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拆违区域周边居民区主要病媒生物孳生与侵害状况调查*

2020-03-25李秋红刘美德周小洁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病媒鼠类居民区

李秋红 刘美德 张 勇 周小洁 佟 颖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有害生物防制所,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13)

居民区作为城市居民主要的生活场所,承载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近年,北京市全面落实“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任务,注重环境治理,拆除各类私搭乱建,优化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发展的质量。但在治理过程中,拆除违建会破坏病媒生物的原始生境,同时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如未能及时转移,这些垃圾将会成为城市的卫生死角,垃圾渗出物会散发臭味,形成积水,形成病媒生物孳生的环境。相反,环境治理得当则会很大程度减少病媒生物的孳生(吴太平等,2014; 张守刚等,2019;吴丽群等,2020)。本文于2019年调查了北京市全市的拆违区域周边居民区主要病媒生物侵害情况,为制定拆违区域周边居民区病媒生物防治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点的选择

2019年,在北京市全市范围内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全面覆盖的原则,6和8月随机抽查100个街道进行蚊、蝇侵害调查。5和11月随机抽查100个街道进行鼠侵害调查。其中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大兴区每区各10个街道,通州区、东城区、西城区每区各8个街道,石景山区、昌平区、顺义区、怀柔区、延庆区、平谷区、房山区和门头沟区每区各4个街道,每个街道随机选取1个拆违区域,对其周边50 m范围内居民区进行调查。

1.2 实验器材

电动吸蚊器(上海道岚,上海道岚实业有限公司)、捕蝇笼(雅灵牌,宁波雅灵卫生杀虫器械厂)、显微镜(日本奥林巴斯,型号:BX51T-32F01);500 mL水勺、手电筒等其他为常用实验耗材。

1.3 实验方法

1.3.1蚊虫监测: 6和8月各开展1次监测,成蚊监测采用人诱停落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于日落后1 h,在拆违区域周边居民区内选择遮阴处为监测地点,监测者暴露一侧小腿,静止不动,每次用电动吸蚊器捕蚊30 min, 记录停落在小腿上并被拍死或用电动吸蚊器捕获的蚊虫数量。停落指数[只/(人·30 min)]=捕蚊数/(人·30 min)。

蚊幼虫调查采用路径法、幼虫勺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监测人随身携带路程记录设备,全面检查拆违区域周边居民区及其周边的各类小型积水、大型水体,利用目测法直接查看或用水勺舀水后查看,结束后记录检查延长米数、阳性积水处数和阳性勺数。北京市居民区蚊虫监测方法与上述监测方法相同,每年5—10月每月监测1次,共监测6次。拆违区域周边居民区监测数据与全市居民区监测数据进行比较。路径指数(处/km)=阳性积水处数/检查延长米,采样勺指数(%)=阳性勺数/舀勺数×100%。

1.3.2蝇类监测: 6和8月各开展1次监测,采用笼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监测当日9:00前布放蝇笼,15:00后收回,共放置6 h。每个监测点按不同方位布放3只捕蝇笼。诱饵使用红糖、食醋、水按1∶1∶1混合均匀。检查捕获蝇种及数量。北京市居民区蝇类监测方法与上述监测方法相同,每年4—10月每月监测1次,共监测7次。拆违区域周边居民区监测数据与全市居民区监测数据进行比较。成蝇密度(只/笼)=捕蝇只数/捕蝇笼数。

1.3.3鼠类调查: 一年开展2次,分别选择在5和11月份进行。鼠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使用中号鼠夹,生花生米作为诱饵,外环境每5 m布放1个鼠夹,晚放晨收,每个监测点至少布放10把鼠夹。北京市居民区鼠类监测方法与上述监测方法相同,每年1—12月每月监测1次,共监测12次。拆违区域周边居民区监测数据与全市居民区监测数据进行比较。阳性率(%)=(阳性鼠夹数/有效鼠夹数)×100%。

鼠侵害调查采用鼠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在拆违区域周边居民区外环境仔细检查鼠尸、鼠洞、鼠道、鼠咬痕、鼠粪等鼠迹,记录行走距离内发现鼠迹的处数。路径指数(处/km)=鼠迹处数/检查距离。

2 结果

2.1 蚊虫监测

6、8月两次蚊虫监测结果显示,共检查拆违区域周边居民区外环境216.2 km,发现阳性小型积水195个,路径指数平均值为0.87处/km,未达到国家标准GB/T 2771-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蚊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C级水平规定的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0.8处/km。

两次蚊虫监测共进行390人次人诱,捕获成蚊303只,停落指数平均值为0.78只/(人·30 min),达到国家标准GB/T 2771-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蚊虫》C级水平:停落指数小于或等于1.5只/(人·30 min)的标准。

两次蚊虫监测对200个大型水体进行采样,共舀200勺,其中阳性11勺,采样勺指数平均值为5.50%,未达到国家标准GB/T 2771-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蚊虫》C级水平规定的采样勺指数小于或等于5%的标准,并且远高于全市采样勺指数平均值0.38%的水平(表1)。

