互的作用力,在临床上单纯采用西医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一般,而且在治疗上缺乏辩证性的观点。中医学认为,人体腑脏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该疾病会涉及到患者的肝脾,所以脾胃肝肠相互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仅单纯的药物治疗其效果是不理想的,要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可以对患者进行辩证性的护理干预,并在护理的过程中将中医护理的理念和特色贯穿其中,利于针对性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此次研究数据表明,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模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中医特色护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可以改善患者的病症,促使病情恢复,同时对提高患者预后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该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值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中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病程功能性脾胃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
细嚼慢咽护脾胃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