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教育学生的人权观之思考

2020-03-15肖玲

人物画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教育

肖玲

摘  要:在现代社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进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体制逐渐成熟和完善,人们对民主权利和民主法治的认识不断加强,特别是高校学生,他们作为新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高等院校作为引导他们步入社会的基地,高校的教育教学、思想意识形态和和改革创新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代高校学生的人权观发展,为此,正确引导当代高校学生正确科学的人权观,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和高校教育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高校学生;科学人权观;教育

一、当代高校学生的人权观

人权,字面意思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高校教育引导,学生很容易受到偏激思想的错误影响而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对于当代高校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科学的人权观实为重要。何为人权观?人权观是人们对于自身依法享有的生命平等、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各方面的人类权利的看法或观点,以及如何对待人权这个新时期越来越重视的权利问题。因此,科学人权观是高校学生乃至所有群众正确认知的关键。

结合中国社会实情,我国人民总结并有了符合实际的法律和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國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人权拥有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三大特点。也就是说在我国人权包括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享有权利,具有普遍性和道义性。当代我国高校学生应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高校学生应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奋斗目标,经过这一跨越式发展,我国人权制度将会得到更好更完善更进步的发展,高校学生应努力完善自身,学习通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当代高校学生树立科学人权观,是高校学生逐渐对当下社会有着清晰认识,对经济、文化和政治有着正确观念的关键,也是对提升当代高校学生思维和综合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二、高校教育学生科学人权观的确立因素

中国近现代化建设使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是,快速发展却并没有意味着相配套的教育设施体系完善完美了,特别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方法落实下来任重道远,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知识体系飞速传播应该使高等院校更多的去追求扩充规模,提供更多的优质人才去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我国经济发展,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让学生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明白哪些是可以享受的权利,那些事应尽的义务。高校教师本着教育学生为本,培养学生提升各方面技能,让学生在高校生活中不断地塑造和升华,提供给学生完善自我的机遇与挑战,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让学生得以拓展和创造。在如今高校主要有机关管理层、教师和学生三大类,他们作为中国公民,都享有基本的人权,在学校外,由于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社会也产生了阶级层级和权利分化,导致平等享有的人权也因经济发展的差异而产生不同,在学校内,外界的因素使得教师愈加关注学生应尽的义务和教师应享受的权利,而没有换位思考每个公民既有权利也有义务,这种不均衡导致学生会产生唯有权钱至上,忽略了正确的人权观。

三、高校学生如何确立正确科学的人权观

1、首先在高校内确立正确的思想引导工作

学生的思想在进入高校时期达到最活跃阶段,在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为达到共产主义社会而努力。人权理念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中极为重要,对于高校学生,推广和学习系统全面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让其作为学生学习和理解人权观的指导思想。高校学生更应注重自身的意识思维修养,由于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信息共享的多元化时代,要从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来分析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人权问题,一个国家的人权观是与这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紧密联系并产生的,高校教育应从宏观层面上引导学生有正确的人权观,而不是去避免去逃避向学生讲解人权观的由来与发展,运用科学的理性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来正确引导学生理解科学人权观涵义。

2、让高校学生深刻理解人权知识,贯穿于学生人生价值观当中

将人权知识纳入高校学生必修的课程中,将人权的历史发展演变、人权概念的变化、产生的因素和不同社会形态意识下人权含义的不同,将结合历史和现代不同时代下不同阶级下和东西方文化差异下人权理念,同时开展实例谈论和教授座谈,结合高等教育法规概念来分析科学的人权观,将人权有关的概念和知识系统地渗透于学生各个方面的学习中,让高校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人权知识,结合校外网络及传媒所得到的人权方面信息,让学生自己有一个正确而科学的认知和判断,同时也让教师和学生关系处于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地向前发展,也为实现人民群众利益最大化的人权权利而努力,高校学生将科学的人权观作为人生核心人生价值观的重要学习内容,将个人努力与国家兴亡紧密结合。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政治和文化交流,带有时代烙印的观念及文化都会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人的思维观念产生离不开现拥有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对于我们中国人民来说,只有坚定不移地紧跟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时代经济的发展,才能为我们提供民主、自由和公平的人权权利保障,高校学生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应拥有科学的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和完善人权公平平等的法制社会。

参考文献:

[1]戴中祥,郑全新。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2011年版

[2]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2011年版

[3]冷余生,解厚飞。高等教育学[M].2011年版

[4]胡慧.论高校学生的权利及保障[J].中文信息,2013,(9):98-98,79. DOI:10.3969/j.issn.1003-9082.2013.09.074.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饮食习惯、BMI的关系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