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探讨

2020-03-23向婷

现代交际 2020年4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互联网高校

向婷

摘要:互联网时代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改变和挑战,因此,加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时效性,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教学力量单一、教学途径缺乏创新、教学适应性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形成理想信念教育的统一价值环境,打造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互联网平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来加强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理想教育。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 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4-0126-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当前高校理想信念的学习、践行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当代年轻人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任务,他们有理想,国家才有前途;他们有信念,民族才有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加强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任重而道远。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之重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保障,历来受党和国家重视。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随着社会日趋网络化、信息化,尤其是手机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网络生活已然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作为教育者,一方面要看到虚拟空间、网络环境之于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积极效用,另一方面更要注意互联网背景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改变和挑战。在树立网络空间的“阵地意识”,唱响网络媒体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同时[1],更要不断突显并加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的解答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

1.教育环境复杂,教育力量单一

新时代党情、国情、世情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尤其面临着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三大考验。[2]相互关联、相互融合的三大考验,也使教育环境日渐复杂。世界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社会价值多元化,青年人在学校接受的价值教育在社会中受到多元价值的冲击,导致青年人在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中思想脱节,甚至对学校的价值教育产生质疑。而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浪潮与形态各异的社会思潮裹挟着诸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去意识形态化等泥沙沉滓,不断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很容易使尚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阶段的青年人迷失方向。因此,在当前复杂的教育环境下,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主要集中在學校,显得教育力量单一。

2.教学对象转变,教学途径缺乏创新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波斯特提出互联网时代与传统时代,人们在交往方式上存在差异,并认为这种差异深刻影响了人们感知自我和现实的方式。这种影响也体现在生长于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大学生身上,他们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征都不同于传统时代。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几乎能够提供给青少年对任何领域一定信息的获知或是娱乐、消遣的满足。因此,青少年对于传统的教育学习存在一定的懈怠。而互联网时代各种文化的冲突导致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也使大学生在内心比较抵触强迫被动的学习模式。网络时代的交互性,改变了人的思维模式、交往模式,使教学对象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学生的主体感和参与感需求明显增强。在教学对象的心理特征、学习特征发生极大转变的情况下,教学途径缺乏创新,容易使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陷入“自话自说”、 言行不一的尴尬境地,达不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3.理想信念题中之义挖掘不够,教学适应性不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理论课的教材编写由中宣部、教育部负责,不能随意更改或偏离。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我国发展的每个阶段引领着年轻人的成长方向。但因每个阶段的任务不一样,理想信念的题中之义在我国发展的每个阶段的重点凸显也存在区别。尤其互联网背景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理想信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拓展。如果固守教材,不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作出相应的补充、丰富和挖掘,也不结合时代的案例、问题、形势丰富教学资源,解答相应疑惑、问题,必然导致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缺乏现实性和针对性,不能适应当前形势,无法充分展现其学科的强大理论性、科学性,从而使学生厌倦脱离实际的理论学习,提不起学习兴趣,达不到教学效果。

三、加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1.形成理想信念教育的统一价值环境

在互联网背景下,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争夺年轻人,是一场异常严峻的战争。这需要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得到社会各团体组织、家庭等各平台的鼎力支持。今天,对年轻人的理想信念教育主要还是由学校来承担,显得势单力薄,加之没有形成缜密、连贯的体系,导致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组织教育脱节,反向拉低高校教育的实效性。面对互联网时代对理想信念教育的严峻挑战,高校可以和社区、政府、非政府组织合作,成立专门的教育组织,对广大社会成员进行普及性的道德教育,形成从学校到社区的统一价值环境,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另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和延伸,因此,高校必须与家长密切联系,充分发挥父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加强高校与政府、社区、组织、家庭的联系,整合各种教育力量为学校德育、理想信念教育做好基础工作,并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环境,才能使学校理想信念教育相对简单且教学效果优良。

2.打造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互联网平台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集体学习时曾指出,“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干部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这段话高度概括了互联网与年轻人的关系以及互联网对年轻人的影响。互联网时代,年轻人的学习特征、心理特征有了很大的转变,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他们更习惯在互联网上学习知识,注重自我主体性是否得到尊重和体现。互联网强大信息处理功能和交互性,恰好符合年轻人的学习特征、心理特征。因此,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辟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平台,如德育公众平台,大思政网络课堂等,一方面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课堂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拓展教育平台[3];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地位,使其个人价值得到尊重和实现,从而解决传统的教育模式和途径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这一问题。合理、科学地利用互联网,打造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互联网平台,能在最大程度避免其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消极影响,放大积极影响。

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发展理想信念教育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了提高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一直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严谨和与时俱进,提出教材要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经验,充分反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其教材和教学内容也需要丰富和发展,具备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针对性。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大场合的重要讲话中多次阐明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理论,理想信念教育在新时代的内涵、标准、作用、意义、挑战、问题等具体范畴。[4]根据总书记所提出的关于理想信念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和新部署,充实和丰富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理论,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先进性,能促使更多的青少年信仰马克思主义,有力抵制错误思潮。

2018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會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于时代新人的培养“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面对改革开放新时代,互联网给国家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并强调虚拟空间、网络环境之于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积极效用。同时,也要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并探讨适合当代年轻人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途径,培养具有时代竞争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冯刚.习近平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理论蕴含[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2]朱继东.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刘丽琴.“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微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 2019(4).

[4]刘建军.习近平理想信念论述的历史梳理与理论阐释[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互联网高校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