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工匠精神塑造的影响

2020-03-23陶怡然

卷宗 2020年1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步伐日益加速,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结合了网络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众多优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教育领域“新时代的产物”而日益受到重视。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旨在使网络学习空间真正成为广大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活动的主阵地。混合式教育模式的推广及运用是教育政策的大发展方向,是数据信息化时代下职业教育改革的有利驱动。各大职业技术院校在大力倡导、普及信息化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时对教师自身的职业精神、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目前,职业精神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教师职业的特点,在十九大弘扬工匠精神的倡导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在无形中对教师爱岗敬业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教学方式、甘于奉献的专注精神以及开拓创新的教学思维塑造都有着不同层次的意义。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层出不穷,不断融入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惊人的变化。教学课堂的便利、教学设计手段的丰富多样以及学生课堂专注力的集中,使得各个高校的教学水平不断的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得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混合式教学已经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对高校教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对教师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对教师行业工匠精神的塑造有着极大的帮助。

所谓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换句话说,混合式教学既可以发挥教师引导、启发和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更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所谓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可见,混合式教育模式与工匠精神都是新时代下的要求。

在教师职业中,个人层面的工匠精神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教师职业的敬畏、对教学工作的执著、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教学细节,不断追求教学完美和极致,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学习体验。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竭尽所能奉献给学生。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普及,不仅对给学生的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福利,并对教师职业也进一步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不断完善、磨练、提升自己。

1 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敬业精神的塑造

爱岗敬业,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这是一种教师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熟练运用越来越成为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为了适应互联网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推动师生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以塑造良好的信息思维,不仅顺应了当代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教师敬业精神的一种考验。

教师的爱岗敬业首先体现在思想品德上,能够用高尚的情操与品德面对学生,承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基于现代媒体技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要求教师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讲授,结合所学知识与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互联网本身极强的无差别包容性,教师使用的线上教学资源是否来自合法的渠道、内容是否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是否能够有利于教师教学内容的呈现,都是对教师职业中思想道德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历练。所以首先,只有对学生高度负责、拥有敬业精神的教师,运用混合式教学方式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达到教学效果。换句话说,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爱岗敬业精神的塑造有着监督和引导的作用。

其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普及鞭策着高校教师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和责任感。无论是阅历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初出茅庐的新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才能够发挥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刚刚接触信息技术手段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尴尬境遇,特别是教龄偏大的老教师对信息化手段的不了解和学习的滞后性,会导致混合式教学的使用适得其反,以至于其放弃对新媒体教学的运用。但是为了顺应教育信息化的时代潮流,有不少教师克服自己年龄的局限性以及操作障碍性,主动推进“互联网+教育”,强迫自己进步,学习使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从而使自己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活力,在这个过程中,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便显现出来。

2 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精益精神的塑造

精益精神就是精益求精,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来讲,如果说“传道授业解惑”是职业敬业的表现,那么精益精神就是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凝神聚力、无微不至的职业品质。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推行更有助于教师精益精神的塑造。

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需要,优化配置媒体组合,呈现适合学习者的资源模块,从而实现更佳学习效果的教学方式。这对学生的教学来讲,更体现了精益求精的效果。如同销售战略中的精准销售,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也需要讲究精准教学,而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在课前让教师预先了解到学生的知识薄弱区,适时的调节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助教学。不仅如此“翻转课堂”“自主学习”等创新式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少不了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支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形成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其所依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学生增强学习趣味性与互动性,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以数字化教学形态呈现的高职课堂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课前准备到课堂环节再到课后的拓展,在教学过程实施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精益求精的效果,精心设计的每一项教学任务都体现了教师精益求精的精神。学生就犹如工匠教师的每一个作品,“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能够达到优秀教学效果、培育出优秀学生的教师,必将是对每个教学环节都费尽心力的设计,借助信息技术将知识点形象化、直观化,将学习形式多样化,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知识润物细无声的授予学生。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师工匠精益精神的助推器。

3 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专注精神的塑造

“术业有专攻”,专注精神就是“干一行认一行”,心无旁骛,不断积累经验、优势,从而厚积薄发,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推行对新一代的教师职业有了更高的要求——紧随时代。在授课教师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经验的前提下,又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根据行业发展、就业趋势、岗位需求等及时调整相关教学内容。教师要实时关注自己所在专业的发展动态,政府政策的推行变化,专注于教学、尽心于教学,奉献于教学。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正是这种专注教学精神的保证。教师对网络教学平台的熟练使用,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能够保证线上线下的完美融合,合理控制“混合程度”,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时发挥老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校兴趣,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力求达到“最大化效益”。专注于学生教育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功不可没。

4 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创新精神的塑造

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工匠精神的灵魂,特别是新时代的创新精神更强调的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因为只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教师职业亦是如此,传统的教学形式有很多,有讲授、演示的教法,也有听、记、练习、观察的学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教学课堂,改变了原有的固化思维,从根本上转变了教学理念,不仅能够将讲授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有效的混合,而且还包括各种教学策略等的深层次交互融合。所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本身就是教育行业的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同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也是处处推进着新一代教师创新工匠精神的塑造。“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知识点在不同的教师手中会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理解,若借助信息化教学的手段,不同的教师也将发挥自己独特的创造力用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旨在使网络学习空间真正成为广大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活动的主阵地。这项政策的颁布无疑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要求教师能够掌握基本的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前提下,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创新必不可少。首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本质在于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教与学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形式的混合,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创新、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在塑造教师教学创新的同时,也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创新精神的萌发引领着教育时代的进步,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着高校课堂教学创新性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改变教师“满堂灌”“讲授式”的教学形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种新式教学模式的推广,拉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帷幕,宣告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到来,推陈出新,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紧随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潮流学生的教育才能与日俱进。

5 总结

综上所述,无论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兴起还是推广,都对新一代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精神是职业人士的必备基础,而工匠精神则是职业精神的升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有形无形中塑造了教师的工匠精神。在适应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逐漸显露,混合式教学模式满足了教师对教学过程中每一环节精益求精的追求,体现了专注于教学、尽心于教学,奉献于教学的精神,激发了教师在有限课堂上的无限创意。

参考文献

[1]李传营.让“工匠精神”成为职场主流价值观[N].济南日报,2019-11-25(A09).

[2]魏初蕾.基于移动学习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以PPT动画制作“打地鼠”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2):90-92.

[3]娄云飞.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工匠精神”的培养[J].农家参谋,2019(22):257.

[4]赵小克,袁广琴.“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智库时代,2019(44):224-225+275.

[5]李啸虎.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33-34.

[6]田鑫瑶.论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9(31):135.

作者简介

陶怡然(1994-),女,江苏徐州人,硕士,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系金融教师),助理讲师,研究方向:资产评估。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模式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