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普通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研究

2020-03-24周美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3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民族音乐课程标准

周美玉

[摘           要]  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理念的不断深化,教育部对高校教育特别是普通高校民族音乐教育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而民族音乐教育在此过程中的发展却并不乐观。在此背景下,从普通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的对策,旨在强调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促进高校音乐教育多元化,促进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利用与发展。

[关    键   词]  音乐课程标准;民族音乐;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3-0028-02

《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是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需要各族人民对不同的文化给予尊重和理解,民族音乐作为这个世界古老的艺术形式,以不同的音乐风格和特色,通过交流与互鉴,渲染着地域内的不同音乐文化,把民族音乐带到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课堂中,从而使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得以进一步利用,其重要性得以进一步体现。

一、《音乐课程标准》理念下普通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普通高校对《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理念的理解不深刻。《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的理念共有五个基本理念,其中变化最大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的最基本理念,降低了知识技能要求,强化了审美、创造等能力要求。[1]而大多数普通高校对民族音乐教育的认知都停留在简单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并没有把民族音乐教育真正的意义完全体现,几乎忽视了民族音乐教育的审美作用,使普通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缺乏多种元素,带给学生单调乏味的感觉,让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也让民族音乐不被理解、不被熟知。

2.普通高校的民族音乐教育得不到重视。民族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一部分,而现在大多数的普通高校在音乐教育内容上基本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开设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等音乐课程,对民族音乐的课程开设则非常缺失。就目前普通高校的音乐课程设置来看,针对民族音乐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没有,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教育对象都是非音乐专业的普通大学生,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通过高考的学生的文化理论知识都相对较好,但是对于音乐尤其是民族音乐却不是十分了解,这就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核心,所以重视普通高校的民族音乐教育刻不容缓。

3.普通高校音乐师资力量不够强大,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在现在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通常只是采取音乐欣赏和基础的乐理等教学方式来教导学生,其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一传统,学生难免感受到教学课堂枯燥无聊,内容难度较高,教学效率低。虽然理论讲解在教学方法中是最为基本的方法,但是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更注重音乐实践,大多数音乐教师因为师资力量有限,音乐实践得不到有效实施和深入体验,并且教师在课堂上对民族音乐相关内容提及少之又少,就算提到也只是简单讲解和带过,学生自然对民族音乐了解不足而失去兴趣,所以教师也会以为学生没兴趣而选择不去过多讲解民族音乐知识,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我国普通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停滞不前。

二、《音乐课程标准》理念下普通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重视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高校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注重音乐的多元化,民族音乐既拥有本民族的特色,又融合渗透了周边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普通高校通过民族音乐教育让学生既了解了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又感知了不同民族音乐的风格和情感,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民族音乐的多元使得学生的接纳度和包容度提高了,更是大大提升了普通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推进普通高校民族音乐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2]

2.重视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弘扬民族音乐,支持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具有兼容和开放的特点,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民族乡土环境以及音乐的多元性侵蚀,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逐渐被边缘化,同时遭受了不少自然和人为的破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民族音乐资源损失,因此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3.重視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民族精神,培养审美观。《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民族音乐来自不同国度和不同民族,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审美差异,通过民族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多角度审美观和爱国主义情怀以及中华民族精神。而现在普通高校的民族音乐教育只是浅显进行一般的知识讲解和音乐欣赏,没有深刻利用民族音乐强化民族意识和培养审美观,导致有一些普通高校的学生人文意识和民族意识淡薄,缺乏核心道德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时候,培养审美核心价值观是重中之重。

三、民族音乐教育与《音乐课程标准》理念结合的对策

1.确定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正确引导学生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音乐课程标准》理念指出:音乐教育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更新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确立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多彩与深刻的民族精神内涵。同时音乐教师也应在教学的过程中淡化音乐技能技巧的传授,强化艺术的审美价值,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民族音乐教育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使学生在普通课堂上能够充分理解和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2.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关注学科综合,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还要提高自己的音乐素质。首先,要强化学生音乐交流的学习意识,只是一味地学习多元音乐的理论知识,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所以要让学生多交流,把自己对不同民族音乐的心得相互分享,使学生在专业交流中进步。另外,音乐教师应该增强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因材施教,建构适合个性学生的差异教学方式,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文化素质、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3.结合理论与实践,提高民族音乐教育教学质量。《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民族音乐文化和社会文化是非常多元的,在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时,不仅需要音乐教师对五十六个民族的社会文化都熟知,更应该结合我国民族文化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实践,不能一味地进行“纸上谈兵”式的理论教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音乐教师可以定期、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带学生去到各个民族中进行生活体验,感受民族音乐的产生和发展轨迹,然后对各民族音乐进行情景设置和体验,这样一来,可以让民族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有效运用起来,使民族音乐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发展。其次,音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民族音乐的地域特点进行相关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以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的形式参与到各种团体和机构进行锻炼,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创作能力。[3]最后,普通高校可以适当增加艺术实践实习活动,通过课程设置正规化,重视音乐实践,让学生学会在实习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突出民族音乐特点,改良教材教法,增加民族音乐的学习内容。《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突出音乐特点。民族音乐本身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普通高校可遵循本土化发展突出音乐特点,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音乐课程结构体系,同时对教材进行改良,使之具有本土特色,并结合本土实际改进教法,由以往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改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理解和印象,以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只有让民族音乐真正进入高校音乐教育当中,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宣传和教学,普通高校学生才能慢慢对民族音乐感兴趣,才会进一步选择去学习。

四、结语

《音乐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存在以下问题:对《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理念的理解不深刻,民族音乐教育得不到重视,普通高校音乐师资力量不够强大,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等问题,通过民族音乐教育與《音乐课程标准》理念的有力结合,不但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心和自豪感,让新一代青年把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代代传承。

参考文献:

[1]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15-20.

[2]桑伟.探析高校音乐教育中急需展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J].黄河之声,2017(4):54.

[3]张靓.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艺术科技,2017(8):396-397.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民族音乐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一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山西省2019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