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风向标

2020-03-24

卫星与网络 2020年9期
关键词:管理局航天太空

国内部分

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召开,十大宇航领域科学技术难题发布

9月18日,以“弘扬航天精神,拥抱星辰大海”为主题的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本次大会分为开幕式暨主论坛(以下简称主论坛)和分论坛。主论坛上发布的:外日球层与星际空间的环境特性及其相互作用、可重复使用空天飞行器热防护材料及寿命预测核动力航天器及工程应用、面向空间超大型天线结构的在轨增材制造技术、空间碎片清除中的核心技术、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空间操控技术、水平起降运载器与组合动力一体化设计技术、超大型空间光学装置在轨组装和维护技术、与5G/6G技术融合发展的卫星互联网络通信技术、航天器与甚大基线阵协同探测技术等2020年宇航领域的十大科学与技术难题,成为主论坛的热点话题之一。

航天科技集团与航天科工集团在京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8月28日,两家总资产皆达千亿级别的航天科技集团与航天科工集团,在京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依据协议,双方将以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和世界一流航天防务集团公司为目标,加速推动全领域深度融合,共同提升中国航天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据悉,这次签约是航天科技与航天科工在2014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的深化合作,也是结合新的形势要求、新的时代背景拓展合作空间、加强合作深度的重要举措。值得注意的是,两大集团在两年前出现过高管换防的情况。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航天科技共有13家上市公司,而航天科工共9家上市公司。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关于“加速推动全领域深度融合”表述十分罕见,这可能会给予市场一个预期:航天科技与航天科工将合并,一个世界级的航天军工集团即将诞生。当然,也有专业人士认为,两家企业于21年前由航天工业总公司拆分而成,现在要合并可能并不容易。

我国科学家正研究可重复使用航天器

9月4日,据新华社报道,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在轨飞行2天后,于9月6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报道指出,这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在9月18日召开的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上,空天飞行器的发展成为热议话题之一。据介绍,我国计划在全面提升新一代运载火箭性能水平基础上,计划到2045年实现1小时全球抵达、地面与轨道间以及轨道与轨道间的“航班化”航天运输。这一目标将分阶段推进:2025年前为起步建设阶段,主要任务是突破关键技术,形成试验使用系统;2035年实现目标初步建成,总飞行数百次、总货运千吨级、总客运千人次;到2045年目标全面建成,实现按需发射,每年总飞行次数达到千次量级,总货运万吨级,总客运万人次。

具体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途径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高超声速技术;二是升力式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高超声速技术;三是先进组合动力技术。这三种技术途径从相对简单到相对困难。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设立和运行管理规定

9月17日《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设立和运行管理规定》正式实施,主要内容如下:

航天城管理局由省政府直接领导,航天城管理局实行局长负责制,局长主持全面工作。成立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作为航天城开发建设和市场化投融资主体,依法依规承担航天城内土地一级开发、资金融通、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运营管理等工作。航天城管理局代表省政府对平台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

航天城管理局收入主要包括财政补助、承接服务收入和其他合法收入等。自航天城管理局挂牌成立之日起五年过渡期内,省财政按省级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2倍和省级三类一档公用经费标准核定航天城管理局运转补助经费。财政补助资金列入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部门预算管理。

·2019年12月-2024年11月,由省、市两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航天城建设发展资金5亿元(省、文昌市按8∶2比例分担),由航天城管理局统筹使用。

·2019年12月-2024年11月,将航天城对地方财力贡献省市分享部分按“前三年80%、后两年50%”用于支持航天城建设,其中省级分享部分由省财政厅在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部门预算中安排用于航天城建设;市级分享部分由文昌市财政局安排用于航天城建设。

·2019年12月-2024年11月,航天城内土地出让和填海供地所产生的土地出让金省、市两级所得收入,在扣除成本及规定计提的专项资金后,全部留给文昌市财政,由文昌市政府商航天城管理局安排用于支持航天城项目建设。

在航天城内各投资主体开发形成的国有资产,可以由相关投资主体委托航天城管理局负责统筹运营管理和保值增值。航天城内市政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投入,原则上通过各级财政性资金予以保障,具体结合财力状况和项目进展情况,按省相关决定执行。

留住商业航天,北京推千亿级重大航天项目

9月,北京市海淀区宣布将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规划建设一个千亿级的空天产业集群。

该项目名为“星谷”,计划建设卫星互联网源头创新区、北斗及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升级区、场景应用示范区三大功能区。

·卫星互联网源头创新区,促进航天与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与地面5G的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参与我国及全球天地融合网络布局,打造多领域、多业态融合发展的卫星互联网产业生态;

·北斗及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升级区,发展高精度的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打通从遥感数据资源到数据分析服务和地理空间信息应用的应用链条,促进北斗、遥感应用产业升级;

·场景应用示范区,推动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场景应用。

在空间上,“星谷”将以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永丰产业基地、翠湖科技园为核心区域,总建设面积近百万平方米。据了解,规划中的“星谷”,海淀区还将为入驻的企业提供产业投资基金、房租补贴、研发补贴、人才落户、公租房等政策支持。

国内部分

美国正式发布第五号太空政策令(SPD-5)

9月4日,美国正式发布第五号太空政策令(SPD-5),明确保护太空系统免受网络威胁和网络攻击的建议。该政策令明确指出:

国土安全部(DHS)和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在加强美国太空网络防御方面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在用于全球通信、导航、天气监测和其他关键服务的系统上。

此外,该政策令还详细列出了美在保护其太空商业和关键基础设施投资上的安全原则,具体包括:

· 太空及其基础设施,应当基于风险、网络安全的工程来开发运行;

· 运营商应制定或整合太空网络安全计划,包括:确保运营商或自动控制中心系统能够保留或恢复对太空飞行器的控制,并核实关键功能及其提供的任务、服务和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的能力;

· 太空网络安全要求和法规应利用广泛采用的最佳实践和行为规范;

· 太空所有者和运营者应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合作促进最佳做法和缓解措施的发展;

· 太空安全要求的设计应有效,同时允许空间运营商管理适当的风险,并尽量减少对民用、商业和其他非政府太空运营商的负担。

不管是太空系统本身的开发设计,还是太空系统供应链各环节的网络安全管理,此次政策令美国多措并举、详尽缜密部署,无疑是在打响全面提升其太空安全防御及慑战能力的重要一枪。

而针对此政策令的颁布,美国国土安全部代理部长查德·沃尔夫(Chad F.Wolf)也对外表示道,此举是在保卫美国国土安全,抵御不断演变的网络威胁,并为本国网络安全建立基线标准的关键一步。

猜你喜欢

管理局航天太空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上太空,安个“家”
逐梦航天日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
太空遇险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畅游太空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