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品格与理论特征

2020-03-31唐辉徐海艳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理论特色习近平

唐辉?徐海艳

【摘 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品格与理论特征体现在:根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基于新时代的实践需求,形成了重大理论判断;内容上的博大深邃与理论形式上的生动贴切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自然结合,起到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掌握群众的作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将会产生不可遏制的影响力和示范引领效应。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品格;理论特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性,同它所具有的科学品格和理论特征是密切关联、浑然一体的,它根植于当代中国实践和文化土壤,之所以能感到其科学真理和理论魅力,就在于它具有一般科学品格的同时,还具有独特的理论特征。

一、根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基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新时代的实践需求,形成重大理论判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接续奋斗确定前瞻性发展战略

对于什么是科学的理论?有不少人皓首穷经,以其毕生精力和聪明才智,都大多耗费在这类不是重在认识客观事物、不是把功夫用在研究现实世界的学问上,至多是从事为当时统治阶级所青睐、为其剥削制度辩护的精神生产和精神活动上。这体现了人类认识进步的曲折性。真正的理论及科学真理的唯一品格和现实力量,就在于它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对作为认识对象的那个领域的一些基本问题,做出深入和系统的正确回答,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在时代的召唤下应运而生,又在进一步指导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发展。正如毛泽东指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中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1]这是对“科学理论”的实质、品格之正确与精辟的解释,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对“真正的科学理论”的诠释。

从实践层面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正确、之所以有生命力,就是这一理论所赖以立足的,是中国人民创造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所顺应的,是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其实践基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歷史方位;二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即五年来“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 奠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厚的实践基础。

从其理论意义来看,新时代成为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这个新时代,既不是过去表述社会形态变化的“时代”含义,也不是社会基本制度实现根本变迁的时代,而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时代,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的概念中,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渡到更高阶段的历史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来越接近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代。因此其科学设计既包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接续奋斗而制定的发展战略,又在宏观上思考进一步接近共产主义的历史阶段相衔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因为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初级阶段”,到2050年,我们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或许到那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跨越“初级阶段”,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如何跨越,这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新时代需要有新的理论指导,并做出一系列战略安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历史时代的产物,是我们党以战略眼光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逐步形成的科学理论,其产生有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

二、内容上的博大深邃与理论形式上的生动贴切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自然结合,起到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掌握群众的作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其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风格。这些理论风格和特征主要是:

第一,旗帜鲜明、彰显定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坚定、鲜明和始终如一的原则性。这一理论及其主要创立者习近平同志对重大问题的立场、态度和论述,从不吞吞吐吐、模棱两可,而是斩钉截铁,始终如一、坚持到底。如对于党的基本路线,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以及在反腐败等问题上,习近平始终都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矢志不渝地加以坚持,毫不含糊,毫不动摇。面对各种思潮激荡,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杂音噪音,他指出,“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2]对于改革开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根本性问题,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对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他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3]面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他说:“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4]

第二,不忘初心,人民情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特别是工农群众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历史也充分证明,只有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如一根红线贯穿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主题和初心本色。无论是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就业质量、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是实施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美丽中国等战略,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反映了习近平本人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又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为人民谋幸福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这是这一思想最根本的特征。

第三,平易近人、鲜明生动。平易近人是指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及其理论的语言风格贴近群众、质朴、接地气。习近平善于用群众化、生活化的俗语,以老百姓易懂的大白话来阐述深刻的道理。例如他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来表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用“打铁还需自身硬”来加强党的建设;用“缺钙”来比喻理想信念的缺失;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样朴实无华的话来阐明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用“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来表述改革的艰巨性。从其语言风格看,以朴实的语言把深刻的哲理表达得一目了然、准确贴切、恰到好处,与大众话语体系对接,令人耳目一新,这种讲话风格一扫大话、套话、空话和“官话”,是其思想的显著特征。[5]

第四,敢于担当、真抓实干。“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6]敢于担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是践行这一精神的典范。如对于反腐败斗争,他明确表示,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是怕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还是怕得罪十三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人心向背的帐。对腐败分子,决不能放过去,放过他们就是对人民犯罪。[7]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强调“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马上办”、“钉钉子精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真正做到了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真抓实干。过去三令五申,发了上百个文件,禁不住公款吃喝,“八项规定”发布后及其出台的一系列禁令,切中要害,加大惩处力度,令党风政风耳目一新,实现了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性改变。可以说,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真抓实干是习近平同志领导风格中最鲜明的特色。

第五,广采博纳、引领时代。这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吸收和借鉴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8]对于世界先进文化,既要做到兼收并蓄、消化吸收、为我所用,以加速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又要对这种学习和引入有选择、有分析,对那些资产阶级腐朽和没落的东西不仅不能引进,而且要坚决抵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要兼收并蓄的,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更为突出的理论创新是,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伟大构想。这充分表明中国以大国姿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的责任担当。

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仅实际地写在了中华大地的现实变化和发展上,而且以如椽之笔写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史册上,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将会产生不可遏制的影响力和示范引领效应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作为这一科学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一思想熔深邃的哲理、丰富的政治智慧于一炉,既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又具有掌握群众、打动人心、统一认识、指导实践的理论力量和思想魅力。它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和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同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实践紧紧相连、密不可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升华,同时又易于被人民群众理解和把握,能够变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自觉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国际国内的形势,验证了并且还在继续验证着它的科学性,显示了并且继续显示着它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力量和思想魅力。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正在促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增强学习和掌握这一科学理论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第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此发生了历史性曲折而步入低潮。但从长远和宏观看,“尽管世界社会主义在发展中也会出现曲折,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9]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终究要走出低潮、迎来高潮,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高潮何时能够到来,要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从当前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大势看,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状况,是最为关键性的国际因素,“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10]让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的飘扬产生不可遏制的影响力,那么,这将成为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潮的最为重大因素。因此,在21世纪的中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捍卫、巩固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闯出一条新路,而且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使中国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中赢得发展进步,发挥巨大的示范作用和深远的国际影响,这不仅事关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而且事关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全局,事关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

【注 释】

[1] 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817.

[2]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人民出版社,2014.86.

[3]光明日报.2013-1-6(1).

[4] 姜廷玉.解读习近平八一讲话:铭记辉煌历史 推进强军事业.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 2017/0803/c385474-29447374.html.

[5] 文秀.习近平讲话的语言风格及特点[J].学习时报,2013-12-9(3).

[6] 鲁迅全集.第 6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8.

[7] 石仲泉.新时代与新征程[J].新视野,2018.1.12.

[8]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5.

[10]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346.

【参考文献】

[1] 陈晋.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8-11-8.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外文出版社,2017.11.

[3] 李崇富.邓小平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

【作者简介】

唐 辉(1975—),汉族,四川安岳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徐海艳(1981—)女,汉族,四川崇州人,成都紡织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论特色习近平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标题党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