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

2020-04-03罗丽娟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角型滴眼液眼压

罗丽娟

(北京市仁和医院眼科,北京 102600)

慢性闭型青光眼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致盲性眼病,其发展与发生具有很强的不可逆性。药物治疗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方法,还有激光、手术等方式,但基于有些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低,手术风险大,因此以药物治疗方法为主[1]。为了研究药物治疗在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选取了近3年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观察对象,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69-86岁,平均年龄(73.46±2.35)岁。所有患者均经各项检查与临床表现符合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诊断标准,均为未进行手术治疗与激光治疗。

1.2 方法 本次参与参加的所有患者均应用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国药准字H20020038,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每日4次,每次1滴;连续治疗7 d后增加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国药准字H10970025,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每日2次,每次1滴。连续治疗6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野变化与眼压。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以%、(Mean±SD)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行χ2、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野变化 治疗前患者MD与PSD值分别为(-6.32±4.27)、(6.74±3.39);治疗后患者MD与PSD值分别为(-7.98±4.73)、(6.21±2.98),对比P>0.05,表明患者视野范围并无明显变化,具体见表1。

表1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野变化(Mean±SD)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 治疗前患者平均眼压为(23.06±1.23)mmHg,治疗后患者平均眼压为(16.47±1.84)mmHg,治疗前与治疗后眼压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Mean±SD,mmHg)

3 讨论

青光眼是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二的致盲性疾病,临床上主要是应用降眼压药物治疗,也能起到有效控制患者眼压的作用,维持患者有效的视功能[2]。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是治疗慢性青光眼常用的基础药物,有利于排出房水,起到降低眼压的作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降眼压效果好,减少房水生成,能起到阻断β1与β2的作用,降眼压持续时间长,通常为8-24 h,连续用药4-32周可稳定降眼压作用;副作用小,偶见角膜着色、畏光、视物模糊等副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青光眼。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治疗前患者MD与PSD值分别为(-6.32±4.27)、(6.74±3.39);治疗后患者MD与PSD值分别为(-7.98±4.73)、(6.21±2.98),对比P>0.05,表明患者视野范围并无明显变化。此外,治疗前患者平均眼压为(23.06±1.23)mmHg,治疗后患者平均眼压为(16.47±1.84)mmHg,治疗前与治疗后眼压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也能有效控制患者眼内压,治疗前与治疗后效果差异明显;但视野改变方面并无明显变化,这也表明用药前治疗后患者疾病本身都没有发展[3]。

综上,应用药物治疗老年慢性闭角型疾病临床效果好,降低患者眼压,提高治疗效率,具有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角型滴眼液眼压
冰珍清目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雾化治疗干眼并发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过敏性结膜炎 用药&护理
眼压自测法——指测法
滴眼液不可随意用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不同抗青光眼眼药对开角型青光眼 h眼压的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