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创板最接近真正的资本市场

2020-03-30阎焱

创业邦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育体制原创性创板

赛富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现在科创板在所有的证券交易板里面最接近真正的资本市场

在1994年,阎焱踏入投资圈。

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他,经历过下乡、遭遇过饥荒,从插队到上大学,再到改革开放,出国留学,几乎每一个点他都踩得很好。

近二十年来,他经历了中国创投的启蒙、熬过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寒冬、亲历上市窗口期与黄金时代,在一轮又一轮洗牌中带队前行。他以火眼金睛在投资领域纵横捭阖,助力马云和陈天桥这两代中国首富度过最困难的时期,与日本首富孙正义、商业大佬李嘉诚等展开商业合作,在收获丰厚回报的同时也交出了一连串漂亮的成绩单。

驰骋创投圈二十多年,他所投公司包括:汇源、盛大网络、完美时空、58同城、中粮我买网、北京科兴、车托帮、橡果国际、神州数码等。

因此,在中国创投圈,被称为投資教父的人并不多,赛富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是一个。

阎焱在创业邦主办的2019创新中国春季峰会暨企业创新峰会发表名为“如何看待科创板和中国的科技创新”的演讲。

阎焱认为创新最基本的前提是需要独立的思考,而独立思考的前提是需要有思想的自由。同时,创新需要静心和煎熬,而且要耐得住寂寞。而对于科创板,他表示,科创板是目前所有证券交易板里最接近真正的资本市场的。

中国过去2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加入WTO以后,我们有一个拿来主义,加入WTO以后确实享受了很多IT方面的免税政策,中国成了过去20年最大的获利者。

以下为阎焱的演讲实录(经创业邦编辑,有所删减):

今天我讲两个题目,一个是科技创新,另一个是科创板,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两个主题的思考。

首先说科技创新。

最近网上热议的话题中,其中有一个主题变得非常凸显,那就是科技创新到底包括哪些东西?哪些才是最主要的创新?中国改革开放已经40余年,我们加入WTO也已经20年了,这些年里,尤其是在加入WTO以后,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

为什么中美贸易战以后,大家都非常担忧呢?

就是因为我们经济的发展有瓶颈,我们自己有没有能力把科技的发展瓶颈、创新的技术瓶颈越过去,这个是当下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所有人都关注的问题。

我们谈到科技创新的时候首先做一个划分。科技创新从大的方面来说有两种,一种是从0到1,一种是从1到N;一种是原创性的创新,一种是改良性的创新,但是我们在原创性和硬科技创新中做得非常不够。我们曾经在中国投过所谓的硬科技,但是我们投的硬科技几乎没有一个成功的,都失败了。原因是当我们投进去后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真正重要的东西不是他们自己的,是他们抄来的。

我们和IDG共同投资过一个所谓的LAST CDMA的东西,那个时候投了1.8亿美元,在15年以前可想而知这是多大的投资,结果发现这个教授是一个废物,所以我们学术界也有很多伪科学。我当过五年中国千人计划的导师,每次千人计划评选我也去过,我经常发现在美国混不下去、找不到工作的人,突然变成中国千人计划的人,回国还拿了很多钱。

所以中国过去2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加入WTO以后,我们有一个拿来主义,加入WTO以后确实享受了很多IT方面的免税政策,中国成了过去20年最大的获利者。我记得25年前最早在中国投资时非常困难,也没有钱,那个时候的中国是最需要钱的,也是最没有钱的。

创新需要教育体制的改革,我们的教育体制不是从根本上鼓励小孩要有独立的思考,我们更多的是要考试考出好成绩,所以没有教育的改变就很难有很好的创新精神。

我去过一次乌克兰,乌克兰的人均月收入是250美元,我在想这个情况跟中国20年前差不多。中国人变成了到哪儿都是有钱人,后来我想,这个钱到底是哪来的?是中国人真的很厉害吗?

我看了一个数据,2018年中国总共印了160万亿元的钞票,而去年的GDP是80万亿元,我们印了205% GDP的钞票。我们老说美国乱印钞票,但是美国去年印的钞票是美国GDP的70%,大概中国M2的发行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的“有钱”,很多都是印出来的。

当然我们发展中国家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消耗钱,比如说我们大量的高速公路的投资。我们高铁公司的贷款差不多2万多亿元,这个钱估计是永远还不回来的,但是带来的很多社会效应需要慢慢还,这对于发展中国家也是正常的。另外,就是中国的建筑日新月异,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上海一座很普通的楼估值要多少?100亿元。大量的钱在市场流动,所以我们觉得富有了。

当下的中美贸易战,让我们从拿来主义到弯道超车主义。

我们需要的是从0到1的原创,不能再拿来主义了,世界也不会允许。

我们硬科技的原创性创新的未来前景到底怎么样?我觉得不是特别乐观,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大家都知道,创新最基本的前提是需要独立的思考,而独立思考的前提是需要有思想的自由。

第二个原因,我们都知道创新是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我们讲牛顿伟大,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人类是需要思想交流的,如果我们不知道世界在做什么研究,这个对我们的创新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另外一点,创新需要教育体制的改革,我们的教育体制不是从根本上鼓励小孩要有独立的思考,我们更多的是要考试考出好成绩,所以没有教育的改变就很难有很好的创新精神。

还有一点,创新需要静心和煎熬,而且要耐得住寂寞。但是中国现在的文化,从政府到企业到创新者,大家都是速食文化,基本上100个创业者之中有99.9%的人都说希望今天创业明天赚钱,后天就成为第二个马云。其实在这种条件下是难以产生原创性的创新的,所谓的伟大都是熬出来的。

创新最核心的是人才,任正非也谈到了。中国要进入一个从0到1的真正的原创性创新不容易,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很多制度上的改革,我们如果在制度上不能改革,我们的人才便留不住。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科创板。

第一,我觉得科创板有比没有好。现在科创板在所有的证券交易板里面最接近真正的资本市场。上次我也被邀请参加了科创板的50人讨论,大家讨论各种制度的设立,我在会上说了,我说咱们不用考虑那么多,纳斯达克在美国存在50年了,做得非常好,里面出现那么多伟大的企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为什么很多东西一到中国就出不了好东西?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管得太多,罚得太少。

另外,我比较担心科创板的两点。

第一是对准入资本的限制。投行有限制,注册要10亿元以上,这就违反了真正的自由市场的规则。限制越多未来出现的问题就会越多,而且出现腐败的东西也会越多。

第二个担忧是科创板第一批第二批都不错,但是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因为现在大量的科创板企业肯定是不盈利的,我们中国人的耐心能不能等得住?

能不能等的时间很长,真正等到一个伟大的公司10年以后开始盈利?如果一个企业说我要烧150亿元,15年以后才可能盈利,你们愿不愿意投?

这个是我们每个人的问题。

猜你喜欢

教育体制原创性创板
严宽有度促合力
科创板一周年
新闻作品的原创性标准探究
科创板已开通约270万权限账户
一图读懂科创板
包容不能鱼目混珠,勿忘科创板定位
作品的原创性
阿尔瓦罗·西扎
原有“真人秀”语境下的转型模式
立足以人为本的教育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