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汽大众车系故障汇总82

2020-04-02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诊断仪仪表板火花塞

通过对同一车系中出现的各种故障进行总结分析,可以归纳出车型的结构特点、故障形成机理和检测方法等重要信息。这对维修人员消除认识误区、改进诊断思路、提高理论水平和完善操作流程都会起动一定的促进作用。

笔者在工作中记录了大量的故障案例,并对它们进行了整理。如果读者能够仔细地研究这些案例中相同故障现象不同故障原因之间的联系,则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人受益匪浅。

故障473

关键词:拨叉、齿轮破碎

故障现象:一辆2012年产上汽大众帕萨特轿车,搭载1.8T发动机和7挡双离合变速器,行驶里程8万km。用户反映车辆的挡位显示灯闪烁,挂倒挡无法倒车,仪表板上的尾气故障提示灯点亮。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接车后试车,发现挡位显示灯闪烁,尾气排放故障灯点亮,挂入D挡,1挡升2挡时车辆抖动严重;挂入R挡,无法倒车。连接诊断仪检测,读取到故障代码:“P176E——离合器不经意打开”以及“P176F——离合器不经意闭合”。

维修人员检查变速器控制单元软件信息,非最新版本,于是对其进行升级。升级完成后,变速器控制单元基本设置出现中断代码17,含义为离合器行程斜率1 磨削点超时。试车,故障依旧,故障码依旧。根据故障码和故障现象推断,当前故障的诱因包括:离合器锁死、导向轴承损坏、机电拨叉回位不完全、飞轮损坏以及机电控制单元损坏。

图224 拨叉以齿轮破损

检查确认,机电拨叉回位正常。拆下离合器检查飞轮和导向轴承,均正常。仔细检查离合器,发现存在锁死现象,尝试以专用工具调整离合器,无法调整到正常位置。更换离合器后,对其进行基本设定,出现中断代码255。但在7挡双离合变速器匹配中断代码含义,发现没有针对255的解释。

再次读取故障代码,发现故障码为“P173D——挡位调节器行程传感器4不可靠信号,主动静态”。分析会引起这个故障代码的原因,包括:变速器内部换挡拨叉有异物或损坏、永磁体脏污以及齿轮异常磨损。

由于P173D 是新出现的故障码,因此怀疑是拆解变速器时因晃动将杂质粘到了永磁体上,才造成现在的故障代码,当即决定拆除机电控制单元进行进一步检查。拆下后发现,2/4挡换挡拨叉以及齿轮已经破碎(图224)。

故障排除:更换破碎的齿轮和换挡拨叉,故障消失。

故障474

关键词:气缸垫

故障现象:一辆2013年产上汽大众朗逸轿车,搭载1.4T发动机和手动变速器,行驶里程9万km。用户反映车辆仪表板上的水温表指示水温高。

检查分析:这款朗逸所使用的1.4T发动机代号为CST,其冷却系统设计比较特殊。冷却液泵和节温器集成在一起,冷却液管路也比较复杂。

维修人员接车后进行试车,车辆正常行驶不久后水温就明显升高,电子扇高速运转。连接诊断仪检测,未发现故障码。询问用户此故障出现多久了,用户回忆说3个月前就开始出现这个问题。此前,用户已经在其他维修厂更换过冷却液泵,但问题没有解决。

检查时发现,按压冷却液泵的输出管路,发现其中充有空气,有可能是上次更冷却液泵后没有充分排出空气。于是,维修人员把防冻液排出,用冷却液排气加注设备再次进行加注。继续试车发现,该管路内依旧有空气。就在故障检修陷入僵局时,维修人员突然看到发动机怠速运转时,防冻液壶里的液体涌动并有气泡产生。根据这个现象,维修人员怀疑是气缸垫存在密封不严,导致被压缩的混合气窜入冷却液管路。同时,气缸内燃烧的热量也因气缸垫密封不严而传给了冷却液,造成水温快速升高。

