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Ω-3脂肪酸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代谢参数的影响

2020-03-20薛瑞婷

中国饲料 2020年4期
关键词:死胎产仔数不饱和

薛瑞婷,李 栋

(吕梁学院,山西吕梁 033000)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对产仔性能的遗传选择,猪的总产仔数增加,同时死胎率和低存活力仔猪的数量也相应增加。因此,提高产后仔猪发育的策略是养猪业关注的问题。妊娠期和哺乳期日粮可以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那些Ω-3 系列。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被整合到卵母细胞中,也可以被整合到猪胚胎和胎儿的组织中,这可能有利于它们随后的发育。此外,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也可能影响代谢标记,如甘油三酯、非酯化脂肪酸、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型和胆固醇,影响能量代谢和生殖轴的功能。尽管Smits 等(2011)报道了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胎儿发育和产子数有影响,但对胎儿存活率影响的结果却不同。因此,补充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议,特别是由于它们来源的多样性。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最重要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之一,DHA 可能有几种来源,包括蔬菜、鱼和鱼油。鱼油是最常用的来源,但其使用可能会受到质疑,因为可用性低、营养成分不一致、受化学品或沉积在海洋污染物污染的风险及可持续性问题。另一方面,Martins 等(2013)报道从藻类中提取的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非致病性和非致毒性,是一种低成本的可持续资源,营养水平稳定,脂肪含量高,DHA 含量比植物油高。但在日粮中添加来源于藻类的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母猪新陈代谢和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数据有限。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价妊娠期和哺乳期添加微藻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代谢参数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选择的596 头母猪的胎次分 别 是2 胎 母 猪(n=149 头)、3 胎 母 猪(n=128头)、4 胎 母 猪(n=104 头)、5 胎 母 猪(n=94 头)、6 ~7 胎母猪(n=121 头)。根据上述胎次分类随机分为5 组,分别饲喂来源于微藻的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日粮添加水平为0、3.5、7、14 和28 g/d。 在妊娠期间,母猪被放置在单独的板条箱中,使用自动饲喂器,每天可获得2 ~3 kg 的妊娠日粮(粗蛋白质为14.5%、粗脂肪为3.2%、消化能为 3100 kcal/kg)。饲料投喂量根据每头母猪的体状况进行调整。分娩前2 ~3 d 母猪被关在产房里,在哺乳后第4 天开始自由采食。哺乳日粮蛋白质为20.1% 粗蛋白质、消化能为3337 kcal/kg、粗脂肪为4.8%。断奶后母猪被养在单独的板条箱里,饲喂哺乳饲料直到再次发情,每天进行一次性行为检测。每隔24 h 经宫颈进行人工授精。

1.2 繁殖性能和代谢指标分析 记录产仔期猪的产仔数和死胎数,同时称量窝产仔的重量。在随后胎次中记录总产仔数和每胎死胎率。在同一周的断奶组中随机选择45 头母猪(每组9 头),在妊娠第85 天、哺乳期第10 天、断奶前的最后1 d进行颈静脉采血。以7000×g 离心5 min 后分离血清。血清中甘油三酯、胆固醇、非酯化脂肪酸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的含量用试剂盒法测定。

1.3 统计分析 通过SPSS 软件多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处理间产仔数、死胎数和断奶- 发情间隔。在补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同时对不同胎次母猪的产仔重进行比较,并对协变量(母猪胎次、窝产仔猪和仔猪的性别)进行调整。在所有模型中,采用Tukey 检验比较均数,P <0.05 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Ω-3 脂肪酸添加水平对母猪死胎和断奶-发情间隔的影响 由表1 可知,Ω-3 脂肪酸对母猪的断奶- 发情间隔及仔猪出生时的死胎数无显著影响(P >0.05)。母猪补充7.0 g/d Ω-3脂肪酸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断奶- 发情间隔(P<0.05)。此外,2 和6 ~7 胎次母猪的断奶- 发情间隔显著高于3 和4 胎次母猪(P <0.05),其分别是3.6±0.1、3.7±0.1、3.4±0.1、3.3±0.1d。

表1 不同Ω-3 脂肪酸添加水平对母猪死胎 和断奶-发情间隔的影响

2.2 不同Ω-3 脂肪酸添加水平对母猪产仔体重的影响 由表2 可知,脂肪酸补充组总产仔数为14.4±3.5,产活仔数为13.4±3.4。日粮处理对母猪的死胎率没有显著影响(P >0.05)。但6 ~7 胎次母猪的死胎率6.6±0.7 显著高于低胎次母猪组(P <0.05),后者的死胎率范围为(4.2±0.7)~(4.5±0.7),且它们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日粮添加28 g/d 脂肪酸使母猪产仔出生重更大(P <0.05)。在3 个变量中,产仔数和仔猪的性别对仔猪出生重具有显著影响(P <0.05),但母猪的胎次对仔猪出生重无显著影响(P >0.05)。

