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特色学校建设:历史演变与经验启示

2020-03-19李敏冯生尧赵梦龙

课程教学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英国特色

李敏 冯生尧 赵梦龙

特色学校建设是新时代高中教育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均明确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是普通高中办出特色、转变育人方式的基本方向,是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我国高中快速普及化、义务化,以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时代背景下,推进特色高中建设,有助于促进高中教育从精英教育、分层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以及分类为主、适当分层的多元化教育转型,实现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开拓一条良性竞争、个性发展的真正的素质教育之路,并以此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英国作为老牌发达国家,先于我国普及高中教育,同时重视学生和学校的特色发展,其从20世纪末开始的特色学校建设,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演变,成绩斐然,可以为我们当下开展特色学校建设提供诸多启示与借鉴。

一、英国特色学校建设的历史演变

英国特色学校从无到有再到规模化发展,不仅从数量上覆盖了英国众多中等学校,更对英国中等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三十年,从政策演变视角来看,英国特色学校建设经历了初始阶段、全面普及阶段、成熟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

(一)初始阶段(1992—1996年):缘起和奠基

英国特色学校建设源于城市技术学校。1986 年,撒切尔政府为保持贸易和生产大国的地位,专门为企业设置了培养技术人才的城市技术学校。但在这一时期,城市技术学校发展缓慢,到 1993 年,全国只有 15 所。1992年,英国政府出台教育白皮书《选择与多样化:新的学校框架》,揭开了特色学校建设的序幕。它肯定了学校多样化的效能,要求在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建构学校多样化发展的框架,其决策之一是建立新的技术学院以扩大城市技术学院的影响,并提出建立一个在技术科学和数学方面有特色的技术学校网。1994 年,在专业学校基金会西里尔·泰勒爵士的推动下,英国政府启动了特色学校计划,将35 所直接拨款学校(maintained schools)和受助民办学校(voluntary aided schools)转化为技术特色学校,从而开辟了中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的道路。

1994 年,特色学校计划向所有学校开放,并新增语言特色学科。1996年,又新增艺术和体育两个学科。随着政策深入推进,截至1996年底,特色学校达到182所。[1]

从政策引导着力点看,这一时期的特色学校改革初步描绘了特色学校的价值定位、批准条件、特色课程与教学等方面的蓝图;[2]大力扩张技术型特色学校的数量规模,为中等教育学校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语言、艺术、体育特色学校也开始萌芽发展,特色学校初具规模。

(二)全面发展阶段(1997—2010年):主流和绩效

1997年,英国教育部颁布教育白皮书《卓越学校》,特色不仅作为促进中等教育多样化、选择性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提高中等教育标准、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2001年,英国连续发表多份政策文件,特色学校建设进入快速道。《传递结果:2006 年战略》这一文件,提出“扩大特色学校间的合作,鼓励每所学校建设为特色学校。把特色学校作为提高学生成绩和教育质量标准、分享最佳教学实践的催化剂”[3]。教育绿皮书《学校:建基于成功》,要求每所中学都要有明显的特征和精神。计划到2003年特色学校发展到1000所,2006年增加到1500所;引入四个新的特色学科:科学、数学和计算机、工程、商业和企业。[4]教育白皮书《学校:迈向成功》将发展特色学校作为转变中等教育办学模式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策略,要求从四个方面着手加强特色学校建设:所有特色学校课程开设都必须遵循国家课程标准来执行;迅速增加特色学校的数量;增加新的特色学科;通过学习特色学校的成功经验来促进其他学校发展。同时,白皮书降低特色学校的申请条件,把必须获得10万英镑私营企业资助降低到5万英镑。[5]

2001年,无论是政府的详细规划,还是实际的特色学校规模,都充分表明特色学校已经成为主流。至 2003 年年底,全国已有超过 50%的学校成为特色学校,随后人文和音乐科目也列入特色课程范围,至此普通中学可以根据自身优势,从科技、语言、体育、艺术、商业和企业、工程、科学、数学和计算机、人文、音乐10项特色课程中选择1~2项作为特色。 特殊学校则可以从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 need)的四个领域中选择一个:通信和交流;认知和学习;行为、情感和社交障碍;身体和感官需要。[6]

