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引领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

2020-03-28李林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7期
关键词:思政马克思主义理论

李林杰

[摘           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引领作用进行多维度透视,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面临的挑战与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上的发展。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高校;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7-0004-02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面临的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内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受到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除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思想也受到一定的冲击。当下,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网络带来的生活改变。因此,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内容涵盖的婚姻孝道、家教家风、舆论道德等方面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青年一代的诉求,他们还需要接受可以涵盖网络生活、信息社会等方面的思政教育。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技的进步、生活的改善也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带来了挑战。只有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开展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作用受国外意识形态多元化冲击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经济复苏,但相应的,外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也相继涌入,这给我国带来了很强的意识形态多元化冲击。对于高校学生,他们尚处于意识形态形成阶段,在多元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如不能及时纠正意识偏差,很容易会深陷其中,导致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因此,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学会客观看待国外意识形态,在感知多元意识形态的同时坚持自己的“三观”,应对国外意识形态多元化冲击。

(三)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形式受网络领域话语权的泛化影响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物联网技术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与网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了网络,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听闻天下事,真正实现了“无所不知”。通过网络,信息变得越来越公开,人们言论越来越自由。此时就会有些不法分子以及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渠道发布不利于社会和谐的虚假信息,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这就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带来了挑战。另外,随着网络的兴起,除了传统的口头授课,网上教学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也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形式带来一定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思政教师授课教条化,教学内容不科学

在高校思政课程中,部分思政课教师仅给学生灌输思政知识,不展开讲解,这种教条化授课,首先无法与实践结合,理论知识只停留于思想阶段,无法联系实际,违反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其次单单教授理论知识,课堂气氛低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差,极大地降低课堂效率。由此可见,停留在思想层面的思政教育是行不通的,做好理论联系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条化授课方式不可取,这种教学内容极不科学。

(二)辅导员思政宣传形式化,实践教学不规范

由于辅导员队伍人员不稳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另外,辅导员工作过于教条,缺少创新性,往往导致学生的思政教育形式化,无法达到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学校对实践内容过于轻视,导致有些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蒙混过关,敷衍了事。实践教学不规范,也从某些角度上阻碍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正常进行。

(三)学生思政学习任务化,学习方法不科学

学生作为思政学习的受体,其能否学好且将学习内容应用于实践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很多学生选择直接旷课,还有些学生虽然人在课堂,但不认真听老师讲解,敷衍了事,还有些学生只为了应付结课考试,并没有真正理会其中的内涵。另外,在高校思政教学中,采用过于绚烂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与非常传统的板书教学,都不会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以上种种现象都会直接影响高校课堂思政学习的效果。

三、马克思主义引领高校思政教育的多种路径

(一)加强学科建设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认识和掌握是充分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领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体系,它不仅是一个广泛的理论体系,而且是采取行动的指南。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强有力的学习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就无法肩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世界和平的历史使命。科学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转化为人才开发的资源,就必须有完善的科学平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学术研究课题,切实加以利用。因此,高校要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创造联合的学科发展环境。在思政政治教育实践中,把学科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用学科建设统筹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载体,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前提,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二)建设多层次教育教学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大学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就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多层次教学体系建设。课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对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现实问题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学生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所需的精神需求与理论要求都有所不同,思政教育的课堂内容也应当随之变化,根据大学生的精神要求建设多层次、全方位的课堂教育体系,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必然趋势。在多层次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既要着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也要注意分析思政教育课程中发现的问题,将这些重点问题与点问题进行转化,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课题,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许可的深入发展,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更加有力的影响。

(三)培养高素质师资团队

思政教师作为授予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对象,对教育好高校学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观,首先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团队。首先,教师自身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其次,教师应该坚定不移地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体系的最终目的。教师还要具有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知识,这样才能确保在教育高校学生时万无一失。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团队,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做到与时俱进。学校也应注重对教师的定期培训,加强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壁垒,保证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战。着力培养师资力量,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做好充分准备。

(四)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学生长期生活的地方,他们要在这里度过长达几年的青春时光,也就是说,他们无时无刻不处于校园文化当中。校园文化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这种高校“软实力”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促进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如何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从社团活动入手。高校的社团组织有着非常高的活跃度,学生在这里得到锻炼,收获成长。对于社团活动,学校可以给予适当引导,比如可以在社团内部定时组织思政学习,或者引导学生自己组织开展思政相关的社团活动,让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学习中既当组织者,又做收获者。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马克思主义文化周,鼓励学生参加类似校级活动,加大班级马克思主义文化评比等措施,让学生尽可能多接触马克思主义文化,增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内涵。

(五)强化理论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也要从实践出发,理论结合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强化理论指导实践,要求学校定时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以自身能力在社会中进行理论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应用于社会实践当中。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学生正处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阶段,学校还要为学生配备相应的思政老师,以便解答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比如学校可以提供学生课题,思政老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亲自步入贫困山区、居民社区或者企业等地方,开展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活动。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也要应用到实践当中。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思考理论并且应用理论,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内容。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高校工作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重视学生的思政教育,从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尊重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引领作用,不惧挑战,创新改革,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教育与高校实际、时代变迁紧密结合,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辛未.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意义分析[J].决策探索,2020(2):44.

[2]李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4):36-40.

[3]李敏.高校思政课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J].时代报告,2019(24):22-23.

[4]马晓星.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契合[J].攀枝花学院学报,2020,37(1):113-118.

[5]吴自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J].高教探索,2019(11).

[6]范玉.基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导向观的高校思政教育研究[J].魅力中国,2019(41):16.

編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思政马克思主义理论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盛满理论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