表2 不同Ω-3 脂肪酸添加水平对母猪产仔体重的影响

2.3 Ω-3 脂肪酸添加水平对分娩母猪二胎窝产仔数和死胎率的影响 由表3 可知,在随后的产仔期,出生的总产仔数为14.7±3.2 和13.5±3.0。母猪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Ω-3 脂肪酸对总产仔数和死胎率无显著差异(P >0.05)。3 ~4 胎次母猪的产仔数(15.0±0.3)显著高于5(14.8±0.4)以及6 ~7(13.8±0.3)胎次母猪(P <0.05)。3、4 和5 胎次母猪的死胎率分别为(4.3±0.6)% ~(4.9±0.7)%,显著低于6 ~7胎次母猪(7.0±0.5)%(P <0.05)。

表3 不同Ω-3 脂肪酸添加水平对分娩母猪二胎窝产仔数和死胎率的影响

2.4 Ω-3 脂肪酸添加水平对母猪各阶段血清指标的影响 妊娠期血清胆固醇水平(57.7±1.9)mg/dL 显 著 低 于 泌 乳 期(57.7±1.9)mg/dL和 断 奶- 发 情 间 隔(81.2±1.9 mg/dL)(P<0.05)。泌乳期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 平(240.6±11.7 mg/dL)和 断 奶- 发 情 间隔期(224.0±11.7 mg/dL)均显著高于妊娠期(37.6±11.7 mg/dL)(P <0.05)。相比之下,妊娠期血清非酯化脂肪酸水平(918.6±39.6μmol/L)显 著 高 于 哺 乳 期(587.2±38.9μmol/L)和断 奶- 发 情 间 隔 期(676.9±38.9μmol/L)(P<0.05)。但血清胆固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非酯化脂肪酸水平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3 个指标数据均未列出。由表4 可知,由于每个周期处理间的相互作用,补充14 g/d和28 g/d Ω-3 脂肪酸的母猪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仅在妊娠期低于其他处理(P <0.05)。

表4 不同Ω-3 脂肪酸添加水平对母猪各阶段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

3 讨论

尽管日粮补充Ω-3 脂肪酸对母猪发情- 断奶间隔无明显改善作用,且在随后分娩的产仔数和死胎率也未见明显改善,但28 g/d Ω-3 脂肪酸组母猪所产仔猪出生重更大。本研究仔猪出生体重的改善可能是由于子宫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胚胎存活和生存能力。产仔数多的母猪所产的仔猪出生体重将减少,且雄性仔猪将比雌性更重。因此,补充Ω-3 脂肪酸对仔猪出生体重的影响不能归因于性别或产仔数。Mateo 等(2014)研究报道,补充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改善仔猪出生体重,尽管这种效果最终可能并不明显。此外,Smits 等(2011)报道,添加了鱼油的母猪产仔数增加,但平均产仔数为10.7 远低于本研究的14.0。尽管如此,对产仔数和出生体重的最终好处可能会导致产仔时间延长和死产率增加。

饲喂14.0 和28.0 g/d Ω-3 脂肪酸的母猪在妊娠期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下降。甘油三酯循环水平的降低通常发生在妊娠最后的1/3 阶段,这是由于仔猪加速生长及乳腺功能共同作用(Mosnier等,2010)。但解释这种作用的机制在母猪新陈代谢中仍然还需进一步研究。在哺乳期,当母猪通常面临负能量平衡时,非酯化脂肪酸的循环水平会增加,因为非酯化脂肪酸是脂肪动员的指标。但本研究中,哺乳期间血清非酯化脂肪酸浓度降低可能是由于微藻中存在大量的不饱和脂肪,有利于哺乳期间能量储备,作为泌乳的代谢适应。微藻的DHA 含量高于其他来源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这可能会改变日粮感官特征。但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注意到饲料中有任何难闻的气味,也没有发现其影响母猪对饲料的适口性。

4 结论

在母猪日粮中添加Ω-3 脂肪酸对死胎率、断奶- 发情间隔和产仔数均无显著影响。试验添加的Ω-3 脂肪酸浓度达到28.0 g/d 时可以降低妊娠期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改善仔猪出生体重。

猜你喜欢

死胎产仔数不饱和
提高妊娠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不同胎次和产仔季节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及窝产仔数分布研究
母性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或能降低子女患Ⅰ型糖尿病的风险
胎次与公猪对巴马香猪产仔数影响及产仔数统计对样本量要求的研究
影响母猪产仔数的疫病有哪些
母源性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或能降低子女患Ⅰ型糖尿病的风险
Teens Eating Better and Getting Healthier
中国减少死胎速度仅次于荷兰
不同种类食用油可交替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