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地产大米为什么越来越好吃

2020-03-25乔勇进

食品与生活 2020年1期
关键词:食味稻米稻谷

乔勇进

虽说大米是上海人餐桌上的主食,但大部分上海人吃的是东北大米、苏北大米等外来米,也曾有段时间日本的越光米、泰国的香米被上海人津津乐道。虽然很多人知道上海郊区种植水稻,但出产哪些品牌的优质大米,很多上海人说不上来。

究其原因,還与曾经上海郊区所产稻谷长期交售国家粮库密切相关,当时观念是“只求丰产不打品牌”,且一直存在着“稻强米弱”的现象,从而造成如今上海地产优质大米品牌不为市民所知的现象。

上海地处长江下游,虽然土地不如东北黑土地肥沃,但气候温润、降雨充沛,自古就是“鱼米之乡”, 这些气候和土壤条件为稻米生长提供了较优越的基础条件。事实上,纵观上海水稻种植历史,上海一直是江南水稻的重要主产区,明代就有“香粳”“薄稻” 等经漕运进贡京城的历史,可见当时米的品质之优、名气之响。新中国成立后,本地培育的“老来青”晚粳良种,不仅产量高且米质优,香味浓郁,令上海市民念念不忘。

随着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从2017 年开始,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海启动市郊水稻生产由“卖稻谷”向“卖大米”的方式转变,从种源、种植、加工、销售及安全监管全程可追溯等环节入手,实现由重“量”到提“质”的改变,开创上海地产大米新时代。

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广

好大米需要好种子。上海科技工作者选育具有丰富营养和优良食味品质的水稻品种,将现代育种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育成适宜上海地区生长的早中晚熟优质水稻品种。上海的“软米”“香米”“国庆稻”等特色早熟优质稻米品种逐步成为地产优质大米品牌创建的专用品种。

上海地产稻米一般在每年11 月才成熟进入收割季节,去年9 月8 日,上海早熟优质稻米“松早香1 号”提前一个多月上市销售,真正实现了“国庆稻”的育种目标,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松早香1 号”抗倒伏能力强、病虫害少、米粒美观、品质好;“闵梗366”外形偏长、香味和亮度突出。“沪软1212”食味品质好、香气浓、耐贮藏,该品种获得“首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也是此次10 个获得金奖的粳稻品种中唯一一个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优质品种。此外,还有“花优14”“秋优金丰”“申优26”等优质杂交稻,以及“沪香粳106”“青香软粳” 等常规稻优良品种。目前,上海郊区育成和推广的优质新品种有20 多个,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覆盖率达90% 以上,汇集形成上海地产优质水稻品种资源库。

生态栽培技术

过去以“高产”为目标的栽培技术往往过量施用化肥,这不仅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而且带来稻米安全问题,造成优质蛋白含量低、风味弱、品相差,严重影响大米质量。为此,需要提高和改善土壤肥力,通过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施入量、绿肥作物种植改良、稻田休耕轮作等模式,综合改善稻田土壤结构,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病虫害由防治向防控结合转变,通过粘虫板等生态防控技术,实现农药施用减量化。推广绿色、有机稻米种植技术,显著提升绿色有机稻米种植面积。

目前由于机械化从田间收割上来的稻谷,通过现代烘干设备,将稻谷含水量可以在几小时内 从 30% 左 右降 至 15.5% 以下,使稻谷顺利进入加工等环节,实现稻谷全程机械化作业,使新米上市时间大幅缩短,市民可以早早品尝到上海地产优质大米,新鲜度和口感得到保证。

崇明生态岛制定推广“两无化”(无化学肥料、无化学农药)及水稻绿色生产模式,青浦区制定了万亩蛙稻米生产规划,松江区形成了种养结合的优质水稻生态种植模式,建立了一系列上海优质水稻种植模式和技术标准,为上海地产优质水稻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现代化采后加工技术

稻谷从收割到上餐桌,需要通过脱粒、烘干、去杂、砻谷、碾米、色选、包装等重要环节,将稻谷以最低的破碎程度将胚乳与其他部分分离。过去这一过程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烘干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脱粒的稻谷如果不及时烘干脱水,由于含水量高,很容易被黄曲霉等病原菌侵染,污染稻谷,从而产生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严重影响农产品安全。目前,通过机械化从田间收割上来的稻谷,通过现代烘干设备,可以在几小时内将稻谷含水量从30% 左右降至15.5% 以下,使稻谷顺利进入加工等环节, 实现稻谷全程机械化作业,大幅缩短新米上市时间,市民可以早早品尝到上海地产优质大米,新鲜度和口感均得到了保证。

良种(优质品种)良法(绿色有机栽培技术) 配套的举措大大改变了上海“稻强米弱”的局面, 出产了越来越多的优质上海品牌大米。我们餐桌上阵阵扑鼻的米香,已不单单来自东北的黑土地和苏北的麋鹿之乡,还来自上海郊野的那一片片稻田。

猜你喜欢

食味稻米稻谷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香喷喷
谦卑的稻谷
玉米价疯涨 稻谷也凑热闹
日本の寒地,北海道におけるうるち米良食味育種(日文)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发挥内外因作用 促进稻米业发展
食味·食美·食空间——餐饮空间设计专辑
田野稻谷香
阿维菌素在稻米中的残留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