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汇类型学视野下汉维身体部位词“头”的共词化研究

2020-04-02屈婷婷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引申义词根范畴

夏 雪 屈婷婷

(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新疆喀什 844006)

创造新词新语可以丰富人们的词汇系统,但也存在着明显弊端。[1]随着新事物的不断增多,如果我们采取一词一义的方式进行新事物的表达,那么无疑会加重人们的认知负荷,这么做也不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和省力原则,而一词多义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们的认知负荷。本文重点分析“头”和“bɑʃ”语义引申的共性和差异,概括其语义演变和引申路径以及倾向共性。

对于词类范畴的划分,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由于词类范畴主要是对于事物的归类,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成员才能被能划分到一个范畴中去,除了某些典型成员的划分不具有较大的争议性之外,距离典型成员越远的家族成员的划分则越具有争议性,这是其一。另外,由于至今没有范畴划分的具体标准,不同学者对于范畴本身的划分是不尽相同的。如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十大范畴;《现代汉语分类词典》中,把词类分为17 个大类。[2]本文主要采用赵倩(2007)的词类范畴的分类,将词类范畴划分为11类:A.人体构件;B.人;C.非人实体;D.抽象事物;E.思想感情;F.行为活动;G.空间方位;H.时间;I.性质;J.计量单位;K.虚义范畴。

一、人体部位词汇“头、bɑʃ”的引申义范畴分布

(一)“bɑʃ”在维吾尔语中的义项。

1.人身体脖子以上,动物身体前端,由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器官组成的部位。

2.物体的顶端、末梢。

在一个专业或领域里领导他人或地位比其他人高的:总秘书;总会计师。

最重要的,基础性的:总任务;<音>主部;<体>起跑线。

大脑;聪明的;意识;心智。

第一的:第一桥,拇指。

用于计量的单位:一头皮牙子;两个恰玛古;十根玉米。

世纪;年;季节;月;日;一年的开头。

有些农作物和蔬菜块状的果实:葱,小麦结穗了。

头发:头发白了,头发掉了。

和某些名词结合在一起,通过名词表达的事物,或是告诉人们某个事物的归属地:渠头、地头、话头、河流的源头。

义项①人身体脖子以上,动物身体前端,由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器官组成的部位,被视为“头”的词义范畴之中的典型性成员,其他10种义项都视为“头”的词义范畴之中的引申义项。引申义项的范畴分布规律见表1。

表1 bɑʃ的引申义项范畴分布规律

(二)《汉语大辞典》中对于“头”的解释。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3]:头骨。头脑。头脸(a.头和脸;b.面貌;c.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见表2)。

1.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头。剃头。

2.物体的顶端:山头。笔头。两头尖。

3.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头儿说起。头绪。

4.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头儿。

5.以前,在前面的:头几个月。

6.次序在前,第一:头舱。头名

7.首领:头领。

8.方面:他们是一头的。

9.临,接近:头睡觉先洗脸。

10.量词,多指牲畜:两头牛。

11.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头五百。

12.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b.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c.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

13.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表2 头的引申义项范畴分布规律

二、“bɑʃ”和“头”的引申语义范畴分布对比

(一)人体构件义在汉维两种语言之中均是本意,即表示人身体脖子以上,动物身体前端,由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器官组成的部位。[4]是范畴中的典型成员,所有有关于“bɑʃ”和“头”的引申义皆由此而来,因此不存在人体构件义重合的引申义。

(二)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是基于体验哲学的基础之上的。哪些事物的特征是人们经常接触的,自然就会体现在词义之上。人体名词的取象特征有这样三种基本的类型:1.形貌特征;2.空间位置特征;3.功能特征。[5]刘茁(2007)提出,人体部位是人们作为媒介用以认识和命名客观世界的一种工具,人类最早就是用人体隐喻去认识和表述客观世界的。[6]而“头”是人体最重要的身体部位,许多词语都是借助它的形貌特征来指称命名的,如,C.非人实体,有些农作物和蔬菜块状的果实:葱。另外,“头”是人体部位的顶端,因此人们在对空间方位进行认知时,用“头”和“bɑʃ”来表示空间方位。

