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海丝文化”园本课程建构的实践与探索

2020-03-22李志英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海丝园本泉州

李志英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东海湾实验幼儿园,福建泉州 362300)

所谓园本课程开发就是指幼儿园教师通过挖掘、利用园内外的课程资源形成幼儿园的课程计划并不断改进的整个过程。具体讲,园本课程开发就是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条件,参照周边的社会环境,积极鼓励教师开发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设置园本课程的动态过程[1]。开发适合幼儿园特点的园本课程不仅有利于形成办园特色,提升办园质量,更有利于传承本土文化,促进幼儿发展。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东海湾实验幼儿园地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闽南文化核心保护区——泉州,其多元包容、内蕴丰富的海丝文化是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本园充分挖掘泉州海丝文化的丰富内涵,立足“弘扬文化,和谐发展”的课程价值,基于“多元包容,开放自信”的课程目标,依托“生活相连、兴趣相关”的课程内容,通过“文化浸润、自主体验”的实施路径,初步建构了由生活渗透、学习感知、游戏体验、快乐运动、亲子研学等五大板块组成的园本课程体系,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感知和体验海丝文化的机会,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一、树立以“弘扬文化,和谐发展”为追求的课程价值

“泉州海丝文化”园本课程的开发是把海丝元素有机融入幼儿发展的各个领域中,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环节中,让孩子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在海丝文化的浸润中、在家乡文化的品味中、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中实现“弘扬文化,和谐发展”的课程价值。

(一)泉州海丝文化的内涵

“泉州,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这样说。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以其“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海丝文化和“多元包容、开放自信”的精神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古沉船、古码头、古“海丝”遗址,体现着古泉州作为宋元时期东方重要港口城市的历史地位,多元并存的宗教文化让泉州拥有了“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其因海丝起点而形成的海洋文化、海洋精神、海洋文明,为人类文明贡献了经典范例。泉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孕育了独特的海丝文化,不仅有造船、建桥、制瓷、纺织、制茶等物质文化遗产,有南音、梨园戏、北管、高甲戏、木偶、打城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开放姿态与胸怀,以及敢为人先、爱拼敢赢的向海拼搏的内在精神魅力,这些,构成了泉州海丝文化的丰富内涵。我园地处泉州东南部,紧邻蟳埔渔村,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幼儿园拥有丰富的、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开发“泉州海丝文化”园本课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硬件条件。我们通过营造富有泉州海丝文化的学园环境,设计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区域活动、游戏活动,让师幼了解泉州历史,感受泉州魅力,体验作为泉州人的自豪,增进文化自信。

(二)园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泉州海丝文化”园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幼儿进一步了解和体验海丝文化,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形成幼儿园的办园特色。

充分挖掘泉州海丝文化的教育价值,设计一系列富有文化特色的主题活动、领域活动、区域游戏等,有利于幼儿体验和感知美好的海丝文化,激发爱乡情感。比如“富美渡口探秘”、“畅游聚宝街”、“泉州十八景”、“家乡的桥”等主题活动,既贴近孩子的生活,让幼儿从不同层面了解、感受、体验古城泉州的人文历史,又弘扬了泉州海丝文化,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园本课程中,教师应该作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应改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观念,而成为幼儿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向导、伙伴以及研究者,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园本课程的教学,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2]。从丰富的海丝文化中寻找和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进行课程设计,让教师成为了课程发展的真正主体,有效促进了其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能力的提高,增进专业思考和实践。

园本课程开发提高了幼儿园开发利用泉州海丝文化资源的效率,优化整合可利用的地域文化资源进行课程园本化建设,有助于凝炼办园理念,形成办园特色,优化园所文化品质,营造“弘扬文化、爱家爱乡、立德树人、和谐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有助于学园保教质量提升。

二、确立以“多元开放,包容自信”为引领的课程目标

目标既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化,也是课程设计的指南。明确的课程目标是课程建设的起点和方向,是课程得以顺畅推进的保证。我们以泉州海丝文化的多元开放内涵和包容自信品质为指引,确立园本课程建设的目标体系。