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普及,特色学校的建设重心,逐步从外延式增长让位于内涵式发展。2004 年 7 月,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发布 《为儿童和学习者的五年战略》,明确表示英国将不会创造新的学校类别, 而是倾向于给特色学校系统内的所有学校更多的独立自主权。2005 年,教育白皮书《为了全体学生:更高的标准、更好的学校》,计划选出 500 所高绩效特色学校,为其他学校承担培训、示范、引领的职责,促进区域内学校、企业、社区建立合作与联盟关系,从而实现区域教育整体卓越。[7]

此外,除高绩效特色学校外,政府也进一步要求各特色学校加强合作。2010 年新的《特色学校指南》规定了重新认定特色学校的五个标准:特色科目成绩卓越; 通过特色的建设推动整个学校的改善;与伙伴学校合作,共同提高学生成绩;与广大社区合作,推动家庭学习、拓展服务和增强社区凝聚力;与区域和国家网络建立合作关系,传播和共享良好的实践。[8]

这一时期,政策的着力点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扩大了特色学校的范围,从过去的职业技术学院扩展到所有中等教育学校,甚至小学和特殊教育,完成了十类特色课程的开发和认证;二是在上述规模效应之下,开始进一步追求质量和绩效,从一般的特色学校中,认证一批优质学校,促进校际合作,带动整个区域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成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稳定和挑战

2010年5月,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宣布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担任首相,教育政策有所调整。在特色学校上,教育部认为,既然特色化已经确立了如此坚实的地位,是时候撤销对特色学校的各种指示,给学校领导更大的自主权,更好地利用特色课程和相关拨款资金所带来的各种发展机会,以便根据他们所服务的学生和家长的最佳利益做出决定。这标志着英国特色学校发展进入成熟后的平稳发展阶段。[9]

特色学校也面对一些新的形势或挑战。首先是自由学校改革,它并不与特色学校改革相矛盾,但是它取而代之,成为改革的焦点之一。以“大社会,小政府”为指导思想,卡梅伦政府希冀通过政府放权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为了给弱势人群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及进一步赋权中小学,卡梅伦政府借鉴瑞典自由学校和美国特许学校的经验,提出了创办或者改制为公立民办的自由学校,赋予学校在经费使用、教师招聘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权,同时也赋予了教师和家长更多的自主权。在经费拨付方面,政府原先是将资助特色学校建设的经费拨付至地方政府,再由地方政府拨付至学校;卡梅伦政府改由直接与学校取得联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其次,是在GCSE 的考试体制下,推行英国文凭证书,提升高中阶段课程和考核的共同要求。2013 年,英国宣布启动改革,2017 年 9 月所有GCSE考试科目全面实施新内容。改革要求高中阶段必修核心课程:英语语言和文学、数学、科学、地理或历史、一门第二语言,从而取得英国文凭证书(EBacc)。英国文凭证书令英国高中共同基础有所上移,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课程和学校的特色化。政府更多“强调国家课程的重要位置在于给学校提供一个课程框架,而不限制学校课程的自由发展,在保证核心科目的开设下,学校可以自主开设校本课程,以独特的学科带动整个学校的高质发展”[10]。

总之,2010年以来,特色学校虽然不再是英国改革运动的焦点和中心,但是在国家课程适当强化的基础上,学校特色化的空间和自由依然十分巨大。作为制度化了的特色学校,依然平稳地运作和发展,为学生提供全面而个性的课程。

二、英国特色学校建设的经验启示

综观英国近三十年特色学校建设的历史演变,其宏观层面的政府主导,微观层面的特色学科带动,以及深层次的制度配套,是特色学校取得成功并持续发展的重要根源,可为我们当下建设特色普通高中提供很好的经验借鉴。

