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光共焦显微镜、角膜组织刮片检查用于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价值对比

2020-04-03丁冬梅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显微镜

丁冬梅

(南宁爱尔眼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0)

临床中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种类繁多,患者症状表现复杂,增加了诊疗难度,而早期诊断、合理用药对改善预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1]。由于传统的真菌培养、细胞学检查存在耗时长、创伤大等缺陷,因此为了探讨更加准确的检查方法,本文就激光共焦显微镜、角膜组织刮片检查用于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价值进行了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宁爱尔眼科医院2018年8月-2019年5月收治的角膜炎患者75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眼科学》中角膜炎的诊断标准[2],单眼病变;②患者年龄>6岁。排除标准:①角膜穿孔或近穿孔;②大泡性角膜病变;③眼球震颤;④睑裂缝合无法放置开睑器;⑤年龄太小无法配合检查者;⑥麻醉药物过敏。患者男43例,女32例;年龄11-74岁,平均(52.34±5.81)岁。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激光共焦显微镜和角膜组织刮片检查:(1)角膜组织刮片:使用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沈阳绿洲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1023202)滴眼,于溃疡浸润灶边缘局部刮去组织,涂在载玻片上,将100 g/L的KOH溶液滴于载玻片上,染色后完成制片,奥林巴斯DSX100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查找孢子或菌丝。(2)激光共焦显微镜:采用激光共焦显微镜[由Rostock角膜模块组件(RCM)和海德堡视网膜激光断层扫描系统3代(HRT3)两部分组成],激光波长670 mm,观测范围380×380 μm,分辨率1 μm,扫描深度1500 μm,放大倍率800。检查前使用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滴眼,使用卡波姆眼用凝胶覆于物镜头表层,覆盖无菌角膜接触帽。叮嘱患者注视固视灯,调节物镜方位使激光束处于病变局部,前移物镜直至接触帽和角膜轻微接触,二者接触的焦平面为0,通过改变焦平面获取受检者不同深度下的角膜图像,数码采集图片资料。全部检查工作和分析工作均交由检验科相同一位资深医师负责。

表1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结果分析

表2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效能评价

1.3 观察指标 (1)以真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激光共焦显微镜、角膜组织刮片两种方式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结果。(2)评价上述两种方法诊断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效能。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SPSS 23.0中处理,以χ2检验定性资料[n(%)],P<0.05表明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结果分析 根据金标准可知,75例角膜炎患者中包括真菌性角膜炎患者49例,非真菌性角膜炎患者26例,以此为参照标准可知激光共焦显微镜和角膜组织刮片诊断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结果,详见表1。

2.2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效能评价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黄疸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见表2。

3 讨论

有报道表明,共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菌种鉴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为医师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客观依据,值得推广[3]。经本文实践发现,激光共焦显微镜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敏感性(91.84%)和准确性(93.33%)远高于角膜组织刮片检查的71.43%和73.33%,而漏诊率显著低于角膜组织刮片检查结果,证实激光共焦显微镜可有效鉴别真菌性角膜炎病例,为医师诊疗患者病况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初步分析后可知,临床中角膜组织刮片检查容易受取材范围、有创因素的影响,导致角膜受损,引发炎症扩散现象,且该种检查方式仅能检出已形成溃疡的病变组织,无法有效检出上皮完整的病变或处于角膜深层的病原体,容易出现漏诊情况。而采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可利用激光作为光源,在高分辨率的条件下提高成像清晰度,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的优势,同时还可对病原体进行精确、全面的深度定位,观察病原体邻近组织状态,准确检出早期上皮完整病变,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改善漏诊情况。

综上所述,激光共焦显微镜和角膜组织刮片检查诊断真菌性角膜炎,前者诊断敏感性、准确性更高,漏诊率更低,在检查过程中能够动态观察角膜组织内的孢子、菌丝,可为医师后续科学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参照,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真菌性角膜炎显微镜
《用显微镜看大象》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关于角膜炎的一些知识
羊传染性角膜炎诊断及治疗要点
显微镜下的世界
鼻子里也会有真菌吗?
浅析地塞米松联合鼻窦内窥镜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派瑞松联用外耳道双氧水冲洗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牛传染性角膜炎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