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术中监测球囊扩张成形术处理透析用动静脉内瘘狭窄性病变及短中期结果

2020-03-1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3期
关键词:性病变内瘘动静脉

樊 文

(资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 资阳 641300)

透析用动静脉内瘘属于评断尿毒症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指标,其远期通畅情况与是否发生狭窄性病变具有紧密关联性[1]。球囊扩张成形术是透析用动静脉内瘘狭窄性病变情形临床诊疗操作中的常见手段,该方案具备高使用率、低创伤等优越性[2]。本次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治疗措施

1.1 一般资料

采集39例2018年4月—2019年3月于我院作监测球囊扩张成形术疗法的透析用动静脉内瘘狭窄性病变情形患者的相关诊疗信息,并对资料作回顾性整合分析处理,选取患者中男女例数之比23∶16,年龄均数(52.29±2.29)岁。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开展球囊扩张成形术疗法。经由动脉路径,首先作局部麻醉处理,选用1%利多卡因实现麻醉,对肘关节内侧肱动脉实施穿刺操作,或纵向切开肘横纹下部位置,切口长度3cm,充分暴露肱动脉后再做穿刺操作,插入5F、6F鞘[3]。置入超华导丝后经由导丝将5F单弯导管置入,并在透析用动静脉内瘘吻合口位置处开启造影,确定病变区域及发展状况[4]。经由静脉路径,首先作局部麻醉处理,选用1%利多卡因实现麻醉。穿刺处理位置选择透析用动静脉内瘘流出道静脉平肘关节位置,插入6F鞘,并经鞘开启造影处理,确定病变区域及发展状况[5]。诊治过程中,首先在透析用动静脉内瘘静脉端置入单弯导管后经由单弯导管置入超华导丝,并将单弯导管撤出,将球囊异管经由导丝置入狭窄病变区域后作球囊扩张处理[6]。操作结束后,将球囊导管撤出并置入单弯导管开启造影,完成对病变区域血管通畅状况的观测后撤出导管导丝,并将动脉鞘拔除,最后作缝合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资料作回顾性整合分析处理,观察病变诊断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作分析处理,分析相关数据之间的差异性(P<0.05)。

2 结果

对患者相关资料作回顾性整合分析处理后,可见选取39例患者中,成功治愈、前臂皮下血肿、术后透析用动静脉内瘘血栓、术后动脉穿刺假性动脉瘤对应例数为35例、2例、1例、1例,对应占比为89.74%、5.13%、2.56%、2.56%。见表。

表 诊断结局

3 讨论

透析用动静脉内瘘是现阶段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度相对较高且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具备长期性特质的血管通路手段,该方式操作具备便捷性、长期性、高效性等优势,而且操作过程中安全系数相对较高,感染等不良因素存在的可能性相对较低[7]。不过透析用动静脉内瘘的长期性通畅程度受多方面因素干扰,如低血压、穿刺处理失当、吻合技术漏洞、静脉端内膜增生等,其中以静脉端内膜增生因素最为多见[8]。静脉端内膜增生情形下,透析用动静脉内瘘将表现为明显的流量受限,甚至发生血栓、闭塞状况[9]。不过目前临床上尚未对静脉端内膜增生情形给出确切的诊疗或防治方案,唯一的解决方式便是对透析用动静脉内瘘狭窄病变情形展开诊疗举措。球囊扩张成形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透析用动静脉内瘘狭窄性病变情形的临床诊疗手段,并获得相关研究人员的深度认可及临床上的广泛实践[10]。球囊扩张成形术相较于传统的透析用动静脉内瘘狭窄性病变情形处理措施,如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临床诊疗结局更让人满意,疗效性显著,利用率较高,仅给患者带来微弱创伤,同时不会对实施穿刺操作的静脉部位造成损害作用。相关研究证实,透析用动静脉内瘘狭窄性病变情形患者经球囊扩张成形术后再次发生狭窄性病变,对其再次开展球囊扩张成形术,可获得较初次操作更佳的诊治结局,通畅率更高。球囊扩张成形术操作路径可选择为动脉路径或静脉路径,前者可实现对多处狭窄病变位置的有效观测处理,不过术后需耗时来作止血处理,后者在多处狭窄病变同时处理方面的可操作性稍弱,但其止血操作相对简便,能够有效规避不良反应风险。对本次实验数据实施整合分析可知,选取39例患者中,成功治愈、前臂皮下血肿、术后透析用动静脉内瘘血栓、术后动脉穿刺假性动脉瘤对应例数为35例、2例、1例、1例。

综上所述,在透析用动静脉内瘘狭窄性病变情形的临床诊疗中运用球囊扩张成形术,可获得安全、微创、理想的诊断结局,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性病变内瘘动静脉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中药泡手结合按摩用于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护理中的效果与并发症分析
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动静脉内瘘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继发囊性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血清Cyr61 mRNA、Angptl4 mRNA联合检测对良恶性卵巢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超声诊断乳腺囊实性病变的应用现状
颈部囊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和MRI影像学特征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