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接妙引入门庭

2020-03-16陈林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本文章教学

陈林

《春》选自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文试从释义、解码、评鉴3个角度进行文本解读,并对课堂教学设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一、文本释义

《春》是描写春天的散文,全文围绕一个“春”字,通过盼春、绘春、赞春,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春天画卷,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天的热爱与赞美,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全文洋溢着积极、美好、乐观的情感。

(一)课文结构

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划分为“三段式五春图”。

第一部分首段,写“盼春”,通过“盼望着”的反复,表现对春天的期盼与渴望。第二部分2—7段,写“绘春”。第2段先总写春天的一般轮廓,然后分别从草、花、风、雨、人5个方面展开描写。第三部分8—10段,写“颂春”。通过3个比喻段,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来。

(二)艺术手法

1.拟人

用拟人手法去描绘春天。作者先从总体上描绘了春天到来后的天和地:“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把春天描绘得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写春日娇嫩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清新可人,极富神韵,一种生命的活力、新生之美跃然纸上。写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风的温柔、和煦拂面而来,母性的柔美、光辉也一并吹到了每一个人的身上。

2.比喻

比喻使文句焕发出形象之美。“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种颜色、三个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花之多、色之艳、争春比美、互不相让的热闹繁盛场面。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特点、三种形象,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雨之稠密、闪亮、纤细,惟妙惟肖地描摹出了一种使人处于“如在雨中,走在画中”的优美意境。最后一部分三个比喻、三种美丽,有新生之鲜美,有成长之柔美,有奋发之壮美。

3.多感官描写

调动多感官来描写春天的画卷,有声有色,馥郁芬芳。如通过视觉看到的盎然春草和鲜艳的桃花,晶亮细密的小雨,披蓑戴笠的农民,放风筝的老老小小;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牧童的短笛也成天嘹亮地响起,和着轻风流水唱出婉转的曲子,这是听觉;更有把无形的风付诸脸颊的触觉,混杂了青草的气息中的嗅觉,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的想象。

二、文本解码

《春》作为经典篇目,被安排在了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第一篇,自有其独特的价值与魅力。主要体现在文本内容贴近学生,技法易于学生模仿,语言和构思又值得反复涵泳和回味,在拙与巧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平衡。

(一)显筋露骨的教学价值

《春》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的《初中国文读本》第一册上,给初中学生当教材的写作目的决定了文章在内容上要适合中学生阅读,艺术技巧上要便于模仿学习,也就是作者故意造成文本显筋露骨的特点。

1.内容浅近

首先,故意模糊春色的地域特征。作者不写具体某处的春色,而选择了具有普遍特征的春色进行描写,使得更大范围内的学生可以借助文本中的细致描写还原作品描绘的内容而不致产生隔阂。这是作者为了有利于教学活动而主动牺牲了文本内容的个性化。

其次,运用陌生化的童真视角。针对读者对象的特点,文章采用儿童的视角来展开描写,有“坐着,躺着,打兩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的童趣活动,有“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童真眼光,还有长短句不拘的孩子气语调。这样的文章就似中学生写出,自然学生容易有亲近感,易于接受。

2.技法明晰

首先,行文结构上明白晓畅。总写春天的一般景色后,分门别类地进行描写,最后再综合起来进行赞美,具体结构在前文已作表述。这样,文章就给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将文章内容铺展开来的结构范例。

其次,文章集中运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展开多感官描写。一方面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修辞范例强化刺激,另一方面教给学生观察景物的技巧与方法。

文章突出表现了以文作画的技巧,目的不是让学生写出《春》这样的作品,而是像《春》这样去写文章。显筋露骨和技巧高超是格格不入的,但是文章依然表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令其在时间的淘洗下依旧闪光。

(二)暗藏其妙的艺术价值

1.语言精妙

《春》的语言特点在于自然、形象又耐人寻味。

首先是善用口语,如写草“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花“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写雨“可别恼”等,这些口语同“欣欣然张开了眼”“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样精练的句式形成美妙的艺术效果。

