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经济与中职创新创业的融合

2020-03-15李航

人物画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院校特色人才

李航

摘   要: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职业教育需要发挥其支持作用,为国民经济各行业生产服务提供人才。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对教育行业发展的指示之一。职业教育面向全体社会和民众,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有利于改进就业和民生。基于此本文就地方经济与中职创新创业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其次对地方教育与创新创业融合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能够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地方经济;中职创新创业;融合

地方经济发展能够为中职院校学生提供大量就业创业机会。为企业提供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适应社会发展。中职院校需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用人才,同时中职院校成果转化需要联系地方经济。因此,中职院校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时,不仅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要求,还需要使自身得到更大发展。

一、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中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价值取向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职教育阶段,中学生创业教育是为了改变以往中职学校由于填补工作岗位而出现的教育问题,教育目标已经变为创新岗位。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战略”战略,以及教育部提出的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精神,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当前学校的重要使命。作为创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创业受到各方关注,是中职院校和学生也是创业教育主体之一,不容忽视[1]。根据区域特色进行中职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对莆田老华侨创新创业历史以及当代莆商创新创业调查研究,发现将莆田区域特色与中职学生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中职学生的区域经济服务能力,推进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也能够丰富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实践应用。中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推进地方经济企业集群发展,为其提供人才和知识保证,同时也能够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选择。

二、地方经济与中职创新创业的融合

区域经济发展和中职创新创业教育之间联系密切。中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利用政府和企业力量进行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企业、政府为其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服务,企业将自身技术和成果应用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政府、学校、企业三方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创新创业能够为经济增长转变起到推动力,使地方发展具备自主创新能力[2]。

(一)政府政策支持

中职教育和地方经济实现良性互动,政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于中职院校为地方经济服务来说,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对二者互动效果产生着影响。对此,政府需要建立协作机制,并为中职院校提供政策和经济扶持,为其提供教育基金,并免税费,帮助学校学生迁移户籍等,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为中职学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服务[3]。同时还需要加大力度保护知识产权,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并建立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二)企业发挥优势

莆商涉及多个行业,莆田地区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商业精神,地方企业具有先进的设备、优秀的人才和丰富的经验,这些优势是当地中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依据,将这些优势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起来,创新创业融入更多的经济因素和企业因素。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引入高素质企业家作为创业教育导师,并通过其成功经验来激励学生创业。同时,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企业家精神和创业者素质,了解企业家社会价值和责任,使中职学生能够在了解创业文化和环境,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创新和创业意识,促使创意能够轉化成商机。

(三)结合地方特色

地方之间由于自然和经济条件、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而各具经济特色,因此,中职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根据地方经济特征合理安排。中职院校需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特色为中心,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技术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学校需要深入探究校企深度融合模式,根据地方产业结构特色建立培训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培养订单式人才。

(四)建立四个中心

要办好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中职教育,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需要提高校内学生人才培养质量,还需要提高社会服务,这是中职教育服务与地方发展责任,也是中职院校本身发展的需求。作为莆田地区一所中职院校,需要面向企业、社会开办教育,构建面向社会的服务平台,形成中职院校新的服务机制。

与地方区域合作建设“共建、共管、共享、公用”四中心,形成中职院校新的教育服务机制,四个中心也涉及了咨询、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为地方企业提供了全方位服务。中职院校可以与开发区展开合作,建立了人才培养中心,并与地方经济开发区签署技能人才培养战略,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专项人才[4]。根据服务宗旨,培训中心对政府、社会、企业实际需求确定校企合作培训模式,为地方及其企业提供定制化培训内容,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竞争的越发激烈,中职学校要想在众多的创新创业项目中占据优势、获得支持,必须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此,中职院校需要与专业特色和地方经济相结合,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才能够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满足经济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陈金兰.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建设与课程融合研究[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0,36(01):50-53.

[2]罗新昕.与专业融合的中职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19):236-237.

[3]陈仙,胡迎春,欧其罐.中职学校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现状研究——以桂林市中等职业学校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9(08):175-176.

[4]周欣.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以宜昌市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82-85.

课题基金: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常规课题《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区域特色模式研究》(FJJK18-758)。

猜你喜欢

院校特色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