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苜蓿干草颗粒长度对羔羊生产性能、消化和胴体特性的影响

2020-03-20曹占英

中国饲料 2020年4期
关键词:苜蓿草胴体干草

赵 兴,曹占英

(湟中县草原站,青海湟中 811600)

在肉羊养殖企业中,全价颗粒混合饲料越来越受欢迎。与单独提供饲料相比,颗粒状全混合日粮具有提高动物生产效率的优势,因为精料和粗饲料混合在一起饲喂后,其可以在瘤胃中同时发酵。颗粒饲料的物理特性是评价动物利用饲料能力的重要指标。改变饲料中原料给定的物理特征,再结合其他颗粒状原料可以提高瘤胃食糜流出的速度,从而影响自由采食,同时可以控制能量利用率和消化率(杨宏波等,2015),这些改善程度受饲料粉碎细度和饲料营养影响。通过将原料粉碎和制粒的方法可以降低饲料颗粒长度,增加采食量,但对消化率的影响各不相同(聂炼等,2018)。李刚(2018)认为,牧草颗粒长度的降低并没有对羊消化道内的消化模式产生任何影响。Hadjigeorgiou 等(2003)报道,颗粒长度的减少会降低干物质和纤维的消化率。在肉羊日粮中草料颗粒的长度变化极大,目前尚不清楚草料物理特性对动物的影响。因此,本试验旨在评估和比较苜蓿干草颗粒长度对羔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胴体性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分组与饲料准备 试验选用断奶羔羊36 只,平均体重为(24±0.6)kg,约3 月龄。将羔羊随机分为3 组,每组12 只。3 个日粮处理分别为9.5 和14 mm 日粮组(苜蓿草加工成9.5 和14 mm颗粒长度,与浓缩料和全混合日粮混合)及长苜蓿草日粮组[ 苜蓿草切碎长度为(17.8±2.4)cm],所有处理日粮的营养成分基本保持一致。所有的羊羔在饲喂14 周后屠宰。日粮组成及化学成分见表1。通过4.76 mm 的筛网将所有日粮浓缩料磨碎,在不锈钢立式搅拌机中彻底混合,然后分成3 等份,与特定颗粒长度的干草混合。

表1 试验日粮原料组成及化学成分

1.2 饲养管理 本试验以苜蓿草料颗粒长度、营养物质消化率、氮素平衡和胴体特性为研究对象。每天将前一天剩余的饲料残渣丢弃后,于早上8点30 进行投料,羔羊自由采食。将残渣样品除去,称重,取样进行干物质测定。饲养试验持续14 周,每周记录干物质消耗量和羔羊体重。

1.3 指标测定 在饲养试验第90 天开始对12只羔羊进行代谢试验,以确定各试验日粮养分的表观消化、营养价值和氮平衡。试验结束当天,羔羊禁食12 h 后屠宰,分别称量热胴体重后,分离脂肪和瘦肉,计算百分占比。取50 g 眼肌用于分析化学成分(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

1.4 统计分析 试验结果用SPSS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Ducan’s 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 判定为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颗粒分布 9.5 mm、14 mm 和长干草日粮的化学成分见表1,虽然所有营养都基本相同,但颗粒苜蓿草和长干草日粮之间存在轻微的化学成分差异。与9.5 mm 和14 mm 苜蓿草颗粒日粮相比,长干草日粮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略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洗洗涤纤维含量更高。颗粒长度占总质量的百分比在5 个筛孔和平盘上的分布见表2,分别为9.5 mm 切碎的苜蓿草为0、0.4、32.6、44.9、16.6 和5.5,而14 mm 切碎的苜蓿草为1.2、23.9、54.6、11.1、4.0 和5.3。在长苜蓿干草日粮中,平均长度为17.8 cm。在9.5 mm 和14 mm 苜蓿干草日粮中,超过77% 的苜蓿干草长度分布在>6.4 ~16.3 mm 之间以及>10.1 ~21 mm 之间。较短的颗粒长度(<3.8 mm)所占比例中,9.5 mm 和14 mm 的颗粒长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2 苜蓿干草颗粒长度占总质量的百分比分布

2.2 苜蓿干草颗粒长度对生长期肉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3 可知,尽管苜蓿干草的颗粒长度对干物质摄入量无显著影响(P >0.05),但与14 mm 长度的苜蓿干草日粮相比,9.5 mm 组有更高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 <0.05)。