其次是善于炼字。“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钻”,“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闹”,“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的“逼”,言简义丰,极富表现力,很值得玩味。

第三是句式富于变化,韵律感强。叠词和短句的大量运用,读来朗朗上口。

第四是富于形象感。不说“春天来了”,而说“春天的脚步近了”,变抽象为具体形象。

2.视角独特

作者从孩子的视角进入描写,原本司空见惯的寻常景致突然生发出别样的光彩来:草绿了,花开了,风吹着,雨下着,这些可能被视而不见的景象却被表现得新鲜而美好,让人欢欣而惊喜。这种情感,是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经过了提炼升华的情感,是作者刻意进行了诗化的结果。

文章的结构章法容易有罗列成流水账的风险,但是作者将“春雨图”打造成一幅静谧的图画,与前文活泼热闹的景象形成反差,避免了文章的单调之感,使行文的层次更加丰富,艺术性也更强了。

三、文本评鉴

《春》是朱自清的各类文集和选集所不收录的,其作为散文的艺术上的缺憾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失真。

(一)情感失真

“抒写作家的真实的生活感受和生活境遇是散文的一大特点。”这篇文章在选材上消解了作家独特而真实的生活感受,进而追求表现一种普遍性的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达到“给孩子们以更积极、更昂扬的精神诱导”的目的,这就将原本属于散文的特有的细腻而生动的情绪感受给屏蔽了。因此,文章的精神内核是空虚的,这是作者应教材出版之制难以避免的结果。

(二)内容失实

为文造境,难免失实。且看“春花图”,桃、杏、梨三种花竞相开放。首先从花期上看,虽然我国南北各地物候不一,但就某一具体地区而言,杏花先开,然后是桃花,最后是梨花,一般梨花在桃花快要谢的时候开放,三者要同时赶上盛花期,基本不可能。其次,杏花有变色的特点,含苞待放时,朵朵艳红,随着花瓣的伸展,色彩由浓渐渐转淡,到谢落时就成雪白一片。王维《春中田园作》诗中就写道:“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结合前文的花期特点,等到桃花和梨花都开了的时候,就算杏花坚持住等着,也基本呈现为白色了,再没办法“红得像火”。

一篇散文作品,在情感上失真,内容上又有科学性错误,不能不说是巨大的遗憾了。

四、教学研讨

(一)与教参商榷

教参在“整体把握”部分写道:“文章除了富于诗意和情感,还带有对春的思考和哲思,但这种哲思有时融会在全文里面,与写景抒情交融着,十分自然。例如文章的最后三段,写出了春天由开始走向盛大的过程,表达出对自然的一种感悟……”

这段文字本身在逻辑上不严密,既然这种哲思与写景自然交融着,为什么列举全文最后三段纯粹抒情议论的句子呢?要笔者在最后三段之外再补充出恰当的例子来实在有难度,写景的语句段落中实在看不出“春天由开始走向盛大的过程”,无怪乎教材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再没提到这种“对春的思考和哲思”。

前文已述该篇散文的弊病即在情感失真,那么教学的重点应该是作者有意留给学生学习结构和修辞技巧,而不是去无中生有地开掘出“优点”来。因此,如果把最后部分作为教学内容,不如让学生赏鉴其得失。

(二)对教学设计的批判

先看下面一篇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理清文章脉络;②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③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

5.教学过程:

(1)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美,春天无疑是一种美!(展示春的图片配以《早春曲》《春意盎然》)茵茵的绿草是她的肌肤,潺潺的流水是她的明眸,灿烂的樱花是她的樱唇,妩媚的杨柳是她的腰肢……让我们一起走近朱自清先生的《春》。

(2)作者介绍:朱自清,著名诗人和散文家。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来在英国留学,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48年去世。著名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绿》。

(3)检查复习: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水涨  应和  薄煙  黄晕  捉迷藏  宛转  散在草丛里

(4)朗读课文:

先出示朗读指导:①读音正确,声音洪亮;②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变化;③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

读完课文,学生很快地理清了作者思路——盼春、绘春、赞春,并了解绘春这一重点部分,描绘出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这五幅画面。

(5)品读文章:

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一处美景作赏析,并作以下提示:可从用词、修辞、感官、观察顺序、传情达意等角度来谈,可采用“我最喜欢的美景是,理由是”的句式发言。

板书:春草图,春风图,春雨图,春花图,迎春图。

嫩绿、轻柔;多、艳、甜;和煦、芳香、和悦;绵长、细、密。

表达作者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6)画春:在同学们的精彩品读中,可爱的春姑娘已经呼之欲出了,还等什么,快把她请进教室来吧!

