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340 m公铁合建多塔斜拉桥结构体系研究

2020-03-16文望青李的平严爱国黄纳新

铁道标准设计 2020年3期
关键词:斜拉桥主梁支座

文望青,李的平,2,严爱国,2,黄纳新,2

(1.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430063; 2.中铁建大桥设计研究院,武汉 430063)

1 项目概况

1. 1 建桥条件

珠海市区至珠海机场城际铁路二期金海特大桥跨磨刀门水道入海口,为了节省桥位资源、降低投资,珠机城际铁路与金海高速公路合建跨海大桥。磨刀门是西江的主要出海口门,水道水面宽度2.3 km左右,水道地形较平缓,天然水深8~12 m,线路与水流方向夹角为84°。桥址地处台风多发地区,平均每年1.3次,最多年份4次。场区为海积平原地貌,海滩前缘,第四系海陆交互相堆积层厚度约40 m,场区下伏基岩为燕山期侵入岩—花岗岩,σ0=1 000 kPa。

1.2 主要技术标准

(1)荷载标准:桥上通行双线城际铁路与6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铁路160 km/h,公路100 km/h。

(2)通航标准:规划为Ⅰ级航道,通航5 000 t级海轮。通航净宽度310.2 m,净高32 m,最高通航水位为2.94 m,最低通航水位为-0.54 m。

(3)抗风设计标准:设计基准风速取48.5 m/s。

(4)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1.3 桥型方案

根据通航影响评价结论,确定金海大桥跨磨刀门水道主通航孔跨径为3×340 m,又因受铁路设站、公路陆上接线控制,采用公铁同层布置[1]。

参照已建成的同类跨度桥梁,可行的桥型方案有斜拉桥、连续钢桁柔性拱[2-3]、钢桁拱[4]。结合本桥的建设条件:跨海、设计基准风速大、台风频发、多主跨等因素,考虑经济性、施工难度及施工过程抗风稳定性,确定采用四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度布置为(58.5+116+3×340+116+58.5) m,桥式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主桥桥式立面布置(单位:m)

该桥是国内首座公铁同层合建多塔斜拉桥,桥塔采用四柱式钢塔,置于桥面中间;主梁采用挑臂式钢箱梁,由单箱三室钢箱梁与两侧挑臂组成,钢塔柱壁板与钢箱梁边箱腹板对应,斜拉桥锚固于边箱内,桥塔处断面布置如图2所示。

图2 主桥断面布置(单位:cm)

2 多塔斜拉桥的受力特点

和常规斜拉桥相比,多塔斜拉桥具有塔多联长的布置形式,其主要构件索、塔、梁受活载效应和温度效应的影响均会有所增大[5-8]。主要表现如下。

(1)随着索塔数量增加,多塔斜拉桥的中间塔两侧既无辅助墩和过渡墩,也没有端锚索,缺少了对主梁和索塔刚度的有效帮助,使已经是柔性结构的斜拉桥柔性更大,并使结构内力响应的活载影响线范围和幅度增大,导致多塔斜拉桥的主梁挠度、斜拉索疲劳应力幅和塔底内力比常规斜拉桥要大得多。

(2)由于主梁长度增大后,温度效应影响增大。对主梁和斜拉索来说,过大的温度变形不仅影响结构的合理性与安全性,也影响结构的适用性;对索塔而言,温度的变化会对边塔形成“拖拽”作用,温度效应处理不当将导致边塔塔底内力过大,增加索塔、基础等主要受力构件的设计难度。

