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内科常用根管填充材料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2020-03-30张露斯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糊剂氢氧化钙根管

张露斯

云南省昭通市中医医院口腔科,云南昭通 657000

根管填充是常见的口腔内科治疗方式,适用于龋齿、牙髓炎、 根尖周等疾病的治疗。 根管的管道是比较复杂的,对填充技术和材料均有较高的要求,若不能将根管充分填充,导致微小缝隙的出现,会引起细菌的再度繁殖,需重新进行治疗,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故精确而简便的填充方法成为研究重点所在[1]。 临床填充材料主要有碘仿氢氧化钙糊剂、 复合树脂及Cortisomol 根管糊剂等,相关研究发现[2],3 种不同材料均能呈现优异的抗菌消毒效果,但其应用效果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患者在进行口腔疾病治疗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根管填充材料。 为探究3 种根管填充材料的应用效果,该研究选择了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在该院口腔内科需进行根管治疗的84 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口腔内科需进行根管治疗的84 例患者,根据填充材料差异,将患者分为A、B、C3 组(均28 例),A组患者填充材料为Cortisomol 根管糊剂,B 组患者填充材料为碘仿氢氧化钙糊剂,C 组患者填充材料为复合树脂,后比较3 组患者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及手术成功率。 A 组中有男性患者16 例,女性患者12 例,年龄最小为10 岁,年龄最大为39 岁,平均年龄(26.71±4.23)岁;发病时间分布在1~8 d,平均发病时间为(5.48±0.41)d。 B 组中有男性患者15 例,女性患者13 例,年龄最小为11 岁,年龄最大为41 岁,平均年龄(27.58±4.09)岁;发病时间分布在1~9 d,平均发病时间为(5.62±0.33)d。 C 组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4 例,年龄最小为12 岁,年龄最大为40岁,平均年龄(27.49±4.12)岁;发病时间分布在2~9 d,平均发病时间为(5.74±0.33)d。比较3 组一般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需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对根管填充物不过敏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的患者;该次研究获得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 根管填充前5 d 进行过系统性治疗的患者;合并严重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合并严重肝脏疾病的患者;合并精神疾病,无法进行沟通的患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牙体预备、开髓等常规治疗,后对根管口位置进行确定,对患者进行拔髓治疗。 根管预备作为其中的关键步骤,需要进行消毒清理和扩大成型,较为复杂的根管解剖结构, 让根管在预备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变形,若根管存在弯曲情况,会增加穿孔、根尖偏移等情况的发生率,所以在器械的选择上应加强注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根管预备过程中,要对细菌等残留进行彻底的清理,通过不同的填充材料进行填充,避免出现缝隙残留。

1.3 观察指标

比较3 组患者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及手术成功率。 手术成功的判断标准如下:成功:X 片检查显示病变消失,牙周间隙恢复症状,临床检查没有出现窦道、疼痛,失败:X片检查显示病变仍然存在,叩痛、牙痛症状明显,出现明显的咀嚼功能障碍。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x±s),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患者疼痛发生率观察

A 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疼痛感的共9 例, 发生率为32.14%;B 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疼痛感的共2 例, 发生率为7.14%;C 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疼痛感的共8 例, 发生率为28.57%。与A 组、C 组相比,B 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 组患者疼痛发生率分析Table 1 Analysis of pain incidence in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2.2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观察

A 组患者手术成功的共21 例,失败的共7 例,手术成功率为75.00%;B 组患者手术成功的共27 例,失败的共1例,手术成功率为96.43%;C 组患者手术成功的共22 例,失败的共6 例,手术成功率为78.57%。与A 组、C 组相比,B 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分析Table 2 Analysis of surgical success rat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3 讨论

人们的饮食习惯在不断变化, 导致口腔疾病发生率不断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根管治疗适合大部分的口腔疾病,不仅能有效保存患者的牙齿,还能避免细菌对口腔的感染,利于患者的治疗及恢复[3]。 由于根管结构是很复杂的, 其要求根管材料具有较高的品质,优质的根管填充材料应呈现出显著的抗菌效果,治疗后不会影响或损害到患者的牙齿,其性质可以为液体,也可以为糊剂,但最终要实现固体效果[4]。 此外还要求根管材料具有X 线阻射效果,避免刺激到根尖周的组织,且体积不会随意变化,增加安放与取出的方便程度,在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恢复中, 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5]。 医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填充材料的种类逐渐丰富,临床常见的包括液体、糊剂、半固体及固体类材料,在选择时应考虑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封闭效果, 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才能进行填充材料的选择[6]。

临床治疗中,糊剂类根管填充材料是比较常见的,一般与固体材料一起使用,将液体和粉末调拌成糊状,在对患者进行填充后会硬化, 其作用机制是将根管壁与固体材料粘连,填充两者之间的缝隙,此外糊剂类根管填充材料不仅能作为润滑剂,对固体材料的就位性进行提高,还能作为杀菌剂避免细菌感染等情况的发生, 从而达到更好的填充效果,促进口腔疾病的恢复[7]。 Cortisomol 根管糊剂、 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及复合树脂是常见的填充材料,Cortisomol 根管糊剂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氧化锌类是其主要成分,能在治疗中发挥根管消毒、止痛、减轻炎性反应等作用,还具有较为优异的封闭性,应用效果是比较理想的[8]。 碘仿氢氧化钙糊剂中碘仿的主要功效是进行消毒处理,在肉芽组织生长中发挥促进作用,让创面能够加速愈合,将其联合氢氧化钙应用,不仅能避免氢氧化钙强碱性的破坏,还能为创口部位进行持续消毒处理,让根尖周组织能够实现更好的愈合[9]。 复合树脂在固化时会出现程度轻微的收缩现象,使得根管填充时留下了一些缝隙,在临床治疗中应联合其他技术共同使用, 避免缝隙的残留及不良反应的出现,但复合树脂的美观性是比较强的,在大面积的修复中更加适用。

该研究结果显示,A 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疼痛感的共9例, 发生率为32.14%;B 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疼痛感的共2例, 发生率为7.14%;C 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疼痛感的共8例,发生率为28.57%。 与A 组、C 组相比,B 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手术成功的共21 例,失败的共7 例,手术成功率为75.00%;B 组患者手术成功的共27 例,失败的共1 例,手术成功率为96.43%;C 组患者手术成功的共22 例,失败的共6 例,手术成功率为78.57%。 与A 组、C 组相比,B 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严国安[10]将7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给予患者Cortisomol 根管糊剂、 复合树脂填料及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填充治疗,其手术成功率分别是79.07%、81.39%、97.65%,而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5.12%、16.28%、10.59%, 碘仿氢氧化钙糊剂与其他两种根管填充材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研究结果一致。 可见在3 种不同的根管填充物中,碘仿氢氧化钙糊剂的应用效果最为优异, 但其他两种填充物各有优点, 医生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填充物的选择,促进其预后恢复,避免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综上所述,在口腔内科常用的根管填充材料中,相比较复合树脂及Cortisomol 根管糊剂,碘仿氢氧化钙糊剂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在患者的预后恢复中发挥促进作用,临床推广使用价值更高。

猜你喜欢

糊剂氢氧化钙根管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维他派克斯糊剂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严重根尖周炎伴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或根尖的效果观察
高效环保脱硫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利用手机传感器探究温度对氢氧化钙溶解性的影响
V型根管的分布
不同根充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