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古信息集锦

2020-03-24

大众考古 2020年9期
关键词:考古学考古食材

穷物理

尼安德特人:怕疼都是基因的错

尼安德特人有一种痛感更强烈的生物学倾向性。一项首次开展的基因組研究发现,尼安德特人体内编码NaV1.7蛋白的基因携带3个突变,而NaV1.7蛋白可以将疼痛传递给脊髓和大脑。研究还发现,在英国人群样本中,遗传了尼安德特人的NaV1.7的人对疼痛更敏感。这项工作表明通过研究现代人类可以重建尼安德特人的某些生理机能。(Nature自然科研微博)

维京人群基因“足迹”遍及欧洲

《自然》近期发表了一项对400多例欧洲古人类遗骸所做的基因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正是不同的维京人群影响了欧洲各地区的遗传学组成。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艾萨克·威勒斯勒韦弗团队,对来自整个欧洲和格陵兰的442例古人类的基因组进行测序,时间跨度从青铜时代(约公元前2400年)一直到近代早期(约公元1600年)。研究发现,在维京时代,来自南部和东部的外源基因流入了斯堪的纳维亚。同时丹麦的维京人向英格兰移动,瑞典的维京人朝着波罗的海国家向东航行,挪威的维京人迁移至爱尔兰、冰岛和格陵兰。研究团队还对来自爱沙尼亚萨尔梅一处墓地的34例维京人个体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发现了近缘家庭成员参与一次探险的证据——四个兄弟并排埋葬。研究者还在数据集中找出了另外两对亲属,但这些有亲缘关系个体的发现地相距几百公里远。结合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说明当时的确存在个体的移动迁徙。(张梦然,《科技日报》9月17日)

古DNA研究改写天花历史

最近10年,一系列严重传染疾病的历史因古DNA的研究发现而被突然大幅改写,天花只是最新的一例。在古DNA革命之前,研究人员不得不依靠检查骨骼或者更罕见的木乃伊来寻找疾病存在的可见证据。现在,科学家们可以在遗骸中追踪病原体的基因标记,了解传染病是如何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死亡和迁移。(Nature自然科研微博)

知文明

陶瓷炊具记录分析揭示古代烹饪历史

《科学报告》最新发表的一篇考古学研究论文称,通过分析陶瓷炊具的三种成分记录——烧焦的残渣、内壁的残留以及锅壁中吸收的脂肪,或能帮助考古学家揭示古代文明使用的烹饪技术的具体时间线。由该论文3位共同通讯作者、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梅兰妮·米勒、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海伦·惠尔顿、美国欧胡岛毕夏普博物馆吉莉安·斯威夫特领衔,一支由7名考古学家组成的团队在一年的时间里,每周一次在未上釉的陶瓷锅中反复烹饪同一批食材,然后改变食谱进行最后一次烹饪,借此研究锅内剩下的残留究竟是代表了最后一顿伙食,还是代表了容器在整个使用时间里全部烹饪事件的总和。食谱中使用了小麦、玉米和鹿肉等食材。陶瓷锅中的残留来自烹饪食材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对这些残留的碳氮同位素值进行化学分析,显示每个容器中剩下的烧焦食物残渣代表了最后一次烹饪的食材,并会随每次烹调发生改变。容器内壁形成的一层薄薄的残留物在烹调时最直接接触食物,这层残留的化学组成代表了之前几次的烹饪食材,但最接近最后一次烹饪。研究团队的进一步分析还显示,在多次烹饪事件后,脂肪会被陶瓷锅壁吸收,这些脂肪不会直接被新食材取代,而是随时间流逝被缓慢取代,代表了容器使用过程中烹调过的各种食材的混合。论文作者认为,对三种残留的分析揭示了陶瓷炊具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烹饪事件,或能让考古学家更好地理解古代文明所使用的不同资源,并评估用来备餐的陶器的寿命。 (孙自法,中国新闻社)

人类早期制盐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人类是从何时开始制盐的?这个问题考古学家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在狩猎—采集经济阶段,人类靠取食动物的肉、血、奶等满足身体所需的盐分,不需要额外再补充盐,而且也不会制盐。即便进入全新世以后,世界上仍有很多狩猎—采集民族不事农耕,也不制盐,有些民族甚至不怎么吃盐。在人类历史早期,尽管还不会制盐,但大自然有天然的馈赠。在中国山西南部的运城市的河东盐池,每年春夏之交,南风袭来,池水中便自然结晶出白白的盐花。在有些盐泉出露的地区,人们甚至直接开采天然卤水食用。(李水城,《南方文物》2020年第1期)