“头”和“bɑʃ”的引申语义范畴具有高度的相似性。“bɑʃ”的引申语义范畴分布在8 个范畴,有3 个范畴缺失:人体构件、思想感情、性质;现代汉语中“头”的引申意向共分布在7个范畴内,有4个范畴空缺:人体构件、思想感情、性质、行为活动。可见,汉维有3个空缺的范畴完全一致,这体现了汉维在“头”和“bɑʃ”的引申词义上存在的认知一致性。

1.“和头有共现性”的转指。

(1)转指“头”的特征:表示头状物或表示一头的长度。“头”和“bɑʃ”都可以用作表示“头状物体”如火柴头/sɛrɛɡŋɡɛ bexi。

(2)转指“头”的功能:大脑、智慧、意识、心智。维吾尔语中有这样的用法:

(3)转指“头”非人体实物部分:头发或者面容。从外面看,人的“头”就是由面部的五官和顶部、后部的头发组成。“头”和“bɑʃ”都可以用作表示头发,但都不能指面容。汉语可以说,你的头好油,你今天做的头真好看。维吾尔语中也有类似用法:bɑʃ ʧyʃyrtmɛk; bɑʃ ɑqɑrmɑq.。由此可见,汉语和维吾尔语之中的“头”和“bɑʃ”都存在大量相同和头有共现性的引申义项。

2.“和头有空间相似性”的引申。主要是基于“头”在身体的上端,人们通过这一空间相似性去进行词义引申。“和头有空间相似性”从本义。(1)头部引申涵盖以下义项;(2)物体的顶端、末梢;(3)认知凸显的一端(渠头、地头、话头、河流的源头、第一的),因为各语言在小类上表现不尽相同,因此只要有上述小类的一种,本文就认为该语言的“头”可以表示“认知凸显的一端”;(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好日子才刚开头呢、这样的苦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5)物品的残余部分,如汉语的“布头、烟头、火柴头”。

3.和“头”有关的其他功能的共词化。

(1)做定语的“头”和“bɑʃ”。作定语的“头”和“bɑʃ”都可以直接加在名词前面做修饰语。如:第一的:第一桥,拇指,汉语里也有:头茶、头舱、头名之类的用法。

(2)名量词“头”和“bɑʃ”。[数]用于计量的单位:

一头皮牙子;两个恰玛古;十根玉米

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述方式,如:量词,多指牲畜:两头牛。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头五百。

(3)词缀“头”。“头”作词缀的用法多见于汉语,如:

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b.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c.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名量词“头”和“bɑʃ”的语法功能的概念空间和语义图(见图1)。

图1 汉维对比图

可以看出,“头”和“bɑʃ”共同作名词、名量词、作定语,但不同的是,“头”可以作词缀。“头”的引申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和头有共现性”的引申,这一引申机制主要是转喻型的,比如用“头”和“bɑʃ”转指头发,这一点上汉维是具有相似性的。另外一个和“头”具有相似性的引申,这一引申机制主要是隐喻型的。

本文论证了身体部位词“头”和“bɑʃ”的一词多义现象在汉维两种语言中普遍性,为类型学在身体部位词上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通过论证发现汉维语之间“头”和“bɑʃ”的形式虽然各异,但是意义上却有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性。同时,本文通过对汉维身体部位词“头”和“bɑʃ”的比较,明晰了二者在语义上的细微差别,为二语教学提供一定帮助。

猜你喜欢

引申义词根范畴
词根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与实施策略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九)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大学生如何通过学习词根来改善英语词汇学习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耐”字原是剃胡须
画说汉字——摆(bai)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高职英语教学中“词根教学”的应用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