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动态增强成像和DWI对宫颈癌诊断临床价值

2020-03-18曲耀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3期
关键词:宫颈癌动态资料

曲耀东

(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 甘肃 定西 743000)

宫颈癌作为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阴道流血、尿频等症状,甚至会并发尿毒症,严重者还会导致患者死亡,应对该疾病临床诊断工作加以重视[1]。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化疗、放射等方式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使其生存期延长,因而,早期诊断非常关键。本研究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期间到本院治疗的31例宫颈癌患者为对象,对MR动态增强成像和DW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加以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8年7月—2019年6月,研究对象31例宫颈癌患者。A组年龄36~62岁,平均年龄(49.35±4.27)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1.98±1.87)kg/m2;B组年龄最小者34岁,年龄最大者63岁,年龄均值(48.56±4.36)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2.43±1.55)kg/m2。两组基础临床信息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1)纳入标准:①B组经病理学确诊为宫颈癌;②患者对MRI扫描知情同意并自愿接受;③MRI数据由MR动态增强扫描序列、DWI序列两部分构成。(2)排除标准:①MRI扫描前曾接受放化疗、免疫治疗;②曾接受妇科手术;③与本次实验的诊断适应证不符合。

1.2 方法

选取西门子3.0T超导核磁共振开展扫描诊断工作。MRI:执行检查工作之前,保持膀胱充盈,依次开展横断面扫描、MR动态增强扫描。DWI:预先让患者充盈膀胱,取仰卧位,双手高举于头顶部位,将诊断过程告知患者,以免其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对图像扫描质量产生影响。该过程中,分别把横轴位TR和TE设定为6000ms和60ms,脉冲激发保持在5次左右,层厚和层距各为5mm和1mm,b值设定在400s/mm2,预先扫描耻骨部位,再扫描髂前上棘,处理所得数据,生成DWI、ADC图像。该背景下,ADC图测量次数应不少于3次,安排影像科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判断。

1.3 观察指标

MR动态增强扫描参数:转运系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容积分数(Ve);DWI参数:扩散系数ADC。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组的Ktrans、Kep、Ve水平比A组高;B组的ADC水平比A组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

表 两组相关参数比较(±s)

表 两组相关参数比较(±s)

组别 例数 Ktrans(min) Kep(min) Ve ADC(×10-3mm2/s)B组 31 2.66±0.45 4.17±1.01 0.46±0.12 0.83±0.09 A组 31 0.83±0.12 1.33±0.34 0.43±0.09 1.41±0.22 t 21.878 15.838 1.114 13.586 P 0.000 0.000 0.135 0.000

3 讨论

宫颈癌属于生殖系统疾病,其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该病诱因为HPV感染、滴虫感染、多孕多产等[2]。近年,宫颈癌患病人群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临床上,对该病提出了非常高的诊断要求[3-4]。由于宫颈癌肿瘤细胞的生长分裂非常旺盛,分布密集,使细胞外容积减小,对水分子运动产生影响,因而,DWI诊断准确性强。而MR动态增强扫描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加准确的分辨软组织,对宫颈癌临床分期非常有利。研究结果显示,B组的Ktrans、Kep水平均比A组高,提示在宫颈癌诊断中应用MR增强扫描方式,准确性强。虽然[5-6],在本次实验过程中,并未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与DWI的联合应用效果,但因二者在检查机制方面存在差异性,故联合检测效果非常好,使宫颈癌诊断准确率进一步提高,未来一段时间,将展开相关研究。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临床诊断中,MR动态增强成像、DWI参数与健康体检人群存在明显差异。相较于DWI,MR动态增强扫描成像更适合在宫颈癌诊断中推广应用。然而,因本次研究中选取的病例资料有限,以至于结果普遍性有所缺失,后续将再次进行临床实验,得出更加准确的研究结果,为宫颈癌临床诊断工作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宫颈癌动态资料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国内动态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