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共生效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

2020-03-18代必祥包坤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优化

代必祥 包坤

【摘 要】 共生是指两个群体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只有互助互补才能使双方获益,达到1+1>2,打破零和博弈的一种状态。因此,本文尝试将“共生效应”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结合,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体、教育介体四个层面出发,提出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优化策略,形成四个要素“合力”,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内生动力,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关键词】 共生效应;思想政治教育;优化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0)01-0046-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制约,其教学实效不容乐观。目前迫切需要尝试革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把“共生效应”理论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一、何为“共生效应”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Symbiosis)。“共生”一詞来源于希腊语,其首先是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 (Anton de Bary) 在 1879年提出的,他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随着“共生”研究的逐渐深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后,“共生”的思想和概念已不为生物学家所独享,逐步引起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生态学家的关注,一些源于生物界的“共生”概念和方法理论在诸多领域内正在得到运用和实施。

二、运用情境“共生效应”优化教师教学效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即环境创造人和人改造环境,且二者统一于社会实践;同时还指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既靠教育,也靠自身努力,还靠环境”。运用情境“共生效应”,“以境化人”,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创设条件,营造一个有利于教育客体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转变的良好教学情境。

比如《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的核心内容就是“两个了解”“四个选择”,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西南某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教学活动中,基于本门课程的特点和当地实际,选取了当地红色教育传承基地“王德三、王复生故居”,效仿干部教育现场教育的做法,带领学生实地参观,重温党的历史,引导学生从党的历史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学习革命先辈坚定的革命意志。

在现场教学的基础之上,结合学生参观考察时的所思、所想、所感,教师现场组织、指导学生对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自由发言。在发言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针对大多数学生认识上普遍存在的疑惑点、情感上的敏感点,设置一些比较有张力性的问题,利用教育机制捕捉各种思想信息和教育时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现场创设互动交流的平台,运用王复生、王德三革命生涯中一些典型的事迹,营造一个优良的育人环境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运用兴趣“共生效应”优化学生学习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对于教育者而言,是一种教育教学活动。但对于教育对象而言,则是一种学习活动。因而,要切实提高该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不仅需要从教育者层面优化教学情境,还需要从受教育者层面进行优化。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主要取决于教育者能否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教育对象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首先,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对象的求知欲望是教学产生兴趣“共生效应”的主渠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在把握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找到同学生的共同语言,这样既便于增进彼此的沟通了解,又有助于减少教育客体的排斥和逆反心理。不仅如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可以借助变换授课的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努力,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以此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热情。

其次,在教育教学中应遵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一味的平铺直叙和大满灌会让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失去好奇,厌倦教师的教学风格,毫无疑问这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利用教育智慧设置一些有张力性的问题,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亦是一个培养学生寻找问题和答案的兴趣过程。这个过程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离不开师生双方的相互配合,即使看似双方追求的目标会有所差异,但出发点都是基于“兴趣”。

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从宏观层面看,它直接与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相关;从微观上看,它与学习者认识自己作为一个鲜活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密切相关。所以,本门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师要注意把时政热点和学生日常的社会生活相联系,善于发现社会生活中引起学生广泛关注的事件。以学生对该事件的兴趣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而不是被动听课,争取帮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获得参与感和成就感。针对这门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主题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取同学们感兴趣的热点事件。如近年发生的特殊案例——北大学子吴谢宇杀母案,举行“以吴谢宇杀母案”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及讨论。此举的目的在于找到一个师生双方之间的兴趣共生点,即找到一个老师的教学兴趣点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点,并使两点之间形成一股教学相长的合力。对于教育者来说,引入这样一个案例不仅可以有效印证教师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关于法律的诸多观点和知识点,而且还能引发教师对自己以往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反思与创新。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同一年龄段的“吴谢宇”和同一大学生身份的一个案例足以引发学生对该事件的关注和对该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反思。如此一来,这个简单的案例便不再简单,因为它成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兴趣共生点。

最后,在教学结束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不应再采用以往单一、机械的方式,使得学生的作业停留在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层面,而是要基于学生的“兴趣”,丰富作业的内容、形式,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又维持了后续学习兴趣。

因此,运用兴趣“共生效应”,不仅能改变以往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传授中以说教为主的陈旧教学方式,打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应付式学习的传统教学情况,而且让师生之间的教学过程因兴趣”共生效应“的有效发挥而显示出其应有价值,达到老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教学状态。