(一)课程愿景

课程愿景是对园本课程长远发展景象的一种预设、假想,是努力的方向和动力[3]。课程如果不能植根于学校,生发于学生,茁壮于生活,便失去了生命力[4]。我园“泉州海丝文化”园本课程愿景主要从幼儿园文化建设、教师发展、幼儿成长及家园合作等几个维度构想,在课程的实施与推进中实现幼儿园、教师、家长、幼儿等多重主体的共同发展。一是积极营造富有海丝特色的幼儿园文化氛围,以“多元包容,开放自信”的海丝精神引领学园发展。让先人乘风破浪中沉淀下来的开放与包容的珍贵品质成为引领学园管理、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二是自主开发富有“泉州海丝文化”韵味的园本课程,拓宽教师文化视野,提升专业综合素质,增强文化自信和幼教情怀,体验幼教工作的幸福感。三是引发幼儿感知体验丰富多彩的海丝课程,让多姿多彩的闽南传统艺术、闽南民间传说、海丝风情景点、美食及建筑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内容充实幼儿生活,增进幼儿对家乡了解,激发幼儿热爱泉州、长大建设美丽泉州的愿望。四是家园携手开展海丝研学,让泉州海丝文化园本课程贴近幼儿园发展的需求和幼儿生活的实际,让课程内容充满文化气息和生活气息,进一步增进亲子情感,密切家园联系,实现家园共育。四个维度的愿景让课程真正融入师生的生活,尤其是真正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里。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教育者期望教育对象在情感、认知、能力等方面达到的发展程度,明确而具体的园本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前提。在课程愿景的引领下,我园“泉州海丝文化”园本课程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精神为导向,以“多元开放,包容自信”的海丝精神为发展目标,从情感、认知、能力等维度落实到每位幼儿的全面发展上。“泉州海丝文化”园本课程目标具体如下:(1)身体健康,对闽南民间游戏感兴趣,动作协调、灵活。(2)了解、体验泉州海丝文化,乐意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及快乐体验。(3)主动参与泉州海丝文化的各种体验活动,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4)对泉州海丝文化中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等内容感兴趣,乐于探究,有好奇心和求知欲。(5)能初步感受并喜爱泉州海丝文化丰富内涵,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用多种方式表达和表现丰富多样的海丝文化。

三、形成以“生活相连,兴趣相关”为基点的课程内容

幼儿园课程是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各种活动,是幼儿重要的生活内容[5]。《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幼儿生活的独特价值。在《纲要》和《指南》精神的指导下,我们从丰富的泉州海丝文化内容中精心筛选出与幼儿生活相连、兴趣相关,也是幼儿园可以关注和加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按照“生活渗透、学习感知、游戏体验、快乐运动”等四大版块有机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有效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一)生活渗透内容

从生活渗透的角度构建内容。生活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开展海丝园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藏着诸多的教育契机。生活渗透一是指泉州海丝文化内容与幼儿入园、进餐、盥洗、散步、午休、离园等各个生活环节巧妙融合的内容,包括餐前播报《美丽的泉州》、欣赏泉州风景动画片,餐点时间一起品尝闽南美食,盥洗时倾听闽南语口令、散步中欣赏闽南工艺品,午休前欣赏闽南民间故事,离园前诵读闽南童谣,节假日组织到社区散游、研学等内容。二是指环境的创设,在室内、走廊、公共环境等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场所中创设富有泉州海丝文化气息的环境。

(二)学习感知内容

从专门性的学习角度构建内容。主要是基于尊重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围绕“渔、港、茶、瓷、船、桥、艺、景”等泉州海丝文化元素而设计的主题活动和领域活动。三个年龄段的主题活动在内容上既可以有所侧重。比如,小班开展的海洋动植物的探究,《海底贝贝乐》《海产品真新鲜》《小鱼乐园》等主题,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情趣;中班开展的泉州本土风情为内容的主题活动,《泉州小吃喜乐会》《古城人家》《聚宝街趴趴走》等主题内容,融合泉州的人文历史,可感受可体验;大班开展的《泉州的桥》《福船下海》等与海洋科技有关的学习内容以及《闽南童谣真好听》《木偶戏》等闽南民间艺术体验的内容,满足大班孩子探究欲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需求。同时,三个年龄段也可以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不同层次的学习和感知,如《木偶戏》这一主题内容,小、中、大段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掌偶—布袋偶—提线木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专门性的学习角度所构建的内容围绕泉州海丝文化这一主线,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体系。

