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人发展理论视域下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解读

2020-03-16毛文杰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活发展

毛文杰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湘潭 41120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一种价值追求,是人对自我生存状态的一种自我相对满足的状态。因此,何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什么样的需要才是美好的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作为我党指导思想之一的马克思主义,根据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阐明人的发展其实质就是人的需要不断满足的过程。因此,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视域来分析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能够为其找到理论来源;其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紧扎根于人民的现实生活之中,是人民对现实生活的实际需求。分析和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能够让我们深入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从而系统的协调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更好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一、人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需要不断满足的过程

马克思在《政治经学批判(1857-1858)》中依据人的发展状态与解放的程度,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阶段:人与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依赖关系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对应的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物的依赖关系,对应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在这种社会形态下物质生产高度发展,出现了普遍的物质交易和多样的需求。个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对应的便是共产主义社会。[1]社会形态从人的依赖关系发展到物的依赖关系,最后到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际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从人的需要层面来解读,是人开始摆脱原始社会单一落后的自然环境的束缚,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来追求物质生存自由,并逐渐由物质需求转向更高层次的文化、精神、生态等的追求。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工具落后,社会生产力不足以满足人发展的需要。因此,四处寻求猎物填饱肚子的生存物质的满足便成了第一位。到了农业社会即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工具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确定的组织形式政权的建立,社会中的个人有了等级的划分,分工首次出现。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虽还是落后,但相比于原始社会,人们不用再四处迁徙流浪跟随猎物的步伐,出现了固定的定居场所和专门从事某一项工作的固定的地位或职业。典型的为饲养家畜和栽培植物技术的出现,产生了最初的畜牧业和农业,使得人类获得了更为丰富而稳定的食物来源,促进了定居生活和村落的产生,[2]并进一步促成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人不在简单的只满足于物质需求,出现了对人本身的思考,精神生活上升到日常生活之中。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机器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出现了机器大工厂,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马克思描述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3]这一时期人的全面与自由发展的概念首次出现。作为社会上层的资产阶级及贵族们,他们追求资本财富和精神自由,参加各种娱乐消遣活动,他们把享乐当成自我实现的过程。而无产阶级由于大工厂生产的出现力量逐步壮大,不甘心被资本家长期奴役和压迫。他们在经济上追求自我劳动的最大价值的回报,在政治上渴望成为国家的主人,成为公共社会中的一份子。这一过程人的发展是伴随着个人的解放及自我合理诉求满足的阶段。在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体现了人的自由本质。在这一社会状态中,社会生产富足,人按需分配社会资源,真正实现了人的全面和个性的发展。这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4]

社会形态从人的依赖关系到物的依赖关系再到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大致经过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三个阶段。在原始社会,人最迫切关注的是食物,到了农业社会,人学会了利用自然进行养殖和种植,有了相对稳定食物来源,人便开始追逐食物之外的其他事物,出现了不同领域的人群。到了工业社会人类看到金钱的伟大,认为金钱可以满足一切需要,能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对政治权力的追逐也兴起。所以,可以清晰的看到个人的发展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主线:自然人——自觉人——自为人。而人的需求也表现为:单纯的物质需要——多元的需要——个性发展合法地位的需要。人发展的过程实际便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的需要不断满足和新需要不断出现的过程。同时需要的满足又促使人去追求满足自我新需要的实践,从而又促成了人的发展。

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理念内涵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基本要求。人的需要是人奋斗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动力。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说得很清楚,人从事第一个历史活动的出发点或“创造历史”的真正动机是人的“生活”,亦即人的需要。[5]因此,马克思把人的需要分为:首先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再是为了满足高级的享受的需要,最后是为了满足最高级的发展的需要。这是人类生产发展三阶段,也是满足需要的三阶段,更是人类为生存而斗争进步到为享受而斗争,再进步到为发展而斗争的必然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应该是处于马克思所讲的第二阶段需要与第三阶段需要之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人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之所以提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概念,一方面,人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阶段人的需要必然是多元而又有个性的需要。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我们已经具备了给人民提供多元需求和个性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在取得今天这样一个物质社会高度繁荣的成就下,党和国家领导人也看到了我国目前仍处于以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粗犷型经济发展模式。并且长久以来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对生态、环境、人文的关怀,使得社会各种问题突出。再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6]

