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元素渗透的尝试应用

2020-03-30石玲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化元素应用课堂教学

石玲

【摘  要】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提出:“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但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国外语教学中对文化因素的渗透缺少自觉性、计划性和系统性。为了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使小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感受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有必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一定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  文化元素;课堂教学;应用

作为英语教学内容的文化元素,从外语教学这一角度而言,人类学家Edward  Tylor认为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一、小学英语教学与文化元素有着密切联系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是文化元素的一部分,是用于记录文字的符号体系,是文化的载体,是思维的工具;它也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所以英语语言能表达文化现实,能体现文化现实,能象征文化现实。英语学习不是语言的学习,而是语言与文化的学习。如果教师找到探索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途径和方法,就能使英语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学英语教学加强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1.对教师而言:加强文化渗透有利于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再也不是纯语言能力的获得与培养,再也不是单一的用语言教语言。小学英语课程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加深印象。

2.对学生而言:在教学中渗透文化信息能增强学生认识、辨别语言和文化差异的能力,在跨文化交際中获得成功。外语学习初级阶段,适当渗透与其相关的本族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习者调整自身知识结构,为进一步的文化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三、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的渗透示例

PEP小学英语     Unit 1  How Do You Go There?

(Forth period)

1.教学内容:B Lets learn/lets play   C Good to know

2.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四会单词及词组:stop、wait、traffic lights、traffic rules;

(2)了解一些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能说唱关于交通灯的chant;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合理安排路线的能力;

(4)了解部分国家交通文化的典型差异。

本课的教学目标中涉及到文化内容的主要有两项:了解一些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能说唱关于交通灯的chant;了解部分国家交通文化的典型差异。其中前一项在各国的内涵都是相同的,而后者则有所区别,所以对它们的安排是由易到难。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趣味性原则采取图片法、比较法和游戏法。以下是文化渗透的教学片段:

A 教学traffic lights

①教师出示自制的三个颜色圆片,问What color is it?并依次贴到黑板上,贴完后加几笔将其变成交通灯介绍并板书:They are traffic lights.(圆片通过添加线条的方式变成学生熟识的交通灯,图示法和游戏法更能体现课堂的趣味性、灵活性。)

②小组合作,根据交通灯设计相关问题,比比哪组设计的问题更多更好,并请其他组来回答问题,答对回答组加分,答错出题组加分。教师可将学生的问题分类总结,以帮助学生记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课堂氛围,改变了师生问答的传统模式,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自己回答,灵活地突破了学习的重难点,加深了学生对交通灯相关知识的认识和了解。)

③教学 Stop at a red light

教师指向红色交通灯,询问What color is the traffic light?(red)

What can we do?(stop)根据回答,板书完整句子:stop at a red light.然后带读该句子,并请学生自己设计对应的动作,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做一做,为接下来的游戏做准备。

④以同样方法教授Wait at a yellow light. Go at a green light.并将这三句关于交通规则的句子板书在黑板上。(将有关交通灯的三条最基本的规则罗列,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计相应的动作,加上同桌间的相互操练,不仅不会使规则的记忆机械化,还可以在游戏中促进学生巩固所学文化内容。)

B 教学remember the traffic rules.

将黑板上的三个句子用三张白纸条遮住,问:Do you remember the traffic rules?

学生回答一条撕下一张白条,最后给三句加上标题:traffic rules.(不直接告诉学生traffic  rules意思,让其在回忆中感知)教师强调: Theyre traffic  rules. Remember the traffic rules,will you?

C 在前面教授的句子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添加单词将其改编成chant 用课件呈现:

Rules,traffic rules,

Remember the traffic rules.

Lights,traffic lights,

Look at the traffic lights.

Stop,stop,stop at a red light,

Wait,wait,wait at a yellow light,

Go,go,go at a green light.

全班一起按节奏朗读,并配以自己设计的动作。

A Lets play小组比赛

将全班按座位分成四组,首先全班齐声朗读chant前两句,接着教师随便抽取红黄绿三个圆片中的任意一片,每一次选择一组,其所在组的所有学生根据颜色说出对应的交通规则,并配以相应动作,答错一人扣一分。比如说第一次,教师手持红色圆片站在第一组前,第一组所有成员就要齐声回答:“Stop,stop,stop at a red light.”

B Good to know

①课件出示交通标志的图片,小组作答,答对加分,教师可适当补充相关内容,然后朗读课本中good to know 部分。

②将课件中交通标志的图片顺序打乱,并一张张快速闪现,小组抢答。

考虑到学生有一定的课外知识量,可通过小游戏“大家来找茬”,让学生发现图片中两位司机位置的不同,从而引出一些国家的不同交通文化,靠左行还是靠右行。接着由PPT出示图片,请学生猜出著名建筑相对应的国家名,然后请学生说说该国家是靠左行还是靠右行。学生自己发现、决定、归类,有利于零碎知识的记忆。以下是教学片段:

A 教师指向黑板上的traffic  rules,总结说:These traffic  rules are the same in every country.然后利用课件出示悉尼歌剧院、布拉格广场、英国大本钟、维多利亚港等图片,问Do you know which country?(有些国家名称的发音很容易出错,这时教师可以请学生造一些简单句,说说有名建筑,这样不但练习了这些单词的读音,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展了知识面,为下面有关交通文化的教学做铺垫。)

B 游戏“大家来找茬”:课件出示两幅几乎完全一样的图片,除了两辆bus上驾驶员的位置不同,引出left side 和right side,并介绍:Some traffic rules are not the same in every country.一边介绍一边把驾驶员在左边的图片贴在黑板左边,把驾驶员在右边的贴在黑板的右边。然后取出写有国家名的单词卡,问Left side or right side?让学生归类。当然,最后教师对分类最好做下分類总结,或提取一些国家与中国交通文化作比较,浅谈差异产生的原因。

C 游戏“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邀请一位同学来抽取教师手中的卡片,卡片上的内容包括司机的位置和国家名,然后由该生表演司机,他可以告诉其他同学他的位置,比如:“I am on left side,where am I now?”小组间比赛猜国家名,答对组得一分,如果还能造一个句子,得两分。(采取此种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输入知识的记忆,通过说一说还扩大了学生对知识的输出。)

本节课的课外作业的设计也与文化渗透相关,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常见的交通标志,可以上网查找其他国家的交通标志,并把它们画下来。具体的任务如下:

A 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常见的交通标志也可以上网查找其他国家的交通标志,并把它们画下来,下节课全班一起说说。

B 小组合作,编写对话,要求包括使用何种交通工具去某地,以及需要涉及到某些交通规则,下节课表演。

总而言之,通过上面一个完整的教学,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的重要性已经取得了比较多的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文化内容的认识及渗透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对于文化渗透在教学中的运用还需要更多的外语教育者来研究和实践,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还有待教师们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语言文化教学的内涵和深度。

猜你喜欢

文化元素应用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电影中的运用分析
论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
浅析民族性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