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宋代山水画的写实性

2020-03-23马瑞

现代交际 2020年4期
关键词:写实宋代山水画

马瑞

摘要:宋代是山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通过对宋代山水画作品《寒林平野图》《溪山行旅图》及《早春图》的鉴赏与分析,阐述了宋代画家李成独具一格的北派山水及其磅礴雄壮、意境深远的风格;范宽关中山水的面貌及其峰峦浑厚、势壮雄强的意境表达;郭熙山水画秀润、苍劲、厚重的面貌及其“可居、可游”的绘画思想。研究宋代山水画的写实性,对于今后的山水画创新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宋代 山水画 写实

中图分类号:J21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4-0122-02

山水画历经魏晋南北朝的过渡时期,这个阶段,山水主要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常常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东晋时期顾恺之的传世杰作《洛神赋》采用纤细的线描,描绘山体的外形,对山石的刻画并无具体的皴法。五代时,西蜀和南唐经济繁荣,文化气息浓郁,均建立了宫庭画院,推动了绘画的发展,形成了两个地区绘画繁荣的局面。山水画发展至宋代已达到顶峰,宋画立意高雅,独具匠心,在创作和理论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一、宋代山水画“写实”风格的成因

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士大夫更注重自身的修为和内心的感受,格物致知。宋代画家受其时代精神影响,捕捉他们感触最为强烈的自然景物,表达出人对于自然山川的景仰。山水画怡养性情,满足了人们内心的精神需求。

二、宋代山水画写实风格表现

1.李成:磅礴雄壮、意境深远的风格

李成对北方的自然景物的观察细致入微,他针对北方山东地貌苍雄险峻,干旱,树木坚硬,石头外露风化的特点,开创出独具一格的北派山水。李成自身的精神修养以及对于意境的追求,使他独具慧眼,将山东平原的“眼前之境”和他心中的“意境”完美融合在一起,使观者在欣赏他的创作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精神受到触动。

李成的《寒林平野图》,着重刻画位于前面的树石,运笔松动,严谨再现北方树石的真实面貌,在空间营造上,他对画中的小树采用“以大观小”的三点透视法,从高处鸟瞰,涵盖了更多的自然景物。画家把山水看成有机生命体,发挥主观能动性,重新审视自然山水中的静物,遵循美学原则,把零碎的片断组合成一个完美的世界。画中的景物均来自生活,画家在寻常生活中发现美,借助笔墨的皴、擦、点、染,创作出意境深远的山水画。李成画中场景多描绘山东平原一带,场面宏大,令人心驰神往。

2.范宽:峰峦浑厚、势壮雄强的意境表达

范宽擅长作北方山水,他居住在陕西华山一带,关中景色每日观察,山石结构了然于心,探索出反应当地自然景物的笔墨技法,刻画出势壮雄强的面貌。他掌握了关中山石的向背结构,峰峦起伏的走向,秦陇山川险绝雄峻的气概。他的山水画的取景方式为全景式构图,山川景物较多,视野开阔,又宽又远。他力求真实地再现山石的肌理、形质结构,使观赏者如同身临其境,产生情感共鸣。

《溪山行旅图》采用全景式构图,成为北宋山水画经典图式。绢本设色,画面描绘了秦陇山川的景色,北方山石外露,坚硬干燥,画中的山峰突兀,壁立千仞,雄峻挺拔,一落千丈的瀑布,更加凸显了大气磅礴的北方山川。画家用浑厚的墨色皴擦出坚硬的石壁,呈现山石的质感,山峦上树木丛生,山间有溪水淙淙流出,驼队在山间小道中缓缓行进。范宽用笔精准,刚劲有力,墨色浑厚,山石的阴阳向背,通过沉着有力度的线条勾勒出来。毛笔上水分略干,皴出每块石头坚硬、斑驳、厚重、敦实的质感,整体上给人以朴实雄厚的审美感受,生动表现出北方山水的壮美。《圣朝名画评》中说范宽“对景造意,不取繁饰,写山真骨,自为一家”。范宽将真山水与内心的林泉之境结合在了一起,不是简单再现自然景物,而是进行艺术加工,提炼,剪裁,概括,其品格雄强浑厚,表达出他的艺术心境。

