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用菌出口结构对农业产业增长的作用机制*

2020-03-25李文娜

中国食用菌 2020年2期
关键词:出口额产值食用菌

李文娜

(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700)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产品出口结构和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以及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处于模糊和观望的态度,就目前国内来看,关于我国食用菌出口结构的分析研究项目较少,大部门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根据分析产品出口份额对出口结构的趋势进行判断,继而对出口结构进行适当的优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是以这种方法对食用菌的结构进行优化的,这种计算方法虽然较为简单和直观,但是所计算和反应出来的食用菌出口结构却存在较大的不准确性。

1 国内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食用菌已经成为主要经济作物和创汇作物。我国食用菌产业30年的迅猛发展,已经基本完成了数量上的扩张,迎来了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时期,也面临着全球经济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我国食用菌产量在全球的比重从1978年的5.7%上升到2007年的70%以上,在满足我国人民消费需求的同时,出口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1]。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全球食用菌产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

2007年“食用菌菌种质量评价与菌种信息系统研究与建立”列入公益性行业(农业) 科研专项。项目组一致认为,我国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认真调查、分析、总结这30年的经验教训,对于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非常必要。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虽然迅速,但是作为独立项目列入官方统计2005年才刚开始,缺乏系统的官方统计数据。项目组在收集整理各方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对一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分析中,发现产业现状与多年来曾公布的多种数据之间有着较大距离。为了数据的系统性和不同年份之间的可比性,整体数据采用了中国食用菌协会历年的统计资料。

2 2005年~2010年中国10大类食用菌的出口结构及竞争力指数

2005年~2010年中国10大类食用菌的出口结构具体情况[2]见表1。

表1 2005年~2010年中国10大类食用菌的出口结构Tab.1 Export structure of China’s top ten edible fungi from 2005 to 2010

表2 2005年~2010年我国食用菌贸易竞争力指数Tab.2 Competitiveness index of China’s mushroom trade from 2005 to 2010

从表1、表2可以看出,2005年~2010年我国食用菌贸易竞争力指数和2005年~2010年我国干香菇、小白蘑菇(洋蘑菇)罐头、干木耳、其他伞菌属蘑菇罐头、鲜或冷藏的松茸、鲜或冷藏的香菇、干银耳、未列名干蘑菇及块菌、其他蘑菇罐头、干牛肝菌这10类食用菌的出口额的构成比重作为样本。贸易竞争力指数(CAI)是指某一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这十类食用菌的出口额位于2010年我国各类食用菌(罐装、鲜品、干品)出口额的前10位,占出口总额的92.49%。

3 实证分析

应用Statal 3.1软件建立VAR模型对数据进行脉冲分析,主要分析的对象是中国食用菌产品出口贸易、农业经济增长以及产业规模之间的关系。

3.1 指标与数据选取

所涉及到的中国食用菌出口贸易数据源,调取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贸易数据库,主要应用2个变量对中国食用菌的出口贸易结构进行横梁:食用菌初级品出口额,用MTX表示;食用菌加工品出口额,用MCX表示。主要研究的是1978年~2013年间的食用菌贸易数据,为了保证数据的可比性,需要将价格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剔除,具体的计算方法就是以1978年作为基期,应用档期的食用菌出口额折算成1978年的出口额,折算过程依据的是价格平减指数,该价格平减指数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数据库,食用菌是蔬菜类的一种,所以食用菌初级产品的价格平减指数就是蔬菜生产价格指数;食用菌加工制品不再属于蔬菜,属于食品制造业,所以,食用菌加工制品的价格平减指数就是食品制造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3]。

应用食用菌产值(MG)可以衡量中国食用菌产业规模,食用菌产值的数据源也是来自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贸易数据库,需要应用以上的方法将当期的食用菌产值折算成为1978年基期的产值。

应用农业增加值可以衡量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指标。这里所说的农业的范畴主要指的是隶属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业,在计算第一产业增加值的过程中忽略了中间消耗,因此可以更加直观和科学的反映出农业生产的最终实现价值。因此,在横梁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情况的过程中,主要应用到了农业增加值(AG)。为了保证数据具有可比性,还需要以1978年作为基期,将第一产业的当期增加值折算成为基期的农业增加值。