(三)游戏体验内容

从幼儿游戏角度构建内容。结合《指南》中社会领域的目标和幼儿的生活体验,与幼儿共构的“蟳埔人家”户外融合游戏以及泉州海丝主题的公共区游戏,“蟳埔鱼市”、“蟳埔建筑公司”、“蟳埔海鲜大排档”、“蟳埔戏院”、“蟳埔旅行社”等系列主题游戏活动,以及逐步拓展的“身边的海丝——泉州的海丝——世界的海丝”游戏内容,既尊重幼儿的生活,又凸显游戏的价值。

(四)快乐运动内容

从幼儿运动健身角度构建内容。结合闽南民间丰富有趣的体育游戏,按照幼儿走、跑、跳、平衡、攀爬等动作发展的维度梳理而成,“拍纸片”、“摸瞎子”、“弹珠子”、“跳格子”、“斗鸡”、“过五关”、“滚铁环”等游戏,玩法简单且趣味十足,是幼儿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四、实施以“文化浸润,自主体验”为中心的推进路径

图1 泉州海丝文化园本课程实施路径

虞永平指出:“文化是幼儿园课程前进和发展的灯塔,自觉以文化为灯塔是确保幼儿园课程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以“文化浸润、自主体验”为中心,通过环境创设、主题活动、区域活动、家园活动等多种途径,推进课程的实施(如图1所示)。

(一)互动环境,文化浸润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儿童发展条件,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6]。通过发挥环境对幼儿的教育和发展功能,让幼儿在与环境的有效互动中获取知识、增长经验,萌发对泉州海丝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通过显性环境展开互动教育

富有“家乡情结”的班级环境创设和凸显“海丝情趣”的廊道环境创设,满足了幼儿课程学习的要求。“聚宝街探秘”的主题墙上,粘贴着孩子们一次次到聚宝街采访、记录的调查表,图文并茂的调查表既是孩子们研学的收获和展示,也是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德化瓷器”的美工区里,孩子们把从德化研学带回的各种瓷器样品放置其间,通过“制胚”“塑形”“彩绘”等多种活动形式体验着德化瓷器的制作流程。学园三个楼层的廊道,师幼共构了“小鱼之家”“海港大排档”“蟳埔菜市场”等充满“渔”文化的环境,创设了“花灯馆”“木偶馆”“纸织馆”“陶泥坊”等可供体验和操作的活动区域,“中国馆”“法国馆”“泰国馆”等馆区,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进一步感受泉州海丝文化深厚的底蕴,丰富海丝文化的经验。

2.通过隐性环境浸润海丝文化

泉州海丝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其“多元包容,开放自信”的海丝精神,在一个个典型人物、传奇故事以及一首首琅琅上口的闽南童谣中广为流传和颂扬。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把海丝精神全面地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让文化浸润幼儿的心灵。妈祖战胜海怪的故事、闽南小吃——面线糊的故事、火鼎公婆的故事等成为幼儿乐于表演的童话剧内容,墙面上布置的惠女图片展、浔埔风情、泉州十八景等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幼儿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陶冶身心,在学园特有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教育。

(二)主题推进,自主体验

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主题活动的课程资源。我园园本课程中每一个主题的开展和推进,大致可以归纳为五个步骤。