学生作画(略)。

师:无论是破土而出的,还是默默绽放的;无论是随风摇曳的,还是静静流淌的;无论是柔柔吹拂的,还是暖暖照耀的;共同演绎出一幅春天绝美的画卷。(师勾勒出画卷)

(7)拓展:寻找春天,展开想象。

春天本无形、无声,是“空灵”之物,朱自清先生却把春写活了,写得有形、有色、有声、有情,充满诗情画意。这是为什么呢?总结本文的写法特色:

①抓特点描写;②用词生动准确;③用修辞润色;④多角度按顺序描写;⑤融情于景。

现在我们也带着对春天的热爱去寻觅春天!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处或一种景物。要求: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抓住景物的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

师范文(略)。

(8)小结:让我们与春天一同上路,把握人生的春天,创造美好的明天!

(9)作业:搜集含有“春”字或描写“春”的诗、词、歌曲、成语、对联、俗语、谚语。

该教学设计总体上把握住了文章的特点,重点突出,不在学生已经读懂的释义层面浪费时间,在朗读环节就完成了文章内容结构的教学,留足了时间供学生解码和评鉴。仔细推敲,该设计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存在一定偏差。目标②只在教学过程的第(7)个环节的第一个小点有所体现,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该目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并非文本的价值所在,所以在教学环节中难以展开,同时文章在结构修辞及语言视角上的特点没有得到彰显。目标③没有可控和可测性,也不是语文课必须的目标,可以删去。

其次,教学过程的后半段设计上存在明显失误。第(5)环节品读文章和第(7)环节的拓展,缺乏梯度和勾连,写法特色为什么不在品读之后自然得出而要另起炉灶?第(7)环节总结的写法特色是学生品鉴思考的成果还是教师强行灌输的呢?第(6)环节的画春更是将语文课堂该有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丢到了一边,干起了美术课该干的活。第(8)环节的小结缺乏对整节课内容的梳理和归纳,空喊的口号完全不必要。第(9)环节的作业可以丰富学生对同题材语料的认知,但是与整节课的课堂教学并无直接联系,不如作为预习作业来完成。

五、文本互读与比较

在文本对读方面,选取的对比对象是本单元另一篇课文——《济南的冬天》,以此对照《春》的特色与不足。

虽然写作必然是主观的,但与《春》写出人人印象中都有的春天不同,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是独有的,是渗透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和个性化眼光的,展现了作者真实具体的生活感受和生活境遇。也正因为如此,文中的景物描写就更加细腻生动,能唤起读者对事物的细微感觉。比如:开头一段对济南“算个宝地”的评价是建立在“一个在北平住惯的”“刚由伦敦回来的人”的认识基础上的,而《春》只得利用儿童的童真视角“少见多喜”地发现春天的美好。总体感觉,《济南的冬天》写的是“那一个”,而《春》似乎说的是“那一类”。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追忆性的表达,也要学会尝试性的表达,《春》这样的文本实在有学习的必要,教师要点明其中的关窍,让学生真正领悟其中的奥妙。

文字风格上,两篇作品都追求平实自然,尚用口语,尚用修辞,展现出精湛的语言技巧。谋篇布局上,朱自清将春景进行分类描绘,老舍也从天气、山、水的角度对济南的冬天分别展开描绘。但在写山的时候又分出层次来,结构上更复杂一些,描写有所侧重,观察角度也灵活变化,可以透过文字体会到作者观察的视线,而这一点,在《春》中则是模糊的。

猜你喜欢

文本文章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