图225 损坏的气缸垫

故障排除:拆下气缸盖检查,发现2、3缸处的气缸垫已损坏(图225),失去密封性。更换气缸垫之后试车,水温恢复正常,冷却液管路中也不再充有气体,故障排除。

故障475

关键词:设码错误

故障现象:一辆2013年产上汽大众帕萨特轿车,搭载1.4T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当前行驶里程9万km。用户反映打开点火开关时,车辆仪表板的机油报警灯短暂闪烁。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试车时发现,打开点火开关,机油油位指示灯会闪烁4次,随后消失。起动发动机,机油油位指示灯同样会闪烁4次,随后消失。外出路试,发动机运转一切正常。

连接诊断仪检测,读取到故障码“B104135——机油油位/温度传感器,信号长时间过高”。检查机油油位,正常;检查机油压力和机油压力传感器,也未见异常。查询配置表得知,这款帕萨特轿车使用的1.4T发动机未配备机油油位和机油温度传感器G266,但通过诊断仪读取到有关机油油位和温度传感器的故障码。维修人员初步怀疑是仪表板编码错误,于是对仪表板控制单元执行在线编码,故障依旧。

询问用户得知,此故障是在外地做完保养后出现的,难道是上次保养时更改了其他设定?用诊断仪执行仪表板匹配,发现其中有一项保养周期延长设码TOG,当前选项为“机油油位热传感器已连接仪表板”。但此车发动机并没有配备机油油位和机油温度传感器,因此仪表板会出现故障提示。

故障排除:将“机油油位热传感器已连接仪表板”更改为“机油油位热传感器未连接仪表板”,故障码消失,机油油位指示灯不再点亮,车辆恢复正常。

故障476

关键词:线束破损

故障现象:一辆2012年产上汽大众途观运动型多功能车,搭载1.8T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9万km。用户反映车辆行驶时有顿挫感,仪表板上的尾气排放故障灯点亮。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接车后试车,发现仪表板上的尾气排放故障灯点亮。外出路试,发现车辆有时提速不顺畅,并伴有顿挫感,而有时却一切正常。

连接诊断仪检测,读取到多个故障代码。包括:“P2309——点火线圈4控制对地短路”、“P0300——检测到不发火”、“P0304——气缸4 检测到不发火”,以及“P130A——气缸压缩比”等。

图226 紫/黄色的点火线圈控制导线破损

首先,拆检4个气缸的火花塞,发现火花塞上积炭都很多,第4缸火花塞积炭最多。而且,从火花塞孔向里看,发现第4 里有很多汽油。于是,更换了全部火花塞、清洗进气道积炭,清洗和更换完后试车,行驶约8 km 一切正常,将车辆交还用户。

然而车辆离开后只行驶约100 km故障便再次出现。用户打来电话表示车辆又出现了原先的症状,而且更严重了,车辆现在严重抖动,无法行驶。联系拖车将故障车运回维修厂,用诊断仪检测,读取到的故障与上次读取到的完全一致。拆检全部缸火花塞,发现第4缸的火花塞和活塞顶附着有燃油。测量全部气缸的压力,均为1 MPa 左右,怀疑是第4缸的点火系统存在故障,导致失火。

互换第3、第4缸点火线圈,外出路试一段距离,发现故障码无变化。现在,可能的故障点只剩下发动机控制单元和点火线圈控制线束。想到车辆总是在行驶时才出现故障现象,因此判断线路故障可能性大。查看电路图得知,第4缸点火线圈由紫/黄色导线控制。沿这根导线所在的线束进行检查,最终发现此线束在真空泵附近有磨损痕迹,剥开线束发现,紫/黄色导线的绝缘层已经磨破,外露的导线金属与真空泵外壳接触,形成搭铁(图226)。

故障排除:修复并固定线束,清除故障码后外出长距离试车,故障现象均未再出现,故障彻底排除。

(待续)

猜你喜欢

诊断仪仪表板火花塞
汽车仪表板分析与设计
汽车仪表板总成助力臂设计优化
本田雅阁混动发动机无法启动故障检修案例
日立EUB 8500E彩色超声诊断仪的维修与升级
迈腾B8轿车启动防盗系统故障分析
汽车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组件结构研究及优化方法
仪表板大面受限因素分析和方案样车数据快速建模方法
汽车故障的综合诊断方法
轿车火花塞不跳火的范例教学
关于火花塞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