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转变
——来自18个地市面板数据的证据

2020-03-23月,李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黄 月,李 恒

(河南大学 经济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一、引言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结构性矛盾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就业矛盾。结构性矛盾主要来源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学理论一般认为,就业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即就业的增长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同样,经济增长也能够带来更多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描述就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最为著名的是奥肯定律。该定律指出,实际GDP 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 1 个百分点。但是,有学者实证研究了我国失业率和实际GDP增长率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我国二者关系并不符合奥肯定律。

对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国内学者尚未达成共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和作用,而技术进步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因此,在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增加就业数量和提升就业质量来全面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产业结构和就业关系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学者们的关注热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相关研究述评

近年来,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关系已经成为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段敏芳等人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升级对就业的影响,得出产业升级对就业具有积极的影响,其中非农产业对就业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的结论。[1]陈琳指出,2003年后,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呈现下降趋势,我国的就业结构总体来说得到了优化,但总偏离度仍然较高,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还需要进一步协调。[2]杜传忠等人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就业效应,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具有正向影响。并且,不同地区的就业效应显著性不同,其中东部地区的显著性要高于中西部地区。[3]张刚等人认为,大数据和AI等科技的兴起,必然会引起产业的升级、就业结构的改变。新兴产业的出现会令某些旧产业或者没有较好创新性的产业逐渐被淘汰,退出市场,旧产业的劳动力就会失去工作。但同时,新兴产业的增加,也会需要更多的具有更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此时,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产生了就业结构的变化。[4]古圣钰等人指出: 产业结构升级中,就业岗位和劳动力供给出现匹配不协调的情况,某些高技术产业岗位找不到高技术人才,而低技术劳动者的供给较多,出现结构性就业矛盾。[5]袁婧认为,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劳动力培训有着重要作用。企业和行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提升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从而适应产业结构升级。[6]

也有学者从地区层面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的关系。赖玉霞实证分析了广州市两者的联动效应,得出广州市的就业结构的转变有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且,产业结构升级符合一般发展规律,各产业的就业效应大小是不同的。[7]郭将和李漆节使用Granger 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江苏省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虽然让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有所增加,但同时也让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大大减少,即江苏省就业结构的转变并没有适应产业结构升级。[8]田孟分析了天津两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天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较大,说明就业结构转变速度慢于产业结构升级速度。[9]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确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并且,国内学者对于两者的分析愈来愈趋于地区层面上,因为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具有异质性。基于此,利用河南省相关经验数据,对其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河南省产业政策和就业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三、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一)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考虑样本容量和数据可得性,同时为了提高估计的精确度,我们利用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建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其基本模型为:

(1)

其中,IU表示产业结构升级,DTE表示就业结构,X表示其他控制变量,μi表示个体效应。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指标中,多数学者选取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率来衡量,因此,同样选取该比率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产业结构升级,即产值不断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再转向第三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就业结构也会随之发生转变,就业人数会不断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再转向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升级会带来就业方向的变化。所以,借鉴产业结构升级指标,使用就业结构转变指数来衡量就业结构的变化。相应指标的表达式为:

IU=GDP3t/GDP2t

(2)

DTE=e3t/e2t=(L3t/Lt)/(L3t/Lt)=L3t/L2t

(3)

其中,GDP3t表示第三产业产值;GDP2t表示第二产业产值;DTE表示,e2t和e3t分别表示t期第二产业就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在总就业中的比重;L2t和L3t分别表示t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Lt表t期总就业人数。同时,本文控制了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和老年人抚养比等变量。样本选取了2006—2015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1)从2010年开始,河南省有10个县(市)成为省直管县(市),《统计年鉴》将18个省辖市与直管县(市)的有关数据分开统计。为了保证面板数据中横截面的同一性,对原统计数据进行了相应处理,即将这10个省直管县(市)2010—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加入到其之前所在地级市的相关数据中。,数据全部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

(二)实证检验

根据前文综述得出,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相应检验之前,做出两者的散点图,从图1可以大概看出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转变之间的相关关系:DTE与IU之间存在正相关趋势,即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的转变具有积极影响。接下来,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转变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在进行回归之前,需要检验样本面板数据应该选择怎样的模型。首先,检验样本数据是否具有个体固定效应,检验个体固定效应采用Chow检验(F检验)。根据表2中的Chow检验结果,F统计量为28.17,p值为0,说明样本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优于pooled模型。其次,检验样本面板数据是否具有显著的个体随机效应,检验个体随机效应采用BP检验。根据表2中BP检验,p值为0,即样本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模型同样优于pooled模型。再次,使用Hausman检验,选择样本数据是应该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根据表2中Hausman检验结果,p值为0.88,说明样本面板数据应该使用随机效应模型。

表1 变量说明和统计性描述

图1DTE与IU的散点图

因此,采用个体随机效应方式处理该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2 模型检验

表3 回归结果

根据方程显著性水平的F检验,其p值为0,说明整个回归方程是显著的。IU的系数为正,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的转变会产生正向影响,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河南省第三产业产值占第二产业产值的比例提高1个百分点,其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比例将提高0.39个百分点,即河南省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助于提高第三产业吸收社会劳动力的能力。对于GDP而言,系数显著为负,但是系数值太小,可以认为经济增长对就业结构转变的影响很小; finance系数为正,即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就业结构的转变,然而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 aging系数显著为负,说明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多,不利于就业结构的转变。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2006—2015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使用静态个体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的转变会产生正向影响,具体而言,当产业结构升级上升1个百分点时,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变将提高0.39个百分点。为了进一步推动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转变的积极作用,提出三个政策建议。

(一)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从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就业结构转变是正向、积极的作用,第二、第三产业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从而促进就业结构的转变和发展。发达国家实践经验表明,农业部门在产业结构中必然居于次要地位,但农业地位不可忽视,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业在国民经济体系的作用举足轻重。推动其农业结构升级,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大力推进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应引进现代农业科技,推进建设高效益和高水平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并且,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绿色农业,开展旅游休闲等业务,提高农业附加值,带动当地就业。

(二)优化升级制造业内部结构

一直以来,制造业都是提高就业总量的重要产业,其内部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对就业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国家正大力发展制造业,而河南省制造业仍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部门,必须抓住这一机遇。一方面,推动传统制造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提升传统制造业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加强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促进制造业从产业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同时,加快培育汽车电子、新能源、现代生物与生命健康、5G等新兴产业,进而提高制造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

(三)加快发展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业

实证结果显示,就业结构转变和提升的关键在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提高,相比而言,三次产业中服务业的就业弹性更高,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目前,河南省服务业仍然以诸如住宿餐饮、物流快递、教育培训和旅游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为主。所以,要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加强政策支持,培养小微企业,促进生活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应大力推动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和信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培育优势企业和品牌,壮大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就业吸收潜力。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关系的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的中国就业结构转变研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