表3 苜蓿干草颗粒长度对生长期肉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2.3 苜蓿干草颗粒长度对生长期肉羊养分消化和利用率的影响 由表4 可知,苜蓿干草的切碎长度对干物质、粗蛋白质、无氮浸出物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 >0.05),但长苜蓿干草较9.5 mm长度的苜蓿日粮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8.18% 和11.46%(P <0.05)。此外,苜蓿干草颗粒长度对总可消化养分、可消化粗蛋白质、每日氮摄入量、粪氮排泄量均无显著影响(P >0.05)。长苜蓿干草较9.5 mm 长度的苜蓿日粮尿氮排泄量提高19.30%(P <0.05),而9.5 mm 长度的苜蓿日粮较其他两组氮沉积量分别提高8.01% 和5.55%(P <0.05)。

表4 苜蓿干草颗粒长度对生长期肉羊养分消化和利用率的影响

2.4 苜蓿干草颗粒长度对生长期肉羊胴体特征的影响 由表5 可知,苜蓿草颗粒长度对羔羊屠宰率、可分离脂肪占比以及胴体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 >0.05)。9.5 mm 长度的苜蓿日粮较其他两组热胴体重和胴体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3.56%、3.15% 和4.89% 和18.49%(P <0.05)。与长苜蓿干草组相比,9 mm 苜蓿颗粒日粮可分离瘦肉和胴体粗脂肪含量提高6.28%和18.49%(P<0.05),但水分含量降低4.78%(P <0.05)。

表5 苜蓿干草颗粒长度对生长期肉羊胴体特征的影响

3 讨论

本研究中,不同颗粒长度日粮中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浓度的变化可能是由于颗粒日粮比长干草日粮采样更均匀。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导致两种日粮纤维含量的差异与饲料在不同蒸汽和压力条件下制粒有关。尽管苜蓿干草的颗粒长度对干物质摄入量无显著影响,但羔羊采食9.5 mm较14 mm 长度的苜蓿干草日粮有更高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相比之下,Krause 和Combs(2003)报道,饲料颗粒尺寸由5.3 减小至2.7 mm 可减少泌乳中期奶牛干物质摄入量。试验结果的差异可能与颗粒平均长度、饲料质量、日粮能量浓度和动物年龄有关。将紫花苜蓿切碎成9.5 mm,颗粒长度在营养上很重要,因为有相对较高的表面积,促进了瘤胃微生物的快速发酵,能产生更多能量。

总的来说,考虑到本试验中饲粮的类型(低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系数相对较高。与Krause 等(2002)报道的浓缩料与紫花苜蓿比例为61 ∶39 的全混合日粮结果一致。长干草日粮与9.5 mm 颗粒日粮相比,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分别提高3.7和5.4%,而9.5 mm 和14 mm 日粮之间无显著差异。Hadjigeorgiou 等(2003)研究表明,将长苜蓿切碎制粒后,绵羊瘤胃中降解的纤维从90% 降低到60%。苜蓿草切碎制粒(9.5 mm)降低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可能是由于消化道消化速度加快,导致瘤胃微生物消化时间缩短。

9.5 mm 的苜蓿日粮较其他两组热胴体重和胴体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3.56%、3.15%和4.89%和18.49%。与长苜蓿干草组相比,9 mm 苜蓿颗粒日粮组可分离瘦肉和胴体粗脂肪含量提高6.28% 和18.49%,但水分含量降低4.78%。这些结果表明,饲喂9.5 mm 颗粒状全混合日粮的羔羊胴体重量增加是由于瘦肉重和肌内脂肪(大理石纹)的增加。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氮沉积量的增加和生长所需能量的增加。

4 结论

本试验条件下,在不改变羔羊干物质摄入量的基础上,降低全混合日粮中苜蓿草颗粒长度可以提高羔羊生长性能,且与较长切碎长度相比,羔羊育肥效率更高。

猜你喜欢

苜蓿草胴体干草
猪胴体冷却降温特性及耗能分析
紫花苜蓿干草调制要点
不同施肥处理对寒区苜蓿草地产量的影响
育肥肉牛屠宰率与活体、胴体价格之间的关系分析
Around the Farm
引黄灌区紫花苜蓿优质的高产种植技术研究
小小数迷泽西之智解农场报复计划
胴体原本没那么美
味精与高脂日粮对生长猪胴体性状与组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