2.2 蝇类监测

两次监测共布放有效蝇笼537个,捕获成蝇4 755只。其中其他蝇类共1 655只,主要包含未鉴定到属种的麻蝇科蝇类1 602只(6月745只,8月857只),和难以鉴别的蝇种53只(6月29只,8月24只)。监测到的所有蝇类中,主要以麻蝇科蝇类(1 602只、33.69%)、丝光绿蝇(1 576只、33.14%)及家蝇(1 363只、28.66%)为主,厩腐蝇(6只、0.13%)、夏厕蝇(39只、0.82%)、大头金蝇(95只、2.00%)和其他难以鉴别的蝇类(53只、1.12%)在该区域内所占比例均较少。平均密度为8.85只/笼,高于2018年全市平均值5.20只/笼(王雪霜等,2019)和2019年全市居民区平均值5.60只/笼。

6与8月在该区域内监测到的蝇类优势种群不同,6月份监测结果显示,丝光绿蝇为该区域主要优势种,其次为家蝇和麻蝇科蝇类,而8月份监测结果显示,麻蝇科蝇类为该区域主要种类,其次为丝光绿蝇和家蝇。(表2)。

表1 拆违区域周边居民区主要病媒生物侵害情况

表2 拆违区域周边居民区蝇种类构成

2.3 鼠类监测

两次监测共布放鼠夹1 933把,有效夹数1 786 把,阳性夹数为0,即两次监测均未监测到鼠类。夹夜法阳性率为0,低于全市平均值0.19%。外环境共检查235.4 km,发现鼠迹25处,路径指数为0.11处/km,远低于国家标准GB/T 2770-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鼠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C级水平:外环境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5的规定。

3 讨论

3.1 蚊虫侵害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拆违区域周边居民区内小型水体和大型积水中蚊幼虫侵害率均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最低水平,这可能与夏季雨水增多,拆违工作中散落的小型积水型容器未及时清运形成蚊虫孳生环境有关(周扬等,2019)。同时湖泊、沟渠、景观水体等大型水体蚊幼虫密度偏高,也表明对蚊虫孳生地的处理工作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提示拆违区域周边居民区成蚊密度有上升的可能。蚊虫密度偏高,不仅对市民生活产生干扰,也会增加蚊媒传染病的风险。建议各物业小区、街道、社区、居民楼明确责任人,广泛开展消灭蚊幼虫知识的宣传教育,清除居民区内积水、卫生死角、堵塞树洞,翻盆倒罐,清除蚊虫孳生环境,在有蚊虫孳生的大型水体内投放灭蚊幼生物制剂,对成蚊密度较高区域采用滞留喷洒或空间喷雾等方式进行外环境药物消杀,采用综合防制手段降低发生蚊媒传染病的风险(王菊莉等,2008; 许丽娟等,2011;史书路等,2015;陈诹等,2018)。

3.2 蝇类侵害情况

拆违区域周边居民区中监测到数量最多的为麻蝇科蝇类、丝光绿蝇和家蝇,这与前期在居民区监测到的主要蝇种相同(吴海霞等,2018)。麻蝇科蝇类和丝光绿蝇均具有一定的腐食性,腐肉、臭鱼烂虾或者腐败的菜叶都可能成为它们孳生的场所。这可能与有些拆违垃圾堆放过程中占用植被绿地而形成较多腐殖质有关,也可能与居民生活垃圾中本身存在较多动物质易腐结构而没有被妥善处理有关。而家蝇作为在城镇居住环境中最广泛存在的蝇类,在本次监测中密度低于全市居民区平均水平,根据家蝇容易在粪便中孳生的习性,提示在拆违区域周边的居民区中散在粪便等小型孳生地控制情况较好(范滋德等,2008)。这与人居环境的改善,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分不开的(吴海霞等,2018)。建议居民区内管理人员积极指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腐烂动植物等要封闭放置,垃圾容器保持常闭,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在灭蝇的重点区域内应及时消除暴露垃圾,倡导居民自觉清理宠物粪便等散在孳生地,从源头上共同控制蝇类侵害。

3.3 鼠类侵害情况

建筑拆迁工地本应为鼠类侵害的高风险区域(马红梅等,2011),但调查中发现,该区域周边居民区外环境中鼠洞、鼠粪等鼠迹均较少且鼠密度处于低水平,这可能与拆违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后,陈旧建筑修复及时,防鼠设施完善,鼠类原始的栖息环境受到干扰、破坏,鼠类被迫移居等因素有关。也可能与北京市爱卫办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全市范围的灭鼠活动有效的降低了居民区鼠类的侵害率有关。建议居民区继续做好防鼠设施维护,及时检查,消除鼠患。

3.4 提示与建议

蚊、蝇、鼠等主要病媒生物的侵害水平的提高,不仅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还能做为疾病传播的媒介,对公共卫生安全产生威胁(何晶,2015;陈胤忠,2015)。所以北京市通过疏解整治,拆除违建,实现空间腾退,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也应重视病媒生物的防制工作。建议居民区内充分利用宣传栏、简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宣传,发动广大居民共同参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建立良性循环机制,使病媒生物密度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柳小青等,2006; 刘吉起等,2010)。

猜你喜欢

病媒鼠类居民区
贺兰山西坡鼠种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研究
评价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病媒生物的监测能力
口岸入侵病媒生物特征及防控策略
天津七里海湿地鼠类十年变化
“熊”视眈眈
浅谈户内变电站防鼠安全工作
集萌社
是谁让危险品企业埋伏居民区?
警惕病媒来袭
2014年世界卫生日主题:预防病媒传播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