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图书馆与电教智能化建设探析

2020-03-24刘健永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期
关键词:网格完善智能

刘健永

【摘要】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文件精神要求,城乡各类学校均要覆盖教育现代信息化相关配套体系,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手段、方法现代化。如何加强中小学图书馆与电教智能化建设,把学校现有的电教平台与图书馆馆藏的功能进行有效融合、利用,进一步把电化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确保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有效的实施,就必须对图书馆、电教管理建设进行优化组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功能和满足师生教育教学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对中小学图书馆与电教智能化建设作系列探讨。

【关键词】智能;建设;网格;完善

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文件精神要求,城乡各类学校均要覆盖教育现代信息化相关配套体系,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手段、方法现代化。就目前来讲,随着中小学校“三通两平台”电教设备的陆续投入,相关建设项目也日益增多。中小学校图书馆藏量也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递增、不断更新。随着师生阅读需求方向的多元化,图书馆管理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化、智能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加强中小学图书馆与电教智能化建设,把学校现有的电教平台与图书馆馆藏的功能进行有效融合、利用,进一步把电化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确保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有效的实施,就必须对图书馆、电教管理建设进行优化组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功能和满足师生教育教学的需求。

一、中小学图书馆与电教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小学校由于受电子图书与传统图书的影响,图书馆有门庭冷落之趋势,学校领导也认为电教设备建设与图书馆资源应用是两不相干的,特别是图书馆资源与电教平台的有效融合更觉得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对有效融合认识不足,图书馆资源与电教平台不管是管理还是资源利用,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思想认识不到位,自然会出现许多问题。

1.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

学校领导对图书馆与电教设备有效整合运用管理认识不到位。相关图书馆与电教设备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一些学校尽管有相关制度,但已不能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执行力度远远不够。

2.没有配备专职管理员

一些学校由于编制、师资方面等问题,没用配备专职人员。近几年随着县管校聘工作的进一步实施,出现教学或兼管图书电教的相关岗位,造成事实上对此类人员岗位要求、工作职责的不重视。甚至有些领导还认为是可要可不要的岗位。兼任教师也以“教好书”才是“主业”为由,管理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主动,疏于搞好相关工作。如此这些成了他们懈怠管理的最大借口;对图书和设备的整理归类、设备的使用及维护更无从谈起;对图书和电教相关易耗品的管理业务也不熟悉。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教师常用的电子白板设备中,上课时展台与播放等其它功能切换时出现的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影响教学。科任教师经过相关供应商交付使用时简单地培训过后,好像个个都是“师傅”,一旦出现问题,只得向供货商求助。不会使用、不熟练使用,导致绝大多数学校的图书馆与电教设备使用效率低下。

3.设备出现故障后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到校维修

若设备使用超过质保期,出现故障后基本上得不到维修。学校缺乏专业图书馆与电教设备设设施的专业维修人员。当图书馆与电教设备设备出现故障不能使用时,只能不管不问,导致部分可维修而得不到维修的设备报废。这些严重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4.图书馆与电教设备管理手段滞后

目前,中小学对图书馆与电教设备管理仍采取陈旧的管理模式——纸质登记造册存档,没有相关的电子数据体现,设备跟踪信息得不到及时更新,对图书和设备更新中没有一手的数据,造成更新时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二、可行性建设策略

第一,发挥行政职能作用,规范管理。一是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作为县一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成立以教仪站、教研室主要负责人为主的“图书馆与电教设备管理领导小组”,以之相适应各中小学校成立校级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从规范各项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工作评估考核、工作绩效考核等一系列相关考核制度,完善管理体制,使各项综合考评结果纳入教育局对各中小学校综合考核成绩。二是充分发挥各级管理员作用,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针对中小学校现有图书馆(含电子图书平台)、电脑室、电子白板、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班班通等设备,以及学校教育信息化网络设备等,要派出专职人员进行维护、维修的培训,以便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得到维修,确保正常运行。各中小学配备至少两名图书馆与电教设备设备管理及维护维修的专业、专职工作人员。三是网格化管理,落实工作职责。通过中小学校现有图书馆与电教设备进行划分“责任区域”定人定责,大到设备的维修,小到日常维护保养,任何一个环节、管理区域都必须确保定人定岗定责。各网格负责人员日常工作的相关数据、管理维护和使用、借出归还、查询、统计等依次按软件要求填报。

第二,确保中小学图書馆馆藏数量的提升,更好地服务于电教智能使用。面对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几乎都有从手机、电脑查询有关资料。但从网络获取到的信息良莠不齐,不但影响知识的严肃性,还容易以讹传讹。因此,中小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的更新要与时俱进,更不能用教材教辅充实馆藏数量。中小学校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引进与时俱进的书籍,确保师生教育教学的正常需求。

第三,发挥图书数字化功能,使用管理的“模糊查找”步子迈出关键一步。图书馆的智能、智慧化建设主要依赖于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等高精尖技术。图书管理还可以采用“RFID”技术,借助RFID阅读器,让图书“开口说话”,在每本书上贴上电子标签,就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该书的存放位置。管理人员也可通过阅读器读写相关的书目信息,方便馆藏图书归位;快速地清点出图书数量;对乱架、错架的图书自动报警提示,快速准确地进行图书归位,有效地提高藏书管理效率。面对具体情况我们只能具体分析具体应用。各中小学校在融合发挥数字智能化方面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运用,本着书人相联、书书相联、人人相联模式去服务于教育教学,采取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图书馆服务与电教设备使用的新常态。

综上所述,各中小学是图书馆与电教设备设备管理的实施者,管理员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提高认识,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图书馆与电教设备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项艰苦、细致和繁杂的工作,只有解放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强化管理措施,改革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式,才能更好地融合图书馆与电教管理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朱珠.中小学图书馆“智慧化”建设探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8).

[2]朱虹.坚持应用导向推进教育信息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4).

[3]卢子博.科学发展观与图书馆事业发展[J].图书馆论坛,2004(6).

猜你喜欢

网格完善智能
追逐
增加网格 以退求进
智能烹饪机
超智能插秧机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资本项目开放与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探讨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