一是回归生活,寻找主题内容。我们关注幼儿的生活情境和生活经验,寻找适宜的主题内容。春节刚过,孩子们跟着爸爸妈妈在走亲访友的过程中体验了许多闽南美食,“闽南小吃真好呷(吃)”的主题活动因此展开,孩子们不仅探寻闽南地方特色小吃的名称、种类,了解美食背后的故事,感受饮食文化,品尝并尝试制作美食。回归生活的主题课程内容让幼儿收获了有意义的经验和体验。二是挖掘价值,明确主题目标。围绕“情感与态度”、“能力与技能”、“认知与经验”等三个维度的目标,教师全面思考主题课程的价值,确立目标。三是整合信息,厘清主题脉络。教师在对教育目标、内容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预设主题版块和实施进度,制定主题网络。“浔埔村的快乐娃”主题活动中,教师预设了“我们的装扮多美丽”“我们的小吃味道好”“我们的房屋真奇特”等三个包含服饰、美食、建筑的版块,以及各个版块之下的具体活动,形成了清晰的主题脉络。四是促进发展,注重主题体验。课程实施最重要的是要实现孩子的发展,在主题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以可感知、可体验为导向,力求让孩子有更多的实际参与和自主体验,力求体现课程尊重孩子和追随孩子的价值取向。仍以“浔埔村的快乐娃”为例,孩子们不仅实地走访浔埔村,还把浔埔村的老阿妈请进幼儿园,零距离感受浔埔女的特殊服饰和发饰,并通过开展“浔埔渔村”的游戏,深度体验浔埔人家的生活。五是调整反思,优化主题推进。主题结束之后,教师需要从幼儿发展、目标达成、生成内容、品质培养等多方面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优化主题方案,提高主题实施的质量。一系列富有趣味的主题活动丰富了幼儿对本土环境的认知,让幼儿体验了泉州海丝文化的独特魅力,幼儿乐意尝试运用多种方式表达和表现丰富多样的海丝文化,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科学探究、艺术表现等方面的能力。

(三)游戏拓展,深入探究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追随兴趣、搭建支架、拓展延伸”的策略,支持幼儿展开深入探究,丰富幼儿游戏体验。一是追随兴趣。教师捕捉幼儿在主题活动中所释放的兴趣点和关注点,给予互动引导,生成游戏内容。二是搭建支架。针对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表现,给予时间、空间、材料等方面的支持,助推游戏的深入开展。三是拓展延伸。追踪幼儿的游戏行为,发现新的兴趣点和价值点,鼓励幼儿拓展和延伸游戏内容。如,幼儿园的西侧围墙边,有一艘“海丝号”大船,孩子们联想到了渔村里一艘艘的渔船和渔民们捕鱼、卖鱼的情景,生成了“蟳埔人家”为主题游戏内容。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渔村生活,教师与幼儿一起实地感受渔村生活、寻找游戏的材料、设计游戏内容、推进游戏情节发展,为幼儿开展搭建时空支架,支持幼儿深入探究。随着主题游戏的深入开展,幼儿的游戏经验不断丰富,游戏的兴趣点也发生了悄然变化,她们开始乐于为大家介绍渔村生活,因此,“蟳埔旅行社”应运而生,小经理、小导游等角色成为了游戏进一步延伸和拓展的标志,整个活动过程体现了融合、自主、自发的游戏精神。这种追随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而深入推进的游戏活动,深受幼儿喜爱,促进了幼儿自主游戏、社会交往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四)亲子研学,迁移提升

园本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通过实地参观和考察来进一步了解泉州的历史文化,引导家长利用节假日带着孩子到泉州的相关景点开展研学活动,成为了我园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我园亲子研学助推园本课程实施的做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主要实施流程为:班级家长根据共同兴趣、组建家庭小分队——围绕“海丝”主题、制定研学计划——开启“海丝”之旅、记录快乐体验——分享旅行感受、梳理提升经验[7]。家长在研学之前需要“做足功课”,要提前做好分析景点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的工作任务,在研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幼儿以画画、拍照等形式记录研学见闻,在研学结束之后,要引导幼儿分享研学收获。这种围绕主题的亲子研学活动不仅充实了亲子假日活动内容,同时也给孩子带来丰富的知识和快乐的体验,增进了对泉州的认识和了解,拓展孩子们的知识经验,促进孩子们社会性的发展,萌发孩子们爱泉州、爱家乡的情感。亲子研学活动与主题教育活动相互配合,相互呼应,创新了家园合作共育的途径,有效推动了学园海丝文化特色课程的建设。

总之,泉州海丝文化园本课程的建设,实现了本土文化传承和幼儿发展的有机整合,在办园理念、队伍建设、幼儿成长、家园关系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促进园所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海丝园本泉州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首届海丝旗袍文化邀请赛流光溢彩
如何讲好“海丝”故事: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展览叙事方法的研究——以“无界——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为例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万盏蜡烛 祈福海丝申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