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届安徽地方音乐研究论坛会议综述

2020-03-23李奇奇

歌海 2020年1期
关键词:亳州民歌安徽

李奇奇

[摘    要]2019年9月22日,由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安徽地方音乐研究论坛在江城芜湖顺利召开。这是继第一届安徽地方音乐研究论坛(2018年11月)后,为继续推动对安徽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研究,再次举办的高端学术会议。来自全国多所高等院校的16位专家学者参加本届论坛。论坛以安徽地区的戏曲、民歌、器乐、历史及文化思想为研讨主题,参会报告从安徽地方音乐历史记忆、安徽地方音乐艺术特征与发展、安徽地方音乐家与音乐教育发展等视角展开。旨在为全国各地研究安徽地方音乐学者搭建交流的平台,加强彼此的联系和沟通,推动安徽地方音乐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第二届安徽地方音乐研究论坛;安徽地方音乐文化 ;会议综述

一、安徽地方音乐历史记忆

本届论坛中有三位专家探讨“安徽地方音乐历史记忆”,其中报告内容涉及礼乐与礼俗音乐、嵇康音乐思想、民歌的历史记忆三个方面。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安徽地方音乐文化及其丰富的音乐资源。

温州大学柏互玖发言为《明清时期安徽地区的礼乐与民间礼俗音乐——以安徽地方志音乐史料为研究对象》,主要以安徽省地方志所载音乐史料为研究对象,着重梳理明清时期安徽地区举行的礼乐与民间礼俗音乐,探讨明清时期安徽地区礼乐与礼俗音乐的丰富性存在,并阐释了国家礼乐与民间礼俗音乐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明清时期通行于安徽地区的国家礼制与民间礼俗类别繁多,性质不一,明清时期国家礼制与民间礼俗存在互动关系,地方官府遵循国家礼制存在被动执行与主动作为的双重取向。

杭州师范大学的丁同俊《“广陵绝响”,“声无哀乐”——论嵇康的艺术表现与音乐思想之关联》的发言,是对《声无哀乐论》中嵇康提出音声并不表现人的喜怒哀乐之情,与其一生最爱弹奏的琴曲《广陵散》充满的杀戮之声中表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产生兴趣,这就构成了嵇康音乐思想与音乐表现两者之间的矛盾。提出“究竟是怎样的人生才能完成这样的融合?它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从一篇文章和一首琴曲来管窥嵇康其人在那个时代的真实思想和境遇,以期探讨《声无哀乐论》与《广陵散》背后真实的嵇康。最后,借用徐复观先生的观点,《声无哀乐论》和《广陵散》都是时代和社会的反映,但两者反映方向不同。《广陵散》是嵇康对艺术“顺承性的反映”,是对现实有如“火上加油”,而《声无哀乐论》则是其对艺术“反省性的反映”,犹如是“在炎暑中喝下一杯清凉的饮料”。前者属于现实中的艺术实践,后者属于理想中的精神追求。两者同时出现在一位艺术家的身上也不足为奇。

亳州学院刘宇统是对《〈咸丰二年半〉:亳州民歌中的历史记忆》的研究,他提出:音乐是一种强有力的记忆机制,这种机制在民间歌曲中的表现更为明显。亳州民歌《咸丰二年半》直接反映了捻军将领张乐行率军与太平军一起攻破亳州城,杀了州官孙椿的历史史实,间接地反映了捻军和太平天国时期利用歌谣进行号召、记事、宣传和歌颂的史实,因此,这首民歌既是捻军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研究的有益资料,又是民歌形成、传播和变异的活标本,还可以在亳州场域文化和城市文化重构中发挥难以估量的作用。他认为,能够确认原发地是亳州的民歌往往对亳州地域文化的历史记忆具有集体认同的作用,其储存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亳州音乐在当代的重构具有强大的支撑力量。

二、 安徽地方音乐艺术特征与发展

在本届论坛中,“安徽地方音乐艺术特征与发展”的研究方向是备受关注的论域,其中有两篇报告涉及艺术特征研究,有四篇涉及地方音乐发展研究。

皖西锣鼓是指活跃在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区的民间吹打乐。杭州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田耀农就《皖西锣鼓的“曲牌体”结构分析》做了发言,田教授指出皖西锣鼓具有“传承相对稳定的非职业社团”在“技艺上存在着严格的师承关系,演出方式和曲目与传谱自有深厚历史渊源”等特点,所以当属“乐种─雅集型”的传统音乐。由于皖西的地理位置独特,语言和风俗具有融会东西兼有南北的特点。皖西锣鼓套曲的“板腔体”结构同样具有这种交融过渡的地域特色。皖西锣鼓套曲的结构方式遵循“引子—若干曲牌—尾声”曲牌体结构逻辑。最后,田教授认为从皖西锣鼓套曲的曲牌体结构也可窥知端倪:板腔体器乐套曲基本上止于淮河和大别山,淮河以南和大别山以东的器乐套曲多为曲牌体。

