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学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2020-03-16李翔国傅民杰具红光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农学专业改革

李翔国 傅民杰 具红光

摘要    本文以延边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为例,分析了相关实验实践教学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效果。通过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    农学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延边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2-025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Taking the agronomy major of Agricultural College of Yanbi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xperimental practice teaching,pointe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summarized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 of experimental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reform,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and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Key words    agronomy major;experimental practice teaching;reform;Yanbian University

实践教学是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农学专业特色所在。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农学专业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致力农业、服务农业的人生观和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在生产实践中使学生对农村和农业的现状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参加生产、接触社会,撰写实习计划、实习总结、调查报告,提高了收集信息能力、写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培养了科研实践能力。

各农业高等院校尤其是农学专业着重于提高实验实践教学质量[1-10],延边大学农学院也不例外,对农学专业实验实践教学过程进行剖析,发现了诸多问题,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思路,并制定了实施方案,于2016年开始实施。通过几年的实施发现,改革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提高农学专业实验实践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1    教学现状

1.1    实验教学

延边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目前共有植物学等具有专业实验教学内容的15门课程,其中有2门独立设课实验课程(表1)。

1.2    实践教学

农学院农学专业目前共有植物学教学实习等13门实践教学课程(表2)。

2    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中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多数实验实践教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论方法的理解和认识,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与智能结构,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实际操作技能,逐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缺乏对未知领域知识的探索,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2    课程设置重基础轻专业、重理论轻实践

本院农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基础课比重略高于专业课比重的现象(基础课1 240学时,专业课1 232学时)。学生在大一、大二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基础课程学习中,专业课程多集中安排于大三、大四,由于准备考研和找工作等因素会影响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精力。

在专业实验课程中,实验课程学时又普遍低于对应的理论课程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3~5∶1,见表1。实验课程局限于对应一门理论课程,而农学专业涵盖的知识广泛,包括农学、气象、土壤、化学等多学科知识。

与其他高校面临的问题一样,本院农学专业实践课程的知识面覆盖较少、交叉点也少,基本处于各自为政,不利于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11]。

2.3    實验教学内容陈旧,部分实验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实验教学内容多数依靠教材和实验指导书,而新版教材的出版需要较长时间,导致教学内容陈旧,不能及时更新实验内容,难以反映出农业科技的前沿发展动态。如作物栽培学2课程的实验内容,玉米、大豆、马铃薯组织部位的形态观察等安排在秋季,理论课结束一般要到10月末,此时很难到田间观察植株的形态部位。

2.4    实习经费较少,实践教学基地利用率较低

由于实习经费有限,部分校外实习基地流于形式,尤其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学生几乎无法前去进行必要的实习和了解专业前沿动态,学生很少去部分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基地甚至缺少政策保证和有效管理。

2.5    教师人均科研经费较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

虽然学校每年都在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地厅级各项科研项目,而且也申请到了1 000多万元的横向科研经费,但是整体上中标率较低,近3年人均科研经费为5万元/年左右。同时,学校对于学生毕业论文的要求为“1人1题”,专任教师年均负责毕业学生人数为3~4人,导致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表现出论文缺乏系统性、引言内容少、有些引言内容没有涵盖论文中的研究内容、参考文献年代太久远、部分文献只是凑字数等现象。

2.6    实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多数为“结果式”评价,其形式局限于教师对学生最终提交的实验、实习报告书进行评价,而缺少对学生实验实践教学中的“过程式”和创新性评价。

3    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效果

3.1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将原来的实验教学内容整合并增加新的内容做补充,实验项目从原来的19个(表3)增加到24个(表4)。另外,将原来的课程化实验项目设置改变为系统化和模块化,改革前实验内容按课程,主要有作物栽培学1、作物栽培学2、耕作学、农业生态学、杂草防除学、种子学、作物育种学;改革后,分为农作物类别与形态识别、作物品种及器官形成实验技术与方法、作物产量影响因素的测定技术与分析3个模块,内容设置系统全面,涵盖了上述专业主干课程所涉及的实验内容。便于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与理论,为将来的生产实践和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图1可看出,原来的实验项目只有验证型16个(占比 84.2%)、设计型3个(15.8%);改革后,验证型、設计型分别减少到11、1个,占比分别下降到45.8%、4.2%,增加了演示型、综合型、研究型,分别占20.8%、16.7%、12.5%,改革后的实验项目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巩固和综合研究应用能力。

3.2    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

将作物栽培学1、作物栽培学2、耕作学、农业生态学、杂草防除学、种子学、作物育种学7门课程所涉及的实验合(下转第264页)

(上接第252页)

并为作物学实验1和作物学实验2,独立设课,分2个学期开设,体现了本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部分独立设课后,开课时间、内容及授课方式均发生了一些变化。开课时间由原来的第5~7学期改为第6~7学期,教学内容较以往更集中。全部实验开课晚于理论课,有利于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综合研究应用能力。授课方式由原来的“实验室讲授+实验室操作”变为“实验室讲授+田间讲授+田间操作+实验室操作”,有助于学生在田间用植株鲜体进行试验,理论和田间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3.3    改革效果

自2016年以来,先后对2013—2016级农学专业174名学生进行了作物学实验1和作物学实验2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独立设课,独立授课,明确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同时改变了以往理论课结束后在规定的2~3学时内完成相应的实验课而导致学生对实验课敷衍了事、无心认真研究的现象;改变开课时间,原来理论课与实验课上课的先后顺序为理论与实验几乎并行,现在变为实验开课晚于理论,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后进一步通过实验提升综合研究应用的能力;全部实验授课方式为实验室讲授+田间讲授+田间操作+实验室操作,让学生更直接地了解田间作物的状态,同时增加了新鲜感;授课内容系统化、模块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把握全局的能力。

自2016年开始,每年独立设课实验课结束后,就每位学生对实验项目、上课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授课方式等的满意程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有139人对实验项目满意,占总人数的79.89%,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占13.79%和6.32%;对上课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有74.14%表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占18.39%和7.47%;对授课方式,有80.46%表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占16.67%和2.87%。

通过本次实验教学改革发现,学生对授课方式及实验项目的满意程度较以往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上课时间安排的满意程度略有提高。实验教学改革获得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取得了良好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4    结语

通过农学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施,延边大学农学院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主要通过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农作物生产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育种、种子生产与检验、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为中心,培育出具有敬业精神的农学学科复合型人才,适应现代农业对人才的需求,投身现代农业生产,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与发展。

5    参考文献

[1] 潘圣刚,田华,唐湘如.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331.

[2] 唐鑫华,邹德堂,王敬国,等.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9):106-109.

[3] 唐鑫华,邹德堂,宁海龙,等.地方高校农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233-9234.

[4] 陈军文,陈严平,唐天向,等.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3):116-119.

[5] 黄锦文,郭玉春,蔡来龙,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13):77-79.

[6] 孟桂元,周静,金晨钟,等.地方本科院校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40):135-136.

[7] 张美俊,王宏富.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与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7(33):32-33.

[8] 辛德财,边立云,吴锡冬,等.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8(40):39-40.

[9] 敖和军,易镇邪,王峰,等.面向现代农业生产的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39):96-97.

[10] 郭风法,韩秀兰,张吉旺,等.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运行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3):176-177.

[11] 王强盛,周琴,廖永萍,等.提高植物生产类专业性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2):66-68.

猜你喜欢

农学专业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基于农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谈谈县级职教中心农学专业的教学
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研究
农学专业企业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启蒙农学专业本科新生创业思维的途径探索
关于我市中职学校发展农学专业的几点思考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