问题在于怎样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达成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及生态财富,即人的生存、享受、发展三者的统一。马克思说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的主体。所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达成必然依靠人进一步的自我实践,也就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的人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作为社会的整体,一个共同体,怀着一致的目标与信念,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一定会取得成功。同时,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昭示我国已经走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生存资料产品丰富。这时候的人不再是只注重物质、文化的追求,而把目光转向了生态及自我个性发展的层次上,更加注重社会这个有机整体能够为自己提供什么样的发展条件的问题上,从而能促进自我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同样这个自我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针对的也是社会全体成员,而不是个别和极少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到此,“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应是满足全体成员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需要,这个需要是一种倾向,一种自我满足的状态。美好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意蕴,而且针对不同的个体也有不同的内涵。就目前,能够称为“美好生活”的生活必定是个人能够按照自我意愿生活的状态。强调的是我们这个社会给每个人生活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条件。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原话就是“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7]即社会为全体成员的生存、享受、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满足,应该是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饱满、生态环境绿色等协调统一致的生活。

三、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给我们的启示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这个社会给每个人生活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条件。即社会为全体成员的生存、享受、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满足,包括:经济、教育、环境、医疗、住房等等民生问题的解决。因此,美好生活应该是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饱满、政治生活合理,生态环境绿色等协调统一致的生活。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虽然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物质资料丰富,但还存在地区发展与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并且几十年来靠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也仍然匮乏,特别是乡村地区。这必然不是我们这个社会能够提供给社会成员的最好条件。因此,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际是给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实践要求。

1.改变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唯一追求的价值取向

改变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唯一追求的价值取向,并不是不发展经济。就目前而言,大力发展经济仍然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只是同时要兼顾其他层面的取向,像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长期以来充斥在我国经济发展领域的主流价值思想便是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量,虽让我们取得了辉煌成就,但经济发展到今天,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沉淀,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再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生态环境,而只看经济量的增加忽视经济质的提升,显然不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8]“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9]这明确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兼顾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价值取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然也包括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所以,改变社会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唯一追求的价值取向的关键就是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落到实处。绿色发展理念并不是简单的种几棵树、几棵草、几株花。我们要杜绝形式主义。在产业链上是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加强供给侧改革,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在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同时,通过产业来推动环境保护。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各地方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与监督情况,严抓狠打。

2.推进城乡之间与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在对美好生活需要进行内涵剖析时讲到,美好生活需要应该是所有社会成员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社会能够提供给社会成员发展的最有利的条件。因此,社会发展的成果就必须为全体人民所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而人民共享发展的现实目标,就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前,摆在人民共同富裕面前的鸿沟就是城乡之间与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要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那就要尽可能的消除城乡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关键就是在城市与发达地区发展的同时,尽量把社会资源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倾斜,注重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这些差距包括经济发展差异、教育、卫生、医疗、文娱等方面。其次就文化娱乐方面而言,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人们文化娱乐活动相对较少,精神生活单调。而生活在城镇或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由于城镇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活动相对繁多。生活在环境相对落后中的人们,在未与更发达的外界生活接触时,会安于自我生活的现存状态,这是人的惰性。但与更为发达的外界生存环境接触后,经过对比就会向往外界的优势生活状况,这是人的趋利性。因此,在其未成为阻碍社会和谐发展的不稳定性因素之前,我们要更加积极的去解决这种城乡之间及地区之间的差距。

因此,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让各区域、各行业都享有共同发展的机会,这关键在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各类资源的优化整合与配置,要落到实处!

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10]民生问题是人民最为关切的问题。民生问题涵盖的范围很广,但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人民群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就会成倍的增加。人民获得了幸福感和归属感,何尝不是美好生活的一种表现呢?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再分配也要更加注重公平。具体就是要进一步建立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制度,要使为政者多与人民交流沟通,进一步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情况与真实想法。从而为人民办实事,谋福利。同时制度的建立还需要人来监督,因此要设立相关监督投诉部门,狠抓制度落实情况。

结语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是人单纯的某一方面的需要,是满足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需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实质是对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宣战,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的发展与人的需要是不可分割的,人需要的满足可以看成是人发展的某一结果,而发展又是需要得以满足的动力。

猜你喜欢

生活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