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教育管理研究

2020-03-23王国良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研究策略新课改

王国良

【摘  要】  在新课改的教学环境下,小学教育情况以及管理方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小学是学生学习的摇篮,良好的教育管理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水平,所以教师应该随着课改的理念对小学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小学教师要重视教育的管理问题,就小学如何提升教育管理开展研究,根据学生的特征以及学生的性格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再开展相应的实践验证是否可行,以实现学生服从教师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目标。在小学教育管理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多和学生交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此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和教师将心比心,提高教师的管理效率。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教师在研究过程当中应该将学生的其他元素思考进去,而不应该只以学生的成绩作为管理的依据,从学生出发才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教育管理;研究策略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常常会自顾自地玩耍,不听教师的管教,使得教师的管理非常劳累,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内心没有和教师进行足够的交互,导致小学生根本不理解教师的管理,对于教师的管理置若无闻,这也使得教师的管理效率下降。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发展状况,以及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生搞好关系,再对学生开展管理,使学生在和教师关系拉近的同时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开展自己的管理工作,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教师的行为是否正确,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三观,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和学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和学生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上的传输,也要和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跟着教师的脚步共同努力。良好的教师关系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有非常大的益处。学生因为和教师之间关系的良好,就会听从教师的管教;教师和学生关系的良好,也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让学生能够在开心的学习氛围当中学习,不仅给予了学生很大的学习动力,也避免了学生因为和教师关系不好而产生心理问题。在和谐的班级环境下,教师才可以更好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学生也会顺应教师的管理。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期间和学生讲一些笑话来缓解紧张的气氛。在讲笑话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些比较通俗易懂的笑话,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讲笑话的过程当中,可以用一些非常轻松并且搞怪的语气、表情,也可以适当烘托笑话的意境,让学生能够在上课的时候感受到课堂的趣味性和教师个人的幽默,从而改变学生对于教师死板教学的印象,促使教师能够逐渐和学生融合在一起。教师在课后可以多和学生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减少和学生之间的代沟,让学生能够以同龄人的角度来对待教师,使教师能够深入到学生的群体当中,理解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

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服从自己的管理,首先就应该尊重学生。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够尊重,使得学生在学习当中也无法做到尊重教师。尊重学生是每一个教师需要做到的,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而对学生另眼相看,更应该综合学生的多个方面,从学生的性格、兴趣等全方位地分析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从而使学生逐渐学会尊重教师,服从教师的管理。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良好品格,逐渐影响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教師在教学过程当中,会有让学生举手提问的环节,教师可以点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无论这部分学生回答得是否正确,教师都要用亲切和蔼的语气询问他们是怎么得出这个答案的,只要学生勇于回答,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夸奖,“很好,虽然答案和标准的答案有一点出入,但是勇于回答,还是值得鼓励”,长此以往,逐渐让学生大胆地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尤其是对于那些不经常举手,学习基础也不太好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引导他们主动大胆地提问,引导他们逐渐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增加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培养他们主动举手的好习惯,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尊重学生,学生也会因此给予教师相应的尊重,为教学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制定适合学生的管理策略

在制定管理策略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提出理论要求,也要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的管理策略是否合格。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适合学生的管理计划,能够使教师的管理更加高效。实践和理论的相结合也能够验证管理策略到底是否适合学生。教师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还可以根据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影响进行实时调整,根据学生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学生的调整而调整,使管理策略能够真正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逐渐将理论和整个课堂的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实现高效管理。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当中,应该实时收集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管理策略的反馈,从而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引导。

例如,教师在制定分层管理策略之后,就可以让学生推荐自己认为可以承担班级事务的人作为班干部,每个班干部管理班级一部分的学生,每周对教师回馈自己管理的这部分学生的情况,方便教师进行教学调整。教师也应该多和班干部交流,为班干部解决一些班干部解决不了的问题,针对班干部在贯彻管理策略时的反馈,再重新对教学管理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使教学策略能够逐渐适合学生,打造高效的课堂管理机制,也能验证分层管理策略是否适合班级,促使管理策略能够更加合理。

教师在管理班级的过程当中,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性格特点来制定适合学生的管理策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管理学生的方式,最大化地管理学生,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都能够稳步提升。教师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受到教师的影响,养成互相尊重的个人品格,服从教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杨文泰.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教育管理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202-203.

[2]王爱兰.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教育管理探讨[J].中国教师,2018(S2):11.

猜你喜欢

研究策略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现代经济下的企业管理创新性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研究
试论如何使高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