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 影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的评估

2020-04-01王交广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6期
关键词:腰间盘椎管腰椎间盘

王交广

(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 广西 桂平 537200)

腰间盘突出是日常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往往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导致自身脊椎内神经根受到了一定的压迫,从而出现大量的症状[1]。患者临床表现为腰背疼痛、坐骨神经疼痛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对于此疾病需要进行尽早治疗,否则病症加重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或者下肢功能丧失等不良预后,造成不必要的后果。针对于该疾病的确诊目前大多通过CT 影像或者MRT 进行检查,并进行临床判断。国内有文献指出[2],CT检查在术后对于患者的情况判断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我院特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60 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的实验对象,分析CT 影像在腰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的评估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60 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的实验对象,患者治疗时间为2016 年10 月至2019年7 月,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中男性284 例,女性276 例,年龄40 ~78 岁,中位年龄为(54.12±3.3)岁。

1.2 检查方法

此560 例患者均在术前与术后进行CT 检查,本次检查的仪器选择采用我院东芝16 层螺旋CT 仪器进行检查,在进行检查前将仪器参数设置为1 毫米的层距、3 毫米的层厚和256×512 毫米的矩阵;随后让患者采取仰卧屈膝姿势在仪器上采用脊椎中心平行检查方法,通过对患者的腰椎位置进行扫描3 次,着重检查患者的病变位置。患者在检查完毕后进行手术,手术方法如下:①为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后选取仰卧位;②根据CT 情况给患者进行微创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MED 技术);③术后伤口缝合时置入负压管进行引流并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引流管拔出。术后7d 后再次采用CT 影像技术为患者的椎管内软组织进行测量,统计其CT 值。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 软件做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对比术前术后患者的椎管突出影CT 值

通过术前CT 影响检查能够有效检出患者的椎间盘突出影与神经根水肿等情况,术后CT 对于患者的椎管内软组织影分辨率相对较低,在本次研究的560 例患者中其术前椎管突出影CT 值为(58.45±12.45)HU,而术后的椎管突出影CT 值为(25.78±5.35)HU,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对比对比术前术后患者的椎管突出影CT 值(HU)

2.2 患者的术前CT 表现

患者术前表现为软组织出现块状阴影,阴影大多数为高密度突出块影且大多呈丘状或新月装、半圆形凸起,患者的硬脊膜出现受压变形的情况,少部分患者也会出现移位的情况,在硬脊膜受压时其表现出明显的偏侧性。同时CT 影像显示患者出现神经根肿胀的情况,病症较为严重的患者也有表现为受压或者湮没的情况,经推挤后神经根会向内外后方出现移位的情况。

2.3 患者的术后CT 表现

于手术治疗完成后7d 进行再次CT 影像扫描,扫描参数同术前,患者术后经过治疗,骨性结构有所改变,患者治疗处切口较为光滑完整,其中有一些患者出现了侧隐窝扩大咬骨痕的情况。术后患者的椎间盘呈现出轮廓较为完整光滑的情况,但其内部密度分布不均匀,患者的椎管内会出现少量软组织密度阴影,但是CT值较低,清晰度较差,同时患者的硬膜囊与神经根情况均有所改善,神经根情况较难看清,硬膜囊则相较于术前其形状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是能够看出求为椎管内血肿软组织所压迫。

3 讨论

在临床的医学检验汇总,多采用CT 检查进行对于患者疾病的判断与确诊,其通过X 线对于患者的检查部位进行层厚度扫描后,能够较为直观的将患者的情况进行图像化的呈现。同时其也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耗时短等特点,故而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中[3]。并且CT 检查不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呈现完整准确的征象,容易造成遗漏的现象,因此在临床中CT 检查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初步诊断的患者。

综上所述,CT 影像在腰间盘突出症的术前术后判断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在术后早期的该症状鉴别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在不同的临床应用环境下选择相应的检查方法。

猜你喜欢

腰间盘椎管腰椎间盘
手术与保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分析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CT与MRI诊断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腰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78例疗效观察
中药附子汤加减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