(一)政府主导,积极有为

英国特色学校建设呈现出鲜明的政府顶层设计、宏观调节的特点。近三十年出台十多个核心政策文件,尤其是1992—2010年间,几乎每年都出台一个政策文件,如《选择与多样化:新的学校框架》(1992年)、《技术学院——未来的学校》(1993年)、《特色学校计划》(1994年)、《卓越学校》(1997年)、《学校: 迈向成功》(2001年)、《传递结果:2006 年战略》(2001年)、《新的特色学校体系:改革中等教育》(2003年)、《为了全体学生:更高的标准、更好的学校》(2005年)、教育白皮书《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学校,我们的未来:建设21 世纪的学校制度》(2009年)、《特色学校指南》(2010年)、《教育的重要性》(2010年)等重大政策法规文件,各种具体文件更是不计其数。这些政策文件既有高深的理论和宏观的理念,也有考虑周全的政策和制度配套,以及细致入微的实施路径和示范案例,为特色学校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引领和精准的政策支持。实践证明,及时出台的各种政策,很好地引领和保障了特色学校每一阶段建设的重点方向、价值取向和基本目标等,使得英国特色学校发展较为迅速和顺利,达成甚至超越了改革的预期目标。

以2003年英国政府颁布实施的“改革中等教育:一个新的特色体系”计划为例。该计划以“每所学校都有与众不同的特征,每位教师都有教学特色,每位学生都受到特色教育”为核心,强调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学校领导团队的建设,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尤其是提高低水平学生的学习成绩。[11]也正是在该文件以及后续文件的持续努力下,特色学校的数量从2002年的992所,发展到2009年年底的2891 所,占英国中等教育学校总数的 93%以上;同时,特色课程的领域也扩展到10个,实现了文件所称的“新的特色体系”的美好愿景。

当前,我们在开展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的定向功能,建构“行政领导”和“专业引领”的“双引擎”,根据特色学校建设的内在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形势的变化,汲取国际经验,总结本土案例,梳理各种理论,及时出台政策文件,纠正不良做法,推动和引领特色学校建设科学规范发展。

(二)以科带校,重点突破

英国特色学校建设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在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以特色课程建设为中心,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英国开设的特色课程类型丰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十大种类,满足了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双重需要。

正是在这些种类繁多的特色课程的带动下,截至2010年3月底, 95% 的主流中学成为特色学校(或者少量的信托学校和学术学院),中等特殊学校也有30%的比例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见表1)。

表12010年3月底英国中学阶段特色课程类型及其开设的学校数目表[12]

特色课程类型普通学校数目特教数目特色课程类型普通学校数目特教数目数学和计算机2875艺术46724科学3295音乐291工程580体育37131语言2140商业和企业2469人文1343特殊教育需要8157技术52510联合特色1482

研究表明,特色学校在特色课程上成绩表现突出。在GCSE考试上,科技特色学校学生在设计和技术、数学和科学等方面的成绩比较突出;语言特色学校学生在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方面比较突出;艺术特色学校学生在音乐、戏剧、美术和设计,甚至英语等方面优势比较明显。不仅如此,特色学校在重点学科特色的基础上,还打造了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特色文化,最终形成了个性化办学的价值系统和操作系统,并由此走上了真正意义上的内涵发展、整体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

以1997年就已签约成为艺术特色学校的圣保罗道学校(St Paul’s Way School)为例,这所学校地处伦敦最为贫困的区域之一,当时只有不到20%的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GCSE成绩。尽管如此,该校的视觉艺术领域超过90%的学生能够达到C级以上。在签约成为艺术特色学校之后,艺术特色改善了学校的形象和自尊,以艺术为出发点,其他学科的成绩也开始直线上升。到2006年,有65%的学生获得了5科优秀的GCSE成绩,进步神速。[13]

当前,我国在开展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应该明确特色办学定位,进行重点课程建设,并且考虑好如何与国家整体课程相协调,唯有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的前提下,我们的学校才有可能存在;唯有在特色和重点课程上出彩,我们的特色学校才有可能形成。因此,英国特色学校建设以点带面的实施策略、种类丰富的特色课程开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学校应该精心培育和发展1~2门学科进行一流的特色课程建设,比如科技特色学校,应该重点发展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打造丰富的并适当加速的特色课程体系,建立高端实验室,配备校内外兼职的顶尖专家导师,实施探究教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特色课程的开发与教学经验引入其他学科,从而实现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体制配合,行之久远