亳州学院史凯敏的研究《亳州民歌音乐形态特征琐谈》,是以《民歌集成(安徽卷)》中收录的13首亳州地区民歌为样本,运用量化分析手段,提取每首作品的音调类型、音调结构、出现频率、音调时长,得出了亳州地区代表性音调。史凯敏教授总结出亳州独特的民歌音乐形态特征与其文化环境、地理区域、历史传承、语言背景、社会背景有关。在内容上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劳动、日常生活面貌、情感生活面貌,社会政治面貌。在调式上反映出五声音阶及徵调式的主体地位,而选择统一的偏音(变宫)则显示了其所处文化区域的共同属性与涡河水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徽州地区具有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尤其是戏曲资源。中国音乐学院的袁环教授讲述了《滩簧声腔在安徽及周邊地区的传播》。她主要从滩簧基本情况及相关学术争议谈起,通过滩簧声腔及安徽戏曲剧种与滩簧声腔的关系辨析,最后对《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认为的安徽地区的含弓戏和梨簧戏“隶属于滩簧声腔系统”提出质疑,通过对滩簧是否是一支声腔、滩簧所涉剧种的音乐构成情况如何、滩簧剧种音乐形态有何特点等问题的研究发现,含弓戏、梨簧戏与滩簧之间并无明确的一致性,其实为完全不同的曲调,得出含弓戏、梨簧戏不能划入滩簧声腔范畴。

亳州学院的徐小明的《当今亳州地区民间地方戏曲探究——以利辛县陆家班清音戏为例》,讲述了皖北的亳州地区是皖、豫、鲁、苏四省交界之地,各方民间技艺呈现出既丰富多彩又错综复杂的多元艺术形态。在音乐文化领域中戏曲文化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意义,陆家班清音戏是皖北亳州地区众多戏曲种类的一朵奇葩。徐教授从历史发展、艺术特征、生存现状三个方面对陆家班清音戏进行了初步考察和研究,试图以点带面找到亳州乃至整个皖北地区民间戏曲的共性规律,并提出研究亳州及皖北音乐具有多元文化意识,而纷繁复杂的音乐现象又给我们带来“剪不断理还乱”的学术难题。

淮南师范学院的李世军的《淮南民歌的一束幽兰——皖西大别山民歌的多元文化功能》,从历史学的角度分析了皖西大别山民歌的地域文化属性,以皖西大别山民歌为例,论述了其教育功能、劳动组织功能、宗教与风俗记录功能、地方语言 “文献库”研究功能、配偶媒介功能、革命历史记载功能等,提出皖西大别山民歌的文化生存功能既是受到历史特定生存环境及相应的特殊生存需求制约而特殊显现的,同时以其多元的方式存在的,这种多元存在是随着地域和时代文化的变化而持续变迁的。

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余亚飞也是对安徽地方民歌进行研究,他的发言是《从五河民歌音乐结构基因看淮河文化过渡区的“南北融合”》。此次发言是以五河民歌的音乐结构为例,运用传统音乐结构学分析法对其音列、调式、音阶等音乐结构细部维度和布局维度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地理学、民俗学等跨学科方法,探寻其音乐“南北融合”结构基因孕育生成的原因,从而纵观整个淮河文化过渡区的“南北融合”。余老师认为,淮河地区因其地理、气候等分布都具有明显的南北过渡性特点,处于淮河流域的五河民歌自然受到来自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的影响,其音乐结构也无形中具有了文化过渡性和融合性特点,这一特点直接呈现为“南北融合”。音乐结构从本质上体现为一种物质形式和精神内涵之间的关系,它在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充当了基因的作用。

三、 安徽地方音乐家与音乐教育发展

本届论坛共有两篇文章就安徽地方音乐家展开讨论,有一篇是关于安徽音乐教育发展的论题。

浙江师范大学乔邦利的发言是《值得重视的皖籍军旅音乐家——胡士平的音乐成就》,他讲述了胡士平作为自学成才的皖籍军旅音乐家,在歌曲创作(《人民子弟兵》《咱们的连队》《沁园春·长沙》等)、歌剧创作(《红珊瑚》等)、社会音乐活动和音乐理论研究(提出“歌剧戏曲化”“民族歌剧”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但是,与其音乐贡献相比,关于胡士平的相关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成果很少,并对胡士平的贡献概括为成就大、影响广、威望高。故乔教授发表此篇论文,希望这位值得重视的皖籍军旅音乐家——胡士平能够引起业界更多的关注。

另一篇关于安徽地方音乐家的发言是来自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徐梦颖的《论廖家骅音乐家身份的三重面向》,该文讨论了廖家骅先生音乐家身份的三重面向,即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批评以及音乐创作,阐释廖先生的社会认同以及使命担当,并立足于新形势下教育观念之变迁,对音乐教育文化心理的时代诉求展开探讨。最后得出廖家骅先生之所以能求真务实地在每个领域发挥使命担当,是一定历史场域下“音乐家”社会身份认同的结果。

