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探析

2020-03-24曾会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小学教育数学教学

曾会城

【摘要】计算能力是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基础素养,也是这一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起步阶段,要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即口算能力、估算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下锻炼学生的基本功,养成良好计算习惯,感受计算的真正价值所在。小学数学老师如何能够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给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计算能力

关于数的计算是每个人从小到大都要学习的知识,贯穿于数学这一学科的始终,也常伴随在我们的左右。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与低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培育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意义重大。诚然,现阶段很多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并不突出,笔者结合个人教学经验简要分析原因,而后提出几点提升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有效性的举措。

一、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差的原因

数学老师在引导学生计算的过程中往往不能面面俱到,一些学生因粗心大意的性格而导致计算结果的偏差,这些都是学生计算能力不足的表现。基于此,数学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计算教学,在有层次的教学中端正学生的审题态度,提升学生对题目的正确认知,一步一步提升计算质量。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于数学学科本身是充满好奇心的,但倘若数学老师的教学无方,学生慢慢会失去对这一学科的兴趣,慢慢表现出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不认真做的消极态度,数学计算能力也有待提升。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学生数学计算水平不够,甚至会衍生出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二、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有效性的策略

第一,夯实基础,提升小学生的口算能力。不假思索的教与学都会带来事倍功半的结果,口算能力的提升是有技巧的,数学老师要多给学生提供适合小学生的口算策略,解答学生的疑惑。例如,在学习三年级的《加与减》时,学生在具备一、二年级的学习经验后,对于三位数的加减法相对熟练,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可以通过相对简单的加减法展开,在凑整的口算中,学生的大脑快速运转,有利于数学思维的训练。通过算式的分离与结合,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正确答案,看似简单的过程实际上对学生的基本功考验非常明显,数学老师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解决口算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计算能力的提升夯实基础。

第二,熟记常用数据,提高计算效率。很多数学常用数据最终都会成为共识存在于脑海中。一是常见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转换;二是关于π这些特殊值的记忆;三是关于11到20之间的平方数记忆;四是和或乘积能够达成整数的数值,25×4=100,8×125=1000……常用数据的熟记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提升计算能力,无需每次计算过程都重新计算常用数据,计算的时间大大提升缩短,准确率也大大提升。学生对这样的数据产生敏感,一遇到这些数据能够快速做出反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三,重视专项训练,提高学习效率性。数学学科中计算能力的培养需要开展专项训练,如同语文学科教学中要开展背诵记忆。在专项训练中,针对简单计算、分类计算、四则运算等知识原理开展进行练习,能够有针对性地弥补短处,发扬长处。总体而言,专项训练主要有简单计算题教学和复杂计算题教学两种。简单计算题教学是基础计算,是培养学生关于加、减、乘、除计算的基本练习,也是复杂计算题的组成。在简单计算题教学中,引导学生理清计算步骤,掌握运算法则。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的《运算律》知识时,数学老师可以通过小数值着手,锻炼学生对运算律的把握。在学习加法结合律时,在(4+8)+6算式中,可以先计算(4+6)+8,通过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利用好上述常用数据,提升计算的速度与正确率。在复杂计算题教学中,数学老师锻炼学生分类归纳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学会将复杂的计算巧妙转化为简单的计算,倘若不能找寻简单的计算方式,就要认真计算,尽可能地快速得出答案。

第四,创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计算思维。计算能力的培养也依赖学习情境的创设,数学老师要以小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为前提,以情境刺激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激发学生的计算思维。例如,在学习《认识小数》的知识时,数学老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在文具店购买文具的情境,老师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自由挑选两样文具,认识文具上明码标价的小数,在学生“挑选”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買的文具单价是多少,而后再计算自己会花多少钱?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计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被激发出来,思维也更加积极。在购买文具的诱惑下,学生能够产生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又是思维动力的源泉,是计算能力提升的必备素养。

第五,注重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粗心大意是数学计算的“恶魔”,良好行为习惯才能提升计算的准确性。笔者在小学计算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的计算习惯存在很多不足,出现许多不应该出现的错误。例如,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抄错数字,再如少商了一个“0”,或将加法计算看成了减法计算等等。这些小问题的忽视导致学生的计算浪费了时间,又得不到准确的答案。基于此,数学老师们要培养学生书写习惯,规范学生的书写过程与书写规范,提升计算学习的水平。除书写习惯培养之外,还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审题习惯。运算符号和数字都是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小细节,数学老师要强调学生对题目的认真审题,防止盲目的计算,影响计算的准确率。

计算教学是贯穿于数学学科学习始终的,无论是小学阶段,还是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都离不开精准计算能力。小学阶段作为打基础的关键阶段,倘若基础建设不坚固,后期的数学学习只会暴露出更多的问题。诚然,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非一日一天就可以见成效的,需要我们教师持之以恒为之努力,不断思考,创新方法,可以相信,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必然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薛芬.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华少年,2017(36).

[2]冯之龙.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探究[J].才智,2017(36).

[3]徐艳杰.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2).

[4]梁正桃.优化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教学效率途径分析[J].新课程(小学), 2016(3).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小学教育数学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