玉米成为玛雅人各世代间的连接纽带

荷兰莱顿大学考古学系奥尔蒂斯(Genner Ortiz)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玉米在玛雅人的集体记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玉米长期以来一直在拉美民众的饮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玛雅人在距今1.4万年前就开始种植玉米。在墨西哥使用玉米作为原料的菜肴数量众多,当地种植的玉米种类超过60种。在墨西哥还有多个与玉米有关的节日。对于玛雅人而言,玉米不仅是一种食品,还与他们的社会记忆有关,涉及玛雅人对其文化遗产的传承,也关系到玛雅人文化传统对当前社会的影响。玉米至今仍然在玛雅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宗教和精神角色。(姚晓丹编译,中国社会科学网)

契丹建国前史发覆

契丹王朝在官方叙述中的建国前史与历代中原文献的相关记载在空间、时间两方面均存在巨大矛盾,其背后隐藏着罕为人知的历史本相:阿保机家族是在唐开元年间才加入契丹的后来者,该家族取代契丹旧部建立王朝后,以自身家族史作为民族集团的历史,自然与此前500余年间契丹的实际衍变过程大相径庭。在政治体研究的视野下,从来没有哪个家族天生就是民族集团的统治者,但他们获得最高权力后总热衷于将本家族的历史打扮成整个民族史的模样。发掘统治家族史与民族集团史间的区别与断裂,对于重新审视北族王朝的历史记忆具有普遍性意义。(苗润博,《历史研究》2020年第3期)

读天下

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启动

8月22日,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在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启动。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等出席启动仪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主持启动仪式。距今约7000—5000年间的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著名的考古学文化之一,以发达的彩陶工艺为世人熟知。这一时期的彩陶色彩绚丽、图案丰富、绘画手法高超娴熟,是中国史前彩陶文化的巅峰。仰韶村遗址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核心分布区的重要遗址之一。仰韶村遗址的历次发掘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和发展,是探索中华文明历程、构建文化自信的重要缩影。此次考古发掘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实施,计划围绕遗址南部核心区和遗址中北部仰韶文化壕沟、龙山文化环壕等重要遗迹开展考古发掘研究相关工作,为黄河文化、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等课题提供新的考古资料。(豫文,国家文物局网站)

Books Exhibition 书讯

《空间考古学导论》

郭华东、王心源、陈富龙、王成等 著

科学出版社,2020年8月

本书是一部关于空间考古理论、应用和发展的专著,从空间观测技术的工作流程与原理谈起,结合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技术方法,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包括遥感观测技术在内的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文化遺产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应用案例,并提出了空间考古学的构想。

《三代损益记:夏商周文化史研究》

【美】夏含夷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9月

本书所收论文可分三大类:青铜器和断代研究、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经学研究。包括西周十二王在位年代考证,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以及《史记》所载某些王在位时间的商榷,历法、月相方面的新观点,针对汲冢竹书《穆天子传》、清华简等的研究,围绕《周易》《诗经》展开的相关讨论。

《陶器·技术·文化交流:以二里头文化为中心的探索》

朱君孝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9月

作者以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分析为依据,进行二里头文化陶器产地研究,揭示出聚落内部组织结构和聚落、区域之间的关系;对制作工艺进行全流程考察和横向比较,揭示出陶器技术特征;对二里头文化所见外来文化因素进行分析,探寻了二里头文化与夏代国家形成的动力。

《小邾国历史文化的考古学研究》

袁俊杰、贾一凡 著

科学出版社,2020年7月

本书以小邾国墓地、青铜器和金文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传世文献与地方史志,深入细致研究了小邾国的丧葬制度、媵嫁礼仪、册命礼仪、职官制度等礼仪制度;考证了小邾国墓地铜器铭文所见国族及其与小邾国的关系;探讨了小邾国的族源、对外关系、分封与亡国南迁的时间,复原了春秋时期小邾国的国君世系。

《死与重生:汉代的墓葬及其信仰》

李虹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8月

作者从死亡观念中的生命意识、解除术给身体以圣洁、作为生居与死所中介的墓葬和死后生命的变形四个环节出发,探究汉代人的生死观,对墓葬背后的汉代信仰要素进行了系统的解释和论述。墓葬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逻辑,是古代民众对生命的述说,也是我们解读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探讨历史的一个渠道。

《从长安到日本:都城空间与文学考古》

郭雪妮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8月

作者借助东亚交流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环——“都城”这一视角,在“东亚都城时代”形成与解体的背景中,发掘唐长安城空间在日本的复制与挪用,及其在日本古代文学中引起的连锁性反映。本书综合运用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阐述了古代中日两国的都城空间、王权书写与国家想象之关联。

猜你喜欢

考古学考古食材
人与食材
《熬波图》煮盐盘铁的考古学探索
中国考古学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人与食材
“考古”百议
“考古”测一测
寻觅食材的原味
周末加油站(Ⅵ)
事实上考古不是挖恐龙
小议考古学和“中国”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