特色学校要取得成功,就学校而言,首先必须保证国家课程的充分开设和深度教学,不然特色化就失去了基础;就国家而言,也必须在规定的国家课程和必考科目之余,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机会。英国国家课程和各类证书考试制度虽然处在变化中,但是学校和学生依然具有足够的课程决策权和选择权,特色化发展的道路从来都是广阔而绵长的。

根据英国2002年教育法,14—16岁第四阶段即中四和中五的高中全国课程,与前面三个阶段的课程分开要求,以便体现高中的特殊性和灵活性。规定必修课程包括来自英语、数学、科学领域的3门核心科目(core subjects);来自设计和技术、一门现代外语、信息和交流技术、公民、体育共5个科目的基础科目(foundation subjects)。从2004年9月开始,设计和技术、一门现代外语,也不再成为学生必修科目了。但学校还会开设,以方便学生选修,提供更多的与工作相关的课程和学习,为高校专业分化提供机会。这样,学生一般会修读和考核GCSE英语语言、数学、科学,也会修读信息和交流技术、公民、体育。除此之外,共有50余门GCSE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未来意向专业的要求而选修选考。[14]这就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目前,英国正在进一步提升高中课程及其考核的标准和要求。2010 年 11月,英国教育部发布白皮书《教学的重要性》,要求根据世界最佳水准来衡量 16 岁及以后的资格证书,从而拉开了新一轮GCSE 考试和高中改革的序幕。2013 年,英国宣布启动GCSE 考试,2017 年 9 月,所有GCSE考试科目全面实施新内容。

本次改革要求高中阶段,需要必修核心课程英语语言和文学、数学、科学、地理或历史、一门第二语言,从而取得英国文凭证书(EBacc)。具体而言,英语语言和文学,是指必修GCSE英语语言和GCSE英语文学。数学,则由原先可以选择的几门不同类型的数学,统一改革为一门面向全体学生的新的数学课程。科学,学生或者修读物理、化学、生物3门GCSE科目,即化学A(或化学B)、物理A(或物理B),以及生物A(或生物B);或者修读2门包含这三科内容的组合科学,即组合科学A和组合科学B。1门社会科学课程,具体是指从以下5门GCSE水准的课程中选择1科:历史A、历史B、古代历史、地理A或者地理B。第二语言,则1门现代语或者古典语均可。[15]

显然,英国文凭证书规定的国家课程,比之以往有所强化,但是学校依然有很大的空间。以数学为例,高中阶段,GCSE数学是英国文凭的主干课程,但是优秀的学生可以继续修读拓展类的附加数学,为预科阶段的A级加深数学做好准备。在预科阶段(十二、十三年级),数学的分层分类就更加明显了。科学、第二语言等学科领域的选择,从高中到预科,选择性就更加广泛而多样。

总之,演变至今,英国高中和预科的课程,以及相应的GCSE和GCE考试,依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就为学校开发特色项目,打造特色学校,培养宽基础、强特色的个性化人才,奠定了最为基本的制度保障。例如上文提及的圣保罗道学校,查阅官网不难发现,时至今日,在七至九年级中,艺术、音乐、戏剧累计周课时为24节,与科学的周课时完全相当,艺术特色依然明显。十至十一年级,继续提供艺术、音乐、戏剧、摄影4门GCSE课程,供学生选考。十二至十三年级的预科阶段,共开设21门A级科目,4门艺术类课程即艺术和设计、戏剧研究、音乐、摄影都赫然在列,学生的特色发展得到了持续、充分的保障。

因此,无论政党如何更迭、政策如何演变,英国学校的特色发展,始终是英国教育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它已经成为英国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其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英国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英国的环保
新时期山区特色学校创建策略探究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遴选结果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英国圣诞节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