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3-30付长江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生存率原发性

付长江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介入科,内蒙古赤峰 024005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类疾病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病率较高,且中年人群的发病率较高[1],对于该类疾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便是手术切除后进行介入治疗,可以有效地消除病灶,改善患者的生活,提升生存率。 该文研究与分析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了88 例采取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 年11 月—2019 年5 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进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8例,随后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主要分为常规序贯组以及精准序贯组,各44 例。 在常规序贯组的44 例患者中,有男18 例、女26 例;年龄36~77 岁,平均年龄(52.52±5.47)岁;在精准序贯组的44 例患者中,男19 例、有女25例;年龄36~78 岁,平均年龄(52.61±5.49)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于该院进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治疗;②患者的精神状态尚可,可参与实验研究;③患者未合并其它危重疾病。 排除标准:①患者未于该院进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治疗;②患者的精神状态较差,不宜参与实验研究;③患者合并其它危重疾病。 该次研究通过医院道德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该次研究经过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同意。

1.2 治疗方法

常规序贯组:采取常规序贯介入治疗,在患者手术后的1、3、6 以及12 个月进行常规肝动脉造影治疗, 同时结合化疗以及栓塞术治疗, 对一侧股动脉采用Seldinger 技术进行穿刺,向肝固有动脉放入5FRH 导管,随后进行造影,如果未发现患者的肿瘤复发病灶,则需要对患者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化疗主要采取的药物为40~60 mg/m2的表柔比星(国药准字H20045983),100 mg/m2的奥沙利铂(国药准字H20093167)以及1 000 mg 的氟尿嘧啶(国药准字H31020593)[2]。 如果发现患者的肿瘤复发病灶,则需要对患者灌注化疗后将10~30 mL 的30%碘化油混悬液(国药准字H37022398)注入肝固有动脉中进行栓塞治疗。精准序贯组:采取精准序贯介入治疗,在对患者造影完毕后,如果发现患者复发病灶,则需要在患者的肝叶或者肝段动脉内灌注化疗应用微导管, 化疗剂量为常规序贯组患者的一半, 即20 mg/m2的表柔比星 (国药准字H20045983),50 mg/m2的奥沙利铂(国药准字H20093167)以及500 mg 的氟尿嘧啶(国药准字H31020593)[3]。在复发病灶供血血管内,将微导管送入,化疗药物依据复发肿瘤数量进行分配,依次灌注化疗每个复发肿瘤病灶中,在对每个病灶进行化疗后应用碘化油乳化剂 (国药准字H37022398)进行栓塞治疗,在透视下碘油反流出现后,对碘油进行停止注射。 在对患者进行精准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后的5~7 d 进行超声引导下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超声可以进行定位处理,完全覆盖患者的消融区域,如果无明显包膜的肝细胞肝癌可以将消融范围进行适当扩大,扩大范围为1 cm[4]。

1.3 评判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Child—Pugh 评分、肿瘤复发率以及生存率等指标进行详细地记录,且进行存档。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甲胎蛋白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Child—Pugh 评分

精准序贯组与常规序贯组的甲胎蛋白水平、 谷丙转氨酶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以及Child—Pugh 评分等指标均较佳,但是精准序贯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肿瘤复发率以及生存率

精准序贯组与常规序贯组的肿瘤复发率以及生存率等指标均较佳,但是精准序贯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Child—Pugh 评分比较(x±s)Table 1 Comparison of alpha-fetoprotein level,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level, serum albumin level and Child-Pugh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

表2 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以及生存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umor recurrence rate and survival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对于采取原发性肝癌切除术进行治疗后的患者而言,对患者远期生存率进行提升,对术后复发率进行降低是治疗的主要目标, 因此很多医务人员开始尝试在后续治疗中使用精准治疗,强调精准,能够在保护肝脏、根治病灶以及减免机体创伤之间存在较佳的平衡点。 众所周知,大多数肝癌是在肝硬化疾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且常伴有肝功能有异等情况, 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正常肝组织的损害进行减少[5],选取超选微导管技术的优势有很多,具体的优点如下:①微导管具有表面光滑,且非常纤细以及柔软,配有微导丝,可以选择行走迂曲的细小血管分支,可以较少地损伤血管[6]。 ②可以直接达到肿瘤的血管,使得在肿瘤区可以直接作用药物,对病灶进行完全栓塞,对治疗间隔时间进行延长[7]。 ③对化疗药物以及碘油进入正常肝组织进行有效避免,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往往采取一次介入治疗无法达到较佳的效果, 导致出现新病灶的概率高达54%~66%。

该文结果显示精准序贯组与常规序贯组的甲胎蛋白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Child—Pugh 评分、肿瘤复发率以及生存率等指标均较佳,但是精准序贯组 患 者 的 各 项 指 标 更 佳 [(117.31±330.77)g/mL,(164.66±83.71)U/L,(34.95±3.54)g/L,(8.82±2.98)g/L,27.3%,79.5% vs(153.66±255.74)g/mL,(187.25±230.11)U/L,(33.05±2.58)g/L,9.85±3.11g/L,47.7%,61.4%)](P<0.05)。 该结果同钟晓宇等人[8]的研究结果相似,在其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 标 分 别 为 (118.03±330.81)g/mL,(164.68±83.73)U/L,(34.94±3.51)g/L,(8.83±2.97)g/L,28.1%,80.1%,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分别为(153.77±255.69)g/mL,(187.31±230.13)U/L,(33.11±2.61)g/L,(9.88±3.13)g/L,48.2%,60.9%,但是其研究中选取的研究对象较多,数据也更具科学性,需要该研究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生存率原发性
更正声明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肿瘤复发,为何5 年是一个坎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日本癌症患者十年生存率达59%左右
老人夜尿多隐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