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该不该逼迫孩子学习

2020-03-18黄一萍

家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特长班胎教夫妻

黄一萍

只有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才能做好适合他们发展的规划,助力孩子不断前行。

“望眼未来谱新篇,子女精进不羡仙,成就伟业勇拼搏,龙飞凤翔祭祖先。”一首简简单单的藏头诗反映了千百年来父母希望子女成为人中龙凤的美好愿望。

从怀孕期间的各种胎教、婴儿期的早教,到小学课余的家教、初中的贵族私立学校,再到重点高中的入学,甚至是大学时期的出国留学,都寄托着父母希望子女出人头地、光耀门楣的美好愿望。因而,几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家长都对孩子从出生到读书再到就业,做了大量细致而全面的规划。当前,辅导班、培训班、特长班、奥数班等成为孩子成长的主调和家长生活的中心,孩子的时间被排得满满当当,家长也得花费大量时间用于接送孩子。即使辛苦劳累,家长也甘之如饴,幻想着孩子按着自己的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总有一天会出类拔萃,成为人中龙凤。

住在我家隔壁的一对小夫妻,刚开始没有小孩子的时候,两人琴瑟和鸣,让我很是羡慕。后来女主人怀孕了,夫妻二人都十分重视。准妈妈平时会看很多育儿宝典、胎教大全,每天定时观看各种胎教育儿节目,准爸爸也会陪着妈妈进行胎教活动。

女儿出生后,小夫妻对她抱有莫大的期望,势必要让她“赢在起跑线上”。稚嫩的孩子,从小就被要求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当其他孩子看动画、玩玩具的时候,她得在妈妈的监督下朗读;当其他小孩子不停撒娇卖萌的时候,她都在爸爸的教育下默写生字。到了小學,除了学校的功课,妈妈还给她报了舞蹈班和数学班,爸爸给她报了吉他班和英语班。小女孩整天上完课就奔波在各个特长班之间,看上去状态特别不好,人总是提不起精神,性格特别内向,完全失去了她这个年龄该有的活泼开朗与热情好动。到了初中,在升学压力和家庭压力的“挟持”下,本就内向的孩子得了抑郁症,闹过好几次自杀。听其他邻居说,这对夫妻都没有上过大学,觉得很不甘心,于是就把所有希望放在女儿身上,希望女儿能圆了他们当初的大学梦,所以天天逼着她学习。最终,大学还没考,好好的孩子就生病了。

案例中的夫妻抱着“望子成龙”的想法,以明显或者隐晦的方式不断给女儿施加压力,采取不适合其身心发展阶段的非常态性教育方式,过早地逼迫其学习,完全不顾孩子的个人喜好与意愿。殊不知这种逼迫式的教育、洗脑式的灌输,没有效果。正如南怀瑾在《漫谈中国文化》里所说:“父母培养子女,是把自己做不到的希望压在孩子身上,自己没有发财,希望自己儿女出来发财;自己没有做官的,希望儿女出来做官;自己理想不到的,希望儿女将来给我做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严重的错误!”

那么家长们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首先,家长应该充分信任孩子,信任他们的成长,信任他们的判断。每一个阶段的孩子都有他们独特的特点,该玩的时候放肆玩,该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一个阶段就按着一个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孩子进行教育,而不是提前为孩子的明天“下注”、揠苗助长,把自己的希冀、期盼一味地压在孩子身上。

其次,家长应该充分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个性。正如席勒所说:“不尊重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他。”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当孩子说不想上特长班或者补习班的时候,家长是否有认真地从孩子的角度思考为什么他们不想去,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期盼,只会指责他们或者是强迫他们去补习,尊重孩子们的每一个想法,尊重他们的每一次选择,尊重他们的每一回决定,放手让他们自己成长,感受生活中的磨难和挫折。

最后,家长应该充分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生理心理需求。只有用心去了解孩子,才会知道孩子想要的到底是什么,适合的又是什么。只有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才能做好适合他们发展的规划,助力孩子不断前行。

(责编  刘国栋)

猜你喜欢

特长班胎教夫妻
胎教
职校设置“特长班”引发的思考
特长班:从存废之争到公平之辨
胎教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学前特长班的存在价值及弊端分析
特长班改变了我
全面解读胎教7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