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前低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

2020-03-20杨威威孙锡红王曼莉

武警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丁三醇娩出胎盘

杨威威,孙锡红,秦 丽,王曼莉,陈 燕,李 艳

目前,产后出血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病因[1],早期诊断并针对性治疗是预防产后出血的最佳手段。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产前凝血功能是对产妇产后出血具有预测价值的指标[2-4],在妊娠期动态监测凝血功能,可防止异常出血的发生,对保证孕妇和胎儿或新生儿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妊娠期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Fib)处于增高状态,至妊娠末期平均达4.5 g/L。有研究发现,这种生理性改变有利于维持Fib沉积于子宫肌间和胎盘绒毛间,利于胎盘的完整性及剥离,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一个重要机制[6]。本研究通过探讨阴道分娩孕妇产前低Fib水平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从而为预测产后出血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7-01至2019-02在我院产科门诊按期产检并坚持随访的经阴道分娩孕妇450例,其中选取产前血浆Fib≤3 g/L产妇300例,年龄24~36岁,平均28.7岁,随机分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低Fib组和低Fib组,每组150例。另选取150例产前血浆Fib>3 g/L的产妇为高Fib组,年龄25~35岁,平均29.2岁。纳入标准:(1)单胎产妇,阴道分娩;(2)妊娠期间各项检查及胎儿均正常;(3)妊娠期间未服用任何干扰凝血功能的药物;(4)无其他妊娠并发症;(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疾病者;(2)有凝血功能障碍或抗凝治疗史者;(3)肝肾心肺等脏器功能不全者;(4)存在其他高危因素的孕妇。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

1.2.1 检测Fib水平 3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空腹抽取3.5 ml静脉血,采用1∶9的比例与枸橼酸钠混合后置于真空采血管内,采用希森康美-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相应试剂定量检测血浆Fib水平。产后待胎盘娩出后再抽取3.5 ml静脉血检测Fib水平。

1.2.2 产后出血量的测量方法 所有分娩产妇均在羊水流尽前、胎头拨露时臀下垫含漏斗医用护理垫。会阴侧切者自会阴切开开始用纱布压迫止血,胎儿娩出时将纱布放置旁侧以免纱布被羊水浸湿,留待称重。无会阴侧切者从胎儿娩出后开始收集并计算阴道出血量。待胎盘娩出后阴道内置尾纱,缝合完毕后记录漏斗袋内液体刻度,减去前次记录的羊水量即漏斗袋内的实际血液量。将所有操作台上沾有血迹的敷料(包括腿套、肚单、 纱布、尾纱及检查胎盘时所铺布单)统一称重,减去自重即敷料实际沾染血液重量。收集产后24 h内产妇穿成人纸尿裤,由病房护士采用称重法记录出血重量。当产后出血量≥500 ml时诊断为产后出血[9]。

1.2.3 产后处理 高Fib组和低Fib组待胎儿一肩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 U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低Fib组待胎儿一肩娩出后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mg肌内注射促进子宫收缩。

1.3 监测指标 观察并记录3组产妇24 h内产后出血量;待产妇胎盘娩出后采静脉血5 ml查产后Fib水平,与产前结果进行比较。

2 结 果

2.1 产后出血情况 低Fib组发生产后出血15例(10.0)%,平均出血量为(512.67±175.49)ml;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低Fib组发生产后出血8例(5.33%),平均出血量为(399.00±158.10)ml;高Fib组发生产后出血2例(1.33%),平均出血量(281.00±10.39)ml。高Fib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出血量相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低Fib组产后出血量虽低于低Fib组,但明显多于高Fi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产前及产后Fib水平比较 高Fib组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低Fib组产前、产后Fib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Fib组产后Fib水平较产前明显下降,三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组别例数产前Fib产后FibP高Fib组1504.42±0.773.95±0.570.140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低Fib组1502.70±0.332.83±0.210.315低Fib组1502.65±0.292.1±0.400.002

3 讨 论

临床研究发现,当产前Fib≤3 g/L时,虽然凝血功能尚未表现出异常,但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可能会增大,因此产前Fib 监测尤为重要。产妇经过复杂的产程,体内的凝血状况已发生改变,其出血耐受性可能会大大降低。程琳等[10]发现,产后出血多发生在胎盘娩出时,因此在胎盘娩出前应积极预防,尽早应用宫缩剂。另有研究报道,在预防高危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方面,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缩宫素更加有效,应提早预防性应用[11-13],可能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以解除凝血功能障碍、改善微循环有关。文献[14]也报道,胎盘娩出前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降低产前低Fib孕妇的产后出血风险。

本研究450例中,150例为产前血浆Fib>3 g/L产妇, 300例为产前血浆Fib≤3 g/L产妇,分为3组进行观察,高Fib组和低Fib组待胎儿一肩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 U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低Fib组待胎儿一肩娩出后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mg肌内注射促进子宫收缩。观察产后出血情况,同时待胎盘娩出后均抽取静脉血检查产后Fib水平,并与产前Fib进行比较,以期寻找产前低Fib增加产后出血风险的依据及如何预防产后出血。本研究结果发现,高Fib组产后出血率为1.33%明显低于产前低Fib组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低Fib组。本研究中我们对150例低Fib水平的产妇预防性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大大降低产后出血风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低Fib组产后出血率为5.33%明显低于低Fib组的10.00%;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低Fib组出血量也低于低Fib组。高Fib组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低Fib组产前、产后Fib水平无明显变化;低Fib组产后Fib水平较产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设想:产前低Fib的产妇容易发生产后出血,其原因是Fib作为参与凝血的重要指标,在产程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时更敏感,使产后Fib下降更低而引起出血。

综上所述,产前低Fib水平对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与预测价值,建议提高产前血浆Fib检测重视程度,对于低Fib的孕妇我们可以采用提前纠正Fib浓度和预防性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保证产妇与新生儿安全。此检验手段简单易行,适合基层医疗单位。下一步,我们将扩大样本,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猜你喜欢

丁三醇娩出胎盘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产前超声与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果对比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探讨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应用及价值探析
复合先露分娩发生肩难产1例分析
胎盘大补靠谱吗
肩难产的防范及处理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