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及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探究

2020-03-18毕文忠马福奎赵国富才多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3期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磁共振

毕文忠,马福奎,王 磊,赵国富,才多吉

(青海省藏医院影像科 青海 西宁 810007)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属于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中包括脑包虫疾病、结核性脑膜炎等,具体发病原因是由于生物病原体侵袭患者神经系统,造成神经组织损伤而引发[1]。临床指出,该病发病急促,病情进展迅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而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故将来我院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患者CT及磁共振诊断,评价评价两组疾病检出率,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来我院的50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开始时间为2015年1月—2019年1月,按照抓阄法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250)与对照组

(n=250)。纳入标准:(1)参选患者均符合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2)参选患者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1)患有其它感染性疾病;(2)患者认知功能存在严重障碍。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30∶120,年龄分布区间:27~66(平均:46.50±19.09)岁;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29∶121,年龄分布区间:28~67(平均:47.50±19.07)岁。本次研究获得患者及家属知情权。将上述资料比对后,P>0.05,不存在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CT诊断,诊断仪器选用GE64排128层层螺旋CT机,调整扫描参数,告知患者呈仰卧位,由患者眉线开始,向上扫描至患者颅顶 采用平扫加增强扫描对比与观察。

研究组:给予患者磁共振诊断,诊断仪器选用1.5T核磁共振仪,调整扫描参数,层距为2mm,层厚为5mm,沿患者颅顶向上扫描[2]。扫描过程中,对患者特殊部位,均采用平扫加增强扫描方法。

1.3 观察指标

评价患者疾病类型检出率,疾病类型包括:脑包虫疾病、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脑炎、隐球酵母菌脑膜炎。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脑包虫疾病、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隐球酵母菌脑膜炎检出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

表 疾病类型检出率对比[n(%)]

3 讨论

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由寄生虫 、病毒、真菌及细菌等作为致病诱因,当上述病菌进入患者大脑内部,引发患者感染后,将导致患者出现脑炎、神经炎及脊髓炎等,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待病情持续发展及恶化,将会导致患者脑组织出现病变,同时还会改变患者脑结构,不但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还会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由此可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而言,临床常采用CT及磁共振对患者进行诊断,上述两种诊断方式临床操作均较为简单,且诊断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上述两种诊断方式均存在各自的优点及缺点。CT诊断具有较高的解剖分辨率,尤其对于细微病变检查及钙化灶的显示效果更为突出,但是CT诊断对于软组织情况辨识度较差。而磁共振在软组织方面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诊断,并且该诊断方式可以有效辨别组织成分和任意层面任意角度成像,但是对于出血点的诊断,CT诊断优于磁共振诊断,因此导致诊断过程中,对于患者颅内出血情况并不明确[3]。除此之外,CT诊断临床分辨率偏低,且诊断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导致出现重叠及运动伪影,难以准确区分患者具体病症类型。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采用CT及磁共振诊断后,研究组脑包虫疾病、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隐球酵母菌脑膜炎检出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磁共振诊断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更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增强扫描后的特征性征象和优势.并可以与肿瘤性病变作出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CT及磁共振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均有临床诊断价值,且磁共振诊断率更优于CT诊断,CT及磁共振结合检查综合分析应被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结核性脑膜炎磁共振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常见专业名词缩略语及符号(Ⅰ)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Vacc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