3.2 脉冲响应

脉冲响应分析,横轴为响应冲击的追踪期数,纵轴为因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响应程度。实现代表响应函数的具体计算数值,灰色带主要代表置信区间的上下限。

格兰杰(Granger) 因果检验用来判别一个变量的变化是否是引起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原因。其基本思想为:将变量Y对其他变量回归时,若加入变量X的滞后值作为其解释变量,能显著改进回归方程对Y的预测,则说明变量X是变量Y的格兰杰原因。根据此理论,DAG、DMG、DMTX和DMCX四个变量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通过分析发现,经过10期后,所有的脉冲影响都呈现出一定的收敛趋势,这就证明所建设的模型具有足够的稳定稳健性。

对变量DAG面对变量DMTX和DMCX一个标准差的冲击扰动所做出的反应进行了反应。经过分析发现,首先,在我国范围内,随着食用菌初级产品出口额的不断增长,我国农业增长并不明显;第二,在初期,随着使食用菌加工品出口额的不断增长,我国农业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由此可以看出,和食用菌初级产品出口情况相比,食用菌加工制品的附加值的增长更能带动国家农业经济的增长[4]。

对变量DMG面对变量DMTX和DMCX一个标准差的冲击扰动所做出的反应进行了反应。经过分析发现,首先,随着食用菌初级产品出口额的不断增加,食用菌产值的增加在促第3期~第5期拉动作用最为显著;第二,随着食用菌加工品出口额的增加,在整个10期内,对食用菌整体产值都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和初级产品相比,这种拉动作用效果更强,持续时间更久。

对变量DMTX面对变量DMG和DMCX一个标准差的冲击扰动所做出的反应进行了反应。经过分析发现,首先,随着食用菌产值的不断增加,食用菌初级产品的出口贸易得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到第3期达到最强;其次,在短时间内,随着食用菌加工品出口额的不断增加,食用菌初级产品的出口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经过1年~3年滞后期,食用菌加工品出口额才会对食用菌初级产品的出口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变量DMCX面对变量DMG和DMTX一个标准差的冲击扰动所做出的反应进行了反应。经过分析发现,首先,在短期内,随着食用菌产值不断增加,食用菌加工制品的出口并没有出现变化,到了中期,食用菌加工制品的出口也出现上升;其次,不管是在短期范围内,还是在长期范围内,食用菌初级品出口额的增加都会对食用菌加工制品的出口产生促进作用[5]。

4 结论

开拓新型的食用菌深度加工工艺技术,进一步提升食用菌产品出口的附加值。与食用菌初级产品相比,食用菌加工品出口更能促进国家农业经济增长,对国内食用菌产值具有更为明显的拉动作用。所以,必须转变农业改革思路,促进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过程进行转化,创新新型加工技术,提取食用菌中有益的成为,用于药品以及保健品的研发,通过多个方面提升食用菌产品出口的附加值,只有这样,我国的食用菌产值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国家农业经济才能得到有效的增长。

精准把握世界市场需求,对食用菌出口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中国是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和出口国,经过实践证明,食用菌初级产品的出口虽然可以提升食用菌总产值,但是对国家整体农业的增长共吸纳不大。因此,必须及时的、精准的对国际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发展优良品种,提高食用菌初级产品出口能力,为国家农业经济增长助力。

作为我国食用菌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提升食用菌各项品质,打造自身国际品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经过分析发现,食用菌产值的增加对食用菌初级产品以及加工制品的出口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国家整体农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却较为薄弱,因此,作为食用菌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两大转型:促进规模产值不断向着品质效益进行转型;促进产品优势不断向着品牌引领的方向进行转型。另外,国内食用菌产业应该积极响应国际标准,建立并完善我国食用菌响应的质量检验标准,完善相应的质量安全监管系统,树立品牌意识,根据世界市场需求,拓宽品牌影响力;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为我国食用菌的品牌发展创造一定的环境基础。

猜你喜欢

出口额产值食用菌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墨西哥农产品对美出口额将达218亿美元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2014年4月1-15日越南胡椒出口额达7 830万美元
2014年第1季度越南农林水产品出口额达69亿美元
万利通电镀集控园区投资8亿年产值52亿
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