3 多塔斜拉桥的结构体系

截至目前,国内外已建成多座公路多塔斜拉桥(仅统计4塔及以上),其主要特征见表1。

通过对表1几座典型多塔斜拉桥的分析,改善多塔斜拉桥结构刚度及长联温度效应问题,主要从结构体系入手,有如下几种体系形式[9-10]。

(1)漂浮体系:希腊Rion大桥[11]采用的是全漂浮体系,并采用抗弯刚度大,抗推刚度小的四柱塔;浙江嘉绍大桥[12-13]采用双排支座半漂浮体系。

(2)双排支座梁式支承体系:法国米约高架桥及[14]南昌朝阳大桥[15]采用的是塔梁固结、墩塔分离的梁式支承体系。

(3)刚构-半漂浮体系:湖南赤石大桥[16],中塔梁墩固结体系,两边塔采用塔墩固结、塔梁半漂浮体系。

其中,通过桥塔处主梁纵向设置双支点,对主梁受活载作用的竖向位移和转角位移加以约束,表现为塔梁“准固结”的受力方式。另外,设置双支点也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缩小了桥梁跨度,提高了主梁刚度,同时释放了长联的温度效应。

表1 已建成的公路多塔斜拉桥主要特征

4 金海特大桥体系研究

金海特大桥3×340 m斜拉桥为公铁合建桥梁,活载较大,对结构刚度要求高,采用何种结构体系提高结构刚度、减小温度效应及改善结构受力成为结构设计的关键。为此,在总结既有多塔斜拉桥(4塔及以上)经验的基础上,对以下几种结构体系进行比选。

体系一:半漂浮体系,塔墩固结,梁墩之间设支座,见图3。

体系二:刚构-半漂浮体系,两个中塔采用塔梁墩固结形式,边塔塔墩固结,梁墩之间设支座,见图4。

体系三:梁式支承体系,塔梁固结,墩梁分离,梁底纵向设双排支座,见图5。

体系四:刚构-连续体系,该体系为首次采用,两个中塔采用塔梁墩固结形式,两个边塔采用塔梁固结,墩梁分离,梁底纵向设双排支座,见图6。

图3 体系一:半漂浮体系

图4 体系二:刚构-半漂浮体系

图5 体系三:梁式支承体系

图6 体系四:刚构-连续体系

不同体系分析比较中,4个桥塔全部为钢塔,主梁为挑臂式钢梁,斜拉索规格相同;为减小固结体系下温度力效应,主墩采用双肢薄壁墩[17],墩高约40 m,厚度3.6 m;双排支座纵向间距10.4 m;主墩基础均为20-φ3.0 m钻孔嵌岩桩。

(1)结构变形及刚度

从表2可以看出,刚构-连续体系与刚构-半漂浮体系结构刚度相当,刚度最大,梁式支承体系稍小,半漂浮体系最小。

表2 不同约束体系结构静活载变形及刚度对比

(2)梁、塔应力

不同约束体系主梁及桥塔应力见表3,边塔受力从大到小:半漂浮体系→刚构-半漂浮体系→梁式支承体系、刚构-连续体系(相当、下同);边塔受力从大到小:半漂浮体系→梁式支承体系→刚构-半漂浮体系、刚构-连续体系;主梁受力从大到小:半漂浮体系→刚构-半漂浮体系、梁式支承体系、刚构-连续体系。

由此可见,采用刚构-连续体系时,主梁及桥塔综合受力最优。

表3 不同约束体系主梁及桥塔应力对比

(3)斜拉索索力(幅)

斜拉索索力(幅)计算结果见表4,4种约束体系拉索规格一致,均为PES(7)-223~451。

表4 不同约束体系索力(幅)对比

可以看出,不同约束体系下,斜拉索索力(幅)的变化规律与上述结构刚度变化规律一致。

(4)基础受力

从表5可以看出,4种体系中,中塔基底弯矩最大值水平相当;边塔基底弯矩最大值刚构-半漂浮体系最小,其余三者弯矩水平相当,刚构-连续体系及梁式支承体系中,承台底弯矩计入了支座摩阻力效应[18]。

