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吊夹送料模式在全自动切管机中的应用

2020-03-21傅钟炜

钢管 2020年6期
关键词:平头尾部伺服电机

傅钟炜

(金华畅能机械有限公司,浙江 金华321000)

6 m左右的长钢管材料在生产加工中需要切割成定长[1-2]的短钢管材料,减少材料浪费是重点关注的内容。整个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包含平头、送料、切割、尾料处理和剩余料处理。有效地减少钢管平头距离[3-4],合理分配尾料,减少剩余管料的长度,可以提高管材的利用率,降低材料消耗成本。

托辊行业常用的全自动切管机[5-8]送料方式是采用气缸或辊轮[9]将管材送至固定位置,由于原料偏差及惯性等因素,无法确定管材头部位置,只能通过预估,因此平头会有浪费产生;采用液压油缸夹紧[10],通过伺服电机控制油缸定位进行定长送料,此方式无法及时检测到剩余料长,只能根据原材料的长短,提前计算好管材切割长度和数量,以及尾料的长度和数量,适用模式单一,中途停止切割或原料长度偏差较大时无法准确做出优化调整。

本文参考机械手抓取及送料方式,采用双吊夹送料模式,在前吊夹尾部安装对射开关,用于检测管材的头部,送料时,前夹装置对射感应到后,停止送料,通过伺服可以精确定位管材平头位置,并通过伺服电机控制前吊夹装置实现定长送料;在后吊夹尾部也安装对射开关检测管材,前吊夹不断送料,当料尾部穿过后夹装置对射开关时,即可确定剩余料长度,并据此作出正常加工及尾料处理的优化操作,减少材料的浪费。

1 主机结构

双吊夹切管机主机结构如图1所示。双吊夹切管机主机的主要构成部件有:机头箱、前夹装置、后夹装置、剩余料下料架、底座及其他。切割刀盘及内部夹紧装置在机头箱内部;前夹装置、后夹装置使用液压夹紧管材,通过伺服实现定长送料,尾部增加位置检测开关(前夹对射开关、后夹对射开关);切割剩余的管料通过剩余料下料架自动掉出。

2 工艺流程

2.1 主机初始状态

主机初始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前夹装置零点与后夹装置零点都以吊夹尾部为基准,前夹装置初始位置距前夹装置零点450 mm,后夹装置距后夹装置零点200 mm,加工管材通过托辊送料进入送料口,前夹装置对射感应时,停止托辊送料,由于惯性会使加工料头部超过前夹对射开关,后夹装置夹紧,此时送料由前后夹伺服电机来控制。

图1 双吊夹切管机主机结构示意

图2 主机初始工作状态示意

2.2 精准平头

平头的作用有:①去除钢管头部毛刺;②精准定位加工管材的头部,使钢管第一次定长送料时不产生偏差。精准平头动作流程为:伺服电机控制前夹装置慢速前进,前夹装置对射开关无感应时,表明管材头部在前夹装置对射开关位置,且无偏差,前夹装置再快速后退(后退距离为一个夹头的长度),前夹装置夹紧,后夹装置松开,前夹装置送到前夹零点位置,就可以将管材头部准确送至切割位置进行平头操作,平头距离可精确到±1 mm以内。平头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平头工作流程示意

2.3 定长送料

平头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定长送料流程。定长送料流程为:后夹装置夹紧→前夹装置松开→前夹装置后退(后退长度为需要切割材料的长度)→前夹装置夹紧,后夹装置松开→前夹装置送料(送料长度为需要切割材料的长度)→内夹装置夹紧,后夹装置夹紧→切割→内夹装置松开,前夹装置松开→进入下一个循环。

定长送料动作重复进行,不再过多描述,采用伺服电机控制送料方式,也能满足送料精度要求。

2.4 尾料处理

一次次的定长送料,使管材长度不断减少,管材的尾部超过后夹装置对射开关时,就进入了尾料处理阶段,按正常定长送料方式会出现后夹装置无法完全夹紧管料,甚至夹持不到管料的情况,此时就需要配合内夹装置继续完成送料动作。

正常定长送料时,当管材尾部超过后夹装置对射开关瞬间,记录前夹装置伺服位置,可以计算出此时剩余管料的精准长度,其偏差不超过±1 mm。尾料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流程如下:送料到位→内夹装置夹紧,前夹装置松开→前夹装置后退到固定位置(后退距离大于内夹装置与切刀的距离,保证下次送料可以送到内夹装置位置)→前夹装置夹紧→完成切割→内夹装置松开→前夹装置将管料送至内夹装置位置→内夹装置夹紧→前夹装置松开,前夹装置后退(后退长度通过计算得到,因前夹装置先将材料送至内夹位置夹紧,此时已送料距离为内夹装置与切刀的距离,还需要送料的长度,即前夹后退的距离=需要材料的长度-内夹与切刀的距离)→前夹装置夹紧,内夹装置松开→前夹装置送料→内夹装置夹紧→前夹装置松开→前夹装置后退至固定位置→进入下一个循环。

图4 尾料处理流程示意

2.5 剩余管料处理

根据后夹装置对射开关检测计算的剩余管料长度,减去尾料处理阶段对应的切割长度,剩余管料长度小于需要切割的管料长度时,已无法再切割,直接进入剩余管料处理阶段。剩余管料处理流程为:后夹装置回到零位→前夹装置夹紧→前夹装置后退,将料送至剩余管料下料架位置,前夹装置松开→剩余管料进入指定位置→完成整根管料的加工→进入下一个循环。剩余管料处理流程如图5所示。

图5 剩余管料处理流程示意

3 自动化控制

3.1 硬件原理及设计

双吊夹送料全自动切管机采用PLC+触摸屏实现对设备的控制,控制原理如图6所示,操作人员通过触摸屏发送指令给PLC,PLC控制继电器、变频器、伺服驱动器、送料电机等设备实现液压夹紧、钢管切割、前后夹装置送料等对应的动作,并根据对应感应开关反馈回来的信息控制相应的流程动作,随后通过PLC检测和计算判断下一步的动作,完成整套设备自动送料、切割、尾料处理和剩余管料处理的过程。

图6 设备控制原理示意

3.2 系统I/O分配

设备硬件统一使用三菱品牌,采用三菱FX5U系列PLC控制,使用脉冲控制伺服电机。输入/输出I/O分配见表1。

3.3 软件控制

各工序程序控制流程如图7所示,软件编程控制按照该流程进行设计,具体控制程序不再赘述。

4 结 语

目前,双吊夹送料模式在托辊行业的钢管全自动切管机中已开始应用,采用三菱PLC控制,双伺服电机送料既能保证送料速度,也能保证送料精度,同时通过数据自动计算和尾部检测料长度的方式,即使加工原材料长度有偏差,也能保证存在尾料和剩余料时的正常处理;实现了精准平头,平头废料长度控制在1 mm以内;精确定长送料,切割后料长精度在0.5 mm以内;自动分配尾料和剩余料的功能,剩余料长偏差不超过1 mm;可应用于Φ89~219 mm钢管的切割加工。

表1 系统输入/输出I/O分配

图7 各工序程序控制流程

猜你喜欢

平头尾部伺服电机
船舶尾部响应特性试验与计算
专利名称:一种适应压铸环境的伺服电机
“平头哥”的悲剧之路
动物奇异行为观察报道(三)
海洋大探险
生产线中的伺服电机定位控制
伺服电机控制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向分析
伺服电机控制在电阻焊机的应用研究
弯式尾部接头注塑模具设计
一字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