安徽师范大学涂金伟就《基于就业分析的音乐教育学科发展对策研究》做了发言,涂老师指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母机”,并以其毕业生就业、发展的“出口”为研究对象,运用了量化研究方法对2013—2015年安徽省音乐教育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数据进行分析,运用访谈、观察、跟踪调查等质化研究方法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进行研究,反观其招生、培养的“入口”等有关音乐教育学科发展的问题,在时代发展和国际学科背景下,提出了音乐教育学科发展对策:加强就业引导,解决思想根源;完善培养体系,实现供求对接;拓展就业渠道,发展社区音乐教育。

四、安徽地方音乐展示及其他领域

在本届论坛上,不仅有高端的學术研讨,也有精彩的民歌展示环节。除此之外还有关于音乐学科方法、乐律学以及物质媒介与戏曲艺术间相互作用的探讨。

来自武汉音乐学院田可文教授就《音乐家“生命史”的历史表述》做了发言,田教授提出音乐史学利用“生命史”理论进行研究的可能性,是对音乐史学研究提出新的研究方法。“生命史”理论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其可追溯到20世纪初人类学家对印第安人及移民等异文化的研究。1999年,“生命史”理论和方法被介绍到国内后,对我国社会学等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生命史”研究有别于传统的传记写作与口述史等的研究,强调研究对象于其所处之时空脉络下的特殊“生命历程”,在人类学、社会学、史学等领域中都借鉴其研究方法。田教授说,这是一种利用旧的方法和新的视野组合而成的新的方法。

厦门大学的周显宝教授的发言是《贵池傩戏物质媒介探索》,周教授探索了音乐与自然科学结合的新视角,讲述皖南贵池傩戏作为一种地方性与区域性的民间戏曲媒介,它传递的不仅是戏剧化的娱人娱神、人神同乐的愉悦和审美信息,还是传承历史记忆、实现古今沟通、达至内外交流的物质媒介,更是慰藉心灵、维护健康、寄托乡思等多种功能信息的综合性载体。他指出,贵池傩戏这一信息载体并不是孤立地发生作用、单方面传播信息的,它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大脑神经元的源生和中介作用,它更是贵池傩戏发生传播作用的物质基础。

天津科技大学石林昆的《皖派朴学“开宗”江永的乐律学研究》,从“时空”与“地方”两个角度同时考察,将中国古代乐律学史的研究置于音乐地理学的视角与维度之下,发现安徽以江永为最早。他对朱载堉“异径管律”理论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江永的乐律学研究从《律吕新论》(1721年)开始,到《河洛精蕴》(1759年)为止,经历了近40年的苦心钻研。他对乐律学理论的思考与实践,从具备应用律学意义的“今律”理论,到对朱载堉乐律学思想的继承与进一步实证探索,体现了江永作为皖派乐律学研究“开宗”的学术地位,对于完善中国古代乐律学史具有积极意义。

相较于首届论坛,本届论坛在形式上更为多样,请来了当涂民歌的市级传承人张红燕老师(将当涂民歌唱到了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省级传承人陈跃兰老师、省级传承人王爱玉老师以及六位当涂民歌的表演者为此次论坛表演当涂民歌,让与会专家与学者近距离感受当涂民歌风采。表演之前张红燕老师对当涂民歌进行了介绍,讲述了当涂民歌分为山歌、号子、秧歌、舞歌、小调和新编民歌。随后张老师便唱了起来,一首当涂民歌的代表曲目《姐在田里薅豆棵》,讲述的是在过去年代的童养媳,去到婆婆家被打被骂的悲惨生活。另一首是《小妹子送饭下田冲》,讲述男女情爱生活,女子中午悄悄送饭给在田里干活的情郎哥哥的故事。接下来表演的是陈跃兰老师,陈老师演唱了两首号子,第一首《麦号子》,也叫《打麦歌》,是劳动人民在收割麦子时,农民分成两行,边干活边唱的农事号子,表现了江南水乡农民劳动的场景。第二首是一首男生号子。随后是资深级的王爱玉老师,她演唱了《熟透的庄稼一片黄》,讲述丰收了,农民们很愉悦地收割着庄稼。还有男女对唱的小调《只要人好水也甜》和连唱两天的《玉莲子》。最后由六位当涂民歌的演员演唱了《勤嫂子》和新编民歌《唱得绿海泛金波》。在演唱时三位老师均运用真声演唱,采用一唱众和的形式,后两位老师的演唱更接近于原生态唱法。短短的九首民歌展示,给与会专家与学者呈现出多样的当涂民歌文化及展现了安徽地方音乐的丰富资源。

五、结语

本次研究论坛是围绕安徽地方音乐展开的又一次高规格、深层次的专业学术会议。相较于首届论坛,本届论坛在形式上更为多样,不仅有学术研讨,也有民歌展示,不仅有专家,也有学生代表,这体现了论坛成长的发展路径。但从参会内容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来看,本届论坛仍存在学科论域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我们寄望在未来召开的论坛上,与会报告的学科分布更为广泛,为安徽地方音乐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安徽地方音乐在业界的学术影响力,推动安徽地方音乐逐渐走向成熟。

猜你喜欢

亳州民歌安徽
华佗故里·药材之乡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what should overseas company do to survive in China?
药都亳州中医药旅游发展探析
穿花衣 唱民歌
2012年高考安徽压轴题的困惑与探索
看中国·在安徽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
水乡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