四、运用情感“共生效应”优化教学环境

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圈子文化”,有一句俗语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群”在这里就是指代“群体”。群体中的成员具有共同的身份和群体意识,但同时群体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群体边界。学界依据群体成员对自己人和他人感情的标准,把群体划分为了内群体和外群体,其中内群体就是指某个体在这个圈子中,即“自己人”;外群体就是指某个体在这个圈子之外,即“外人”。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就需明白教育对象和我们之间有着这样一个“边界”,这个”边界“不单指代物理上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指人与人心灵的距离。因此,我们要做好工作就要运用情感“共生效应”,突破这层“边界”,打破教育对象的这道心理防线,成为一个“自己人”的角色,关爱学生、关心学生、想学生所想。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理性思维,更要对学生倾注感情。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老师的教学过程绝不能仅仅是照本宣科,老师带入情感的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比单纯讲课本的效果更好;让同学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触比老师讲述亲身经历效果又更好。通过课程让老师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让学生认识老师的过去与现在,促使老师和学生加深对彼此的认识。这样带入情感的课堂不仅能使老师掌握学生心理变化,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方式作出调整,更能使学生乐学并自觉内化课堂教育内容。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主动了解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会让学生更加认可这个老师,把老师当成朋友,在该老师的课程上自然学得更好。就像复旦大学陈果教授说:“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摸到学生的快乐,也要戳到学生的痛处”,要和学生搭建起心灵的桥梁,才能真正拉进与学生的距离。

总之,任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都要落实到“人”,而人就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只有充分运用情感“共生效应”,才能把冷冰冰的知识和课堂变得有温度,真正触动学生的心扉。毕竟只有老师先动情,以情动人才能带动学生共情,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营造一个和谐、高效的学习环境。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是一对不可分离的共生整体,教师离不开学生的配合、学生的发展亦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我们在强调教师以情动人的同时,也要求学生要调动自身情感,产生自我教育的意愿和动机,最终才能促使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情感达到统一,两者相互感染以促进教学效果。

五、运用实践“共生效应”优化教学方法

毛泽东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换言之,方法就是桥梁。想过河,就得有方法。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实践环节都不可或缺,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理论教育的目的在于给予人们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理论,只有面向实践、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革新,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在“3·18”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那么如何才能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人才的关键性地位作用?毫无疑问,除了要做好系统的课堂理论教育教学,还需要一种非常重要的育人方式——实践育人。即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环节,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体验中得到感悟和升华,即习总书记在3·18座谈会讲话当中,强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例如在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里理论性最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也正因为它理论性最强,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教育主体就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个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地方,带领学生走入基层、走入生活,使得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室、校园以内,而是把课堂生动地搬到了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实现原理和经验材料对接起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换言之,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它不单是书斋里的学问,更是一门可以解释活生生的社会事实的学问。如在讲授“剩余价值”理论时,很多同学可能很难理解“剩余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等概念间的关系和含义,此时若能将学生组织起来带到当地的工厂或特色小镇进行调研,面对面地和访谈对象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和产品市值等相关问题。待回到学校后,老师再引导同学将调研中的问题和书本中的问题逐一列出,看哪些书本问题已在实践中得到解决;在实践中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需要用书本上的理论加以阐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共生互补不仅能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剩余价值”这一晦涩理论,其更是一种理解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绝佳理论视角和理论工具。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课堂理论灌输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扩大学生知识学习范围,使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中的间接知识经验,而是可以借助实践学到直接知识经验。其次,学生的学习地点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校园之内,而是把课堂生动地搬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走出了教室,走进了社会现实生活。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和亲身感受,印证所学理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有效弥补课堂理论传授之下,知识概念死板僵硬,教育者居于被动地位、学生积极性低等问题。最后,借助实踐活动有助于把一些理论灌输过程中令受教育者感到疑惑和教师难以解释的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共生”找到答案,使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都茅塞顿开,最终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把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深入思考的问题再带回理论课堂,用系统的理论再去释惑解疑,这样将会有助于强化和巩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董静.运用“共生效应”提高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研究[J].文学界,2012(4):284-286.

[2]刘荣增.共生理论及其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运用[J].工业技术经济,2006(3):19-2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42.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37.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
优化问题设计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