表5 不同约束体系承台底弯矩对比 MN·m

对于本桥而言,4种约束体系中,半漂浮体系中主跨刚度最小、斜拉索应力幅大,劣势较明显,不予采用;刚构-半漂浮体系,结构刚度较大,且不需要大吨位支座,但由于本桥公铁平层布置、桥塔中置,该体系需在钢梁上开孔,使边塔穿过主梁后与桥墩固结,构造处理复杂,考虑桥塔与主梁之间需要预留一定间隙,桥面宽度需要进一步增加,因此也不宜采用;刚构连续体系,刚度条件稍优于梁式支承体系受力,且能减少8个大吨位支座[19],经济性更好,因此推荐选用刚构连续体系。

综合分析,主桥结构体系推荐采用刚构-连续体系,即两中间塔塔梁墩固结(梁顶与四柱式钢塔固结,梁底与混凝土双壁墩固结,见图7);两侧边塔塔梁固结、塔墩分离、设双排支座的结构体系,顺桥向双排支座间距10.4 m,每墩设竖向承载力10万kN和12万kN的支座各2个。

图7 中塔塔梁墩固结

通过动力仿真分析[20],采用刚构-连续体系时,该桥的车桥动力性能如下。

(1)桥梁振动性能:在CRH6车组以速度80~200 km/h运行时,桥梁跨中横向和竖向振动位移最大值分别为0.169,59.263 mm,桥梁跨中横向和竖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分别为0.010,0.088 m/s2。桥梁竖向和横向振动加速度均小于规范规定的限值,桥梁的振动性能良好。

(2)列车行车安全性:在CRH6车组以速度80~200 km/h通过桥梁时,动车与拖车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轨横向力等安全性指标均在限值以内,列车行车安全性满足要求。

(3)列车乘坐舒适性:在CRH6车组以速度80~200 km/h通过桥梁时,竖向舒适性和横向舒适性均达到“优”。

5 结论

多塔斜拉桥因塔、墩、梁构件较多,结构体系类型丰富多样,不同体系对结构的整体刚度、温度力均影响较大。结合金海桥的跨度规模、活载、刚度要求、桥面及塔梁之间布置等,在相同结构参数条件下,研究比选了4种结构体系:半漂浮体系、刚构-半漂浮体系、梁式支承体系以及刚构-连续体系,结论如下。

(1)刚构-连续体系与刚构-半漂浮体系结构刚度相当,挠跨比在1/750左右;梁式支承体系稍小,挠跨比为1/726;半漂浮体系最小,挠跨比为1/579。

(2)采用刚构-连续体系时,主梁及桥塔综合受力最优。半漂浮体系斜拉索疲劳应力幅最大,为189 MPa,刚构-连续等3种体系在150 MPa以内。

(3)4种体系中,中塔基底弯矩最大值水平相当;边塔基底弯矩最大值刚构-半漂浮体系最小,其余三者弯矩水平相当(计入支座摩阻力效应)。

(4)在构造上,刚构-连续体系比刚构-半漂浮体系容易处理;刚构连续体系相比梁式支承体系,能减少8个大吨位支座,经济性更好。

最终首次在多塔斜拉桥上采用刚构连续体系,该体系有效提高了结构整体刚度,主梁、桥塔及斜拉索受力较优,同时降低了温度效应的不利影响,车桥动力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的振动性能良好,行车舒适性优。

金海大桥已于2018年3月开工建设,总工期4年,目前桩基础施工已基本完成。

猜你喜欢

斜拉桥主梁支座
斜拉桥风致振动控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不同摩擦系数下双凹面摩擦摆支座耗能性能的研究
大跨度双薄壁墩曲线连续刚构桥参数敏感性分析
基于 Workbench 六面体网格的桥式起重机受载主梁有限元分析
重载铁路桥梁支座病害分析及改造技术
矮塔斜拉桥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
浅谈高温环境对桥式起重机主梁的影响
变跨架桥机箱型主梁结构设计分析
(112+216+112)m部分斜拉桥设计
桥梁支座日常养护与维修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