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TGF-β1含量检测及与肝纤维化及Th1/Th2免疫水平的相关关系

2020-04-03王学才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胶原乙肝

王学才

(宜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宜兴 214200)

慢性乙肝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高,临床上,病人多表现出肝功能异常、脾大、蜘蛛痣等,早期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增加了早期诊断的难度,也是被感染者逐年增多的一大原因。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器官纤维化与瘢痕形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合成具有促进作用,且可实现对胶原降解的有效抑制,加速纤维化进程[1]。本文笔者为了探讨观察慢性乙肝患者血清TGF-β1含量检测及与肝纤维化、Th1/Th2免疫水平的相关关系,选择2017年9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9年3月内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对象且设为乙肝组,所有病例符合慢性乙肝诊断标准,既往没有接受相关治疗,其中,59例男性,41例女性,年龄范围18-73岁,平均年龄(52.89±4.58)岁。另外,选择同期我院接收的100名健康体检者且设为健康对照组,55例男性,45例女性,年龄范围19-70岁,平均年龄(51.21±5.83)岁。所有对象对研究知情,且愿意参与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不愿参与研究者,排除精神障碍、失语失聪者。数据分析显示,两组对象在性别及年龄等基线资料方面并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可分组讨论。

1.2 方法

1.2.1 检测TGF-β1含量 基于空腹状态下,抽取两组对象的肘静脉血,按照抗凝-离心-分离上层血清等流程,规范操作,检测血清中的TGF-β1水平。

1.2.2 肝纤维化指标 采取同样的方式,采集外周静脉血血清,评价肝纤维化程度,包括IV型胶原(CIV)、前胶原蛋白III(PC-III)、透明质酸(HA)与层黏连蛋白(LN)。

1.2.3 Th1/Th2免疫水平 关于Th1/Th2免疫水平,包括4个指标,分别是干扰素r(IFN-γ)、白介素-12(IL-12)、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3(IL-13)。

1.3 统计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至SPSS 20.00统计学软件中,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量资料,予以t检验,将0.05作为临界值,检验值P<0.05时说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GF-β1含量 比较两组对象TGF-β1含量,乙肝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比较两组对象的TGF-β1含量(Mean±SD,pg/mL)

2.2 肝纤维化指标 比较两组对象的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显示,乙肝组各指标都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 Th1/Th2免疫水平 数据显示,健康对照组Th1细胞因子中IFN-γ及IL-12水平高于乙肝组,而Th2细胞因子中IL-4及IL-13水平低于乙肝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2.4 相关性 通过Pearson检验显示,慢性乙肝病人的血清中TGF-β1含量与肝纤维化指标中的CIV、PC-III、HA、LN呈现出正相关关系(r=0.764、0.578、0.614、0.515)。慢性乙肝病人的血清中TGF-β1含量与Th1/Th2免疫水平中的IFN-γ、IL-12呈负相关关系(r=-0.461、-0.671),而与IL-4及IL-13呈正相关关系(r=0.562、0.571)。

3 讨论

慢性乙肝(hepatitis B virus),即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肝病毒检测呈阳性,病程超过6个月或者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伴有临床慢性肝炎表现的疾病。一般情况下,可将其分成3类,即轻度、中度和重度[2]。慢性乙肝携带则指的是乙肝病毒检测呈阳性,无慢性肝炎症状,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及AST正常,且肝组织学检查显示正常。近些年,慢性乙肝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临床诊治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慢性乙肝,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是主要感染源。慢性乙肝存在潜伏期(6周-6个月),一般为3个月,临床上患者多表现出乏力、腹胀、肝区疼痛、恶心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伴有压痛,严重时,可出现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等,肝功能可持续异常[3]。

针对慢性乙肝,随着病情发展,最终可导致肝硬化,其中,肝纤维化是慢性乙肝发展至肝硬化的一个必经过程。目前,肝脏活检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是,此方法具有创伤性,存在局限性,对此,学者们开始探索新的、便捷且高效的指标,用于早期诊断慢性乙肝肝硬化,也是学术界探讨的一大特点。现如今,TGF-β1是学者们公认的致纤维化因子,借助多种途径,如选择性提高胶原相关基因转录、减少细胞外基质降解等,促进胶质沉积,促使纤维化加速形成[4]。为了明确分析TGF-β1在慢性乙肝病情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本文笔者选择100例慢性乙肝病人和1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检测血清中TGF-β1含量的差异,结果显示,相比健康对照组,乙肝组的TGF-β1水平较高,由此说明,慢性乙肝的病程中,TGF-β1有参与。

肝纤维化的本质在于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合成升高,减少降解,促使两者动态平衡状态丧失,肝内沉积大量细胞外基质,导致肝纤维化。TGF-β1是纤维形成因子,促使肝细胞损伤、坏死,甚至是凋亡,对肝型状细胞产生作用,促使其转变成为肌纤维母细胞,且胶原大量合成。CIV、PC-III、HA、LN是肝纤维化常见指标,其表达与肝纤维的程度呈现出正比关系,通过检测肝纤维化指标含量,可准确反映出肝纤维化的严重性[5]。本次研究显示,相比健康对照组,乙肝组的CIV、PC-III、HA、LN指标均较高,且经Pearson检验发现,TGF-β1含量与肝纤维化指标呈现出正相关状态,由此分析,TGF-β1对肝纤维化具有促进作用。

Th1/Th2细胞平衡关系是影响乙肝慢性化发生、持续的一大因素,研究显示,慢性乙肝细胞的培养液中,Th1细胞因子的水平较低,而Th2免疫细胞因子水平呈升高趋势,由此推测,慢性乙肝患者表现出Th2类细胞的优势状态。Th1细胞因子呈现出表达不足状态,提示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反应较低,对乙肝病毒的有效清除存在不利影响,甚至造成病毒在细胞间相互扩散,加重病情。Th2细胞占据优势,进一步对Th1细胞功能产生抑制,这可能主要受慢性乙肝病人肝内炎症活动影响。本研究显示,健康对照组Th1细胞因子中IFN-γ及IL-12水平高于乙肝组,而Th2细胞因子中IL-4及IL-13水平低于乙肝组,Pearson检验显示,慢性乙肝病人的血清中TGF-β1含量与Th1/Th2免疫水平中的IFN-γ、IL-12呈负相关关系,而与IL-4及IL-13呈正相关关系。由此提示,TGF-β1高表达可打破Th1/Th2细胞免疫平衡状态,促使慢性乙肝疾病病情进一步发展。

表2 比较两组对象的肝纤维化指标(Mean±SD)

表3 观察分析两组对象的Th1/Th2免疫水平(Mean±SD,pg/mL)

综上所述,慢性乙肝病人血清TGF-β1呈高表达状态,且直接促进肝纤维化,导致Th1/Th2免疫出现失衡状态,是评估慢性乙肝患者病情的一项客观指标。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胶原乙肝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黑鱼胶原溶液的流变、热稳定性及化学交联改性研究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心理护理对乙肝病患者作用研究
下期要目
响应面法优化可口革囊星虫胶原抗氧化肽的制备研究
末端病大鼠跟腱修复中胶原表达的研究
乙肝妈妈可以放心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