范宽长期深居太华山、终南山,饱游卧看,将对此地景物的强烈感受与细致入微的观察结合,表现太华山的独特之美。在《溪山行旅图》中,画家根据太华山的地貌特征,对山石运用了豆瓣皴和雨点皴的表现技法,通过“雨点皴”的长、短、干、湿、浓、淡、疏、密的变化,形成画面中山体的质感和体感。

3.郭熙:秀润、苍劲、厚重的面貌

郭熙的《早春图》是他对早春季节景物的细致描绘,画面中的树高度写实,春天的树微微发芽,沿用了蟹爪法表现出树木发嫩芽的生气。他用沉厚的笔墨刻画出北方春天的树,树木通常三棵为一组,中景楼阁掩映其后。在空间的处理上强化了主观意识,前景的树木构成了画面的审美焦点。早晨的雾气环绕整个山体,营造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画家利用云、雾来处理画面的虚实关系,云雾与山体虚实相间,整幅画面的意境更为深远。所绘山石特征是土石相间,是松动的。画家采用卷云皴,用“润含春雨”般的笔墨,将平静温润苍劲厚重的黄土高原地貌展现出来。画面中几乎没有线条的勾勒,以淡墨点染。

郭熙的山水画思想整理在《林泉高致》一书中,其中他提到画家经过感知自然山水中的美,运用画笔传达出“可居”“可游”的环境。山水画使文人士大夫足不出户亦可以无拘无束地憧憬自然乐趣,可行、可居、可游,体现着人文精神。郭熙认为,面对自然山水,通过内心真实纯粹的欣赏,关照,使人与山水产生情感共鸣,精神得以陶冶,山水得以显示出崇高的审美价值。要注重审美心态,画家应心无旁骛,置身于山水之中,物我两忘,与山水交流,与自然生命平等共处,体会山水间的生命力量。四时之景皆有不同,只有客观、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发觉自然的灵气,才能在作画时有所思所感,脑海里浮现“猿声鸟啼,依约在耳,水光山色,滉漾夺目”的画面。

中国绘画讲究形神兼备,取法自然,应观察每个地区地形地貌的具体特征,对于真山水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艺术加工,从而将山水的气韵表现得淋漓尽致。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东南之山多奇秀,天地非为东南私也。东南之地极下,水潦之所归,以漱濯开露之所出,故其地薄,其水浅,其山多奇峰峭壁,而陡出霄汉之外。瀑布千丈,飞落于霞雲之表,如华山垂溜,非不千丈也。如华山者鲜尔,纵有浑厚者亦多出地上,而非出地中也。西北之山多浑厚,天地非为西北偏也。西北之地极高,水源之所出,以冈陇臃肿之所埋,故其地厚,其水深,其山多堆阜盘礴而连延不斷于千里之外。介丘有顶,而迤逦拔萃于四逵之野,如嵩山少室,非不峭拔也。如嵩少类者鲜尔,纵有峭拔者,亦多出地中而非地上也。”

郭熙在论著中认为,各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不同,只有身临其境地观察,才能创作出令人感到真实的山水画作品。郭熙指出画家要对不同地区的地貌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加以揣摩,捕捉四季山石树木的细微变化,从而抓住特征。

画家要经历丰富,胸中自有千岩万壑的景致,才能根据作品需求,在创作中选择入画的景色,将山的风骨和面貌准确描绘出来。

三、结语

李成、范宽、郭熙的绘画作品师法自然,将自身对自然山水的感悟与人文情怀相融合,注重画面意境的表达。绘画方式上,运用笔墨的皴、擦、点、染,对客观景物进行细致描绘,反映出宋代山水画的写实特征。

参考文献:

[1]郭熙,郭思.林泉高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写实宋代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浅析刘小东绘画风格的当代意味
《刺客聂隐娘》中独特的动作美学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第六代导演的美学追求
宋代工笔花鸟用线
宋代浦城吴氏家族与王安石新法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