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活动有效性研究

2020-03-23胡秀淞刘宗英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课堂活动教育信息化有效性

胡秀淞 刘宗英

【摘  要】  小学这个阶段的教育是学生接触到的基础教育,这部分的教育工作给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是教育教学的重要部分。小学数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小学生学习数学主要是为了培养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而教师如何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让小学数学课堂活动变得高效,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刻的思考和讨论。本文针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活动有效性展开研究,从优势、方法和反思这些角度来探讨,其中方法这部分主要从在课堂导入阶段借助教育信息化,创设一个教育信息化的课堂氛围,利用教育信息化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等这三个方面展开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活动;有效性;教育信息化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小学的教育工作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在当前这样信息迅速发展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都有了新的创新和改革,教师要利用好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和长处,积极地探索和寻找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活动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并且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及时的反思和实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工作的融合,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优势

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在这样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充分地突出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让学生成为掌握课堂的主人,既增强了小学生在信息化方面的素养,也在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中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数学课堂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化,突破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效地增加课堂的容量,且让数学课堂的节奏更加紧凑,让小学生更简单、更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并且,多媒体技术还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小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作为学习道路上的内驱力,就能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师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和长处,利用信息化的教育背景来实现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二、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方法

1.在课堂导入阶段借助教育信息化。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特殊性,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好奇心比较重,对周围的事物都很容易产生兴趣,相对较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很难迅速进入一节课的学习中。因此,一节小学数学课的成功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就是教师的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只有在课堂导入的环节迅速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中,才可以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教育信息化的直观性,在课堂导入这个环节把具有直观性特点的实际例子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给学生展示一个五彩缤纷的蛋糕,在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基础上,把这个蛋糕均匀地分成几份,引导学生通过这个均匀切开的蛋糕来思考分数的实际意义。教师可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主动回答思考后的结果。之后,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中通过动画的方式呈现蛋糕的分割方式,直观地把分数的性质展示在小学生的面前,让小学生对分数的性质和意义有深刻的理解。这样信息化的课堂导入可以很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对分数的认知上,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最终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2.创设一个教育信息化的课堂氛围。教育信息化这个教学背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让教学方法呈现了多样化的形式。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不仅要教学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体现小学数学这个科目的价值,并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因此,在进行课堂导入之后,教师要创造一个信息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高效率地吸收知识,同时提高各方面能力。例如,教师在上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小数的性质和意义”这节课的时候,可以在完成课前导入这个环节后,继续把信息化的课堂氛围完善起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性质和意义的理解。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寻找一些和分数相关的实际例子,然后制作成为PPT,在课堂中进行演示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针对这些例子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PPT的演示,教师可以很直观地把分数的性质和意义传达给学生,这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充分发挥小学数学这一学科的特点。

3.利用教育信息化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小学数学是否能有效利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教学背景,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最重要的就是教师是否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教育信息化作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手段,将数学的教学和信息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借助教育信息化,把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这个平台,共享优秀的小学数学资源,减轻教师教学工作的负担,能够进一步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例如,教师可以在完成一个单元的课堂学习之后,在网络上制作一个本单元的复习资源库,把本单元的重点、难点、习题、易错题、单元小结等内容都上传到这个网络资源的平台上,共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个资源平台上针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温习和巩固。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完善自己的備课环节,通过在网络资源平台上搜索来的数学知识,制作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有效地利用教育信息化这一辅助手段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三、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反思

教师在利用教育信息化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过程中,要时刻对自己的教育工作进行反思和实践,懂得反思的教师才可以让教学工作变得更加完善。首先,教师要注意的一点是不可以助长学生对于信息化的依赖心理,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教师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完成教学。其次,教师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和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有足够的能力把教学活动和教育信息化融合在一起,有效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可以让小学数学课堂活动更加顺利地开展,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总而言之,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活动充分融合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教师要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小学数学课堂活动带来的优势,并且巧妙地利用这一优势,积极探索和寻找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并且在教学反思中不断完善课堂活动。

【参考文献】

[1]王平兴.信息化条件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19(26):77-78.

[2]王平兴.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49-150.

[3]杨亚玲.信息化条件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02):146-147.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动教育信息化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研究的初探
小学初级汉语课堂活动设计思考与实践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