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旅游景区管理的绿色技能开发与应用研究

2020-03-14郝迎成郑丽丽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旅游者景区技能

郝迎成,郑丽丽

(1.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2.唐山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下,旅游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定点扶贫工作中起到了良好先锋示范作用。然而部分旅游地开发及运行过程中的短视行为仍屡有发生。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刘育锋研究员提出,绿色技能又称“可持续发展技能”,是指劳动力支持并促进工商业和社区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友好而需要的技术、知识、价值和态度[1]。公众对于“绿色技能”的理解不能狭隘化,它不单单是降低碳排放,减少对自然、人文环境的破坏,而是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最终使产业链条上的各环节和谐发展,使经济活动的运行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具体到旅游活动来说,绿色技能的含义更加趋于具体化:除了良好的生态价值观,具备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等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以外,旅游产品的绿色开发,旅游目的地和产品的绿色营销,旅游消费过程的节约化、可持续化,是更加具有旅游行业特色的绿色技能。

1 景区旅游绿色技能开发应用情况

旅游行业的绿色技能开发及倡导其实早已开始,“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低碳旅游”等类似概念早已出现,更衍生出了“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等绿色旅游形式。全球最大的旅行旅游行业首脑组织,世界旅行旅游理事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即开始倡导在旅游行业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和“绿色环球21”认证。

从微观层面来看,旅游行业探索绿色技能开发和应用的努力涵盖了从景区建设到旅游活动开展的全过程。例如,早在2002年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就开始探索为游客发放智能卡以保障资源合理利用;英国伦敦眼也早就开始应用智能排队系统进行游客疏导;英国伦敦的贝丁顿社区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使社区中的各大建筑都可以反复使用废水,通过阳光、风以及生物来获得能源,不仅节约了81%左右的热能,同时还节约了45%左右的电能,每年都会吸引着大批对绿色旅游感兴趣的游客[1]。

我国部分旅游企业也在尝试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如北京蟹岛度假村以生态农业为依托,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经营理念,以创造旅游循环经济为主要手段,采取不烧煤、不烧油、不烧锅炉,采用地热、太阳能和沼气能源等多项绿色措施保证绿色化经营,基本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最终达到食、住、行、游、购、娱多方面的绿色化[2]。但从全国整体看,绿色技能仍处于节点式发展的状态,在大众景区中设计、运行与贯彻并不理想。

2 绿色技能开发和应用对旅游景区管理的意义

在整个旅游景区管理中,绿色技能的开发和应用不单单是为游客提供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高质量旅游产品和服务,也并非是单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产生,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更要求在绿色环保基础上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将旅游活动进行的更高效,游客体验更优越,旅游经济发展更有序,整体旅游活动更具备可持续性。所以绿色技能不仅对环境带来绿色化影响,而且对经济的运行和游客体验都将带来绿色化影响。

综合来看,对于景区建设运行来说,绿色技能开发应用具有多个层面的重要意义。一是绿色技能的开发和应用有利于旅游景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旅游者与环境之间能够和谐共存发展,保持各类旅游资源及配套设施的可持续性。二是绿色技能的开发及运用使人与人之间和谐互动,包括旅游者、旅游中间商、旅游供应商及旅游目的地群众间的和谐共存,旅游者同旅游供应商、旅游目的地经营者及当地百姓之间良性互动。三是绿色技能的开发及运用能够使旅游消费者达到身心和谐,在实现低层次发展需要的同时满足自我精神发展需要,使当前的旅游活动变为可持续的旅游活动,进而成为一场满意的旅游活动,游客愿意并且能够再次光临的活动。

3 旅游景区绿色管理面临的挑战

距离教育部APEC“职业教育系统开发绿色技能”项目立项至今已有6年,绿色技能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在具体的景区生产实践中绿色化技能开发和应用水平仍需不断提升。

3.1 景区建设规划不足

3.1.1 规划建设无序

由于产业发展的导向性,越来越多的资本流向休闲旅游行业,同质资源开发过多,低水平重复建设。景区保持吸引力的关键在于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目前各地的风情古镇、洞天福地遍地都有,土地庙、龙王庙等人造景观比比皆是,神仙故事、鬼怪传说信手拈来,毫无忌讳,最终导致天下名山大川皆相似[3]。这些项目设置的随意性与雷同性,旅游文化品位的低端性,大大降低了景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3.1.2 建设质量不高

旅游景区开发的高回报率,诱发了一些投资主体一哄而上,在缺乏详细规划的情况下,仅凭个人喜好,私自伐木建房、劈山修路,忽视景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部分景区服务设施建设滞后,远远满足不了旅游活动需要,使得旅游旺季游客滞留等类似现象频发。停车场、休息区、厕所建设等方面跟不上旅游活动发展的步伐。

3.2 目的地营销与实际相脱节

从“好客山东”品牌推出以来,全国各旅游目的地和景区都拼起了营销牌,从省到市,从县至乡,都试图通过营销宣传自身的旅游特色。但在挖掘自身旅游卖点的同时,过度包装甚至某些企业夸大宣传、虚假宣传对旅游者产生了极大误导,使旅游者在游前和游后的感受产生极大落差,对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阻碍。

3.3 企业运营管理乱象频发

在整个旅游产业链中,旅行社和旅游景区服务企业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最终旅游感受,从而影响旅游活动是否能够获得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就旅行社行业来看,2013年10月1日《旅游法》实施以来低价团、零负团费、买团卖团现象并未得到根本遏制。以香港为例,近来客人被购物、被甩团频发,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2015年香港游热度骤降,持续的负面影响给当地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就旅游目的地景区管理方面,有关部门在管理上也是漏洞百出,要么是不作为、相互推诿,要么是没有执法权、爱莫能助。加之部分企业目光短浅,往往会给旅游景区甚至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造成巨大负面影响,例如2015年十一假期青岛38元大虾事件,直接影响到“好客山东”品牌的美誉度,甚至有人说该事件的持续发酵抵消了青岛投入了十几亿的营销费用。

3.4 旅游消费层面的非绿色化

旅游活动的大众化趋势,不可避免出现游客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游客旅游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十分巨大。特别是每个旅游旺季结束后,中国游客的不文明现象都会成为各大媒体的热点话题,景区内随地丢弃垃圾、随意攀爬景区塑像、随手摘花折枝、文物古迹上刻字留言、景区公共场所行为不雅,非绿色行为不仅体现的是个人的文明素质,更重要的是破坏了旅游活动的可持续性。

4 绿色技能在旅游景区管理中的开发

改善景区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的非绿色化行为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国家、社会、公众各层面,从旅行社、景区、游客等各运行要素需要相互配合,多措并举实现景区绿色化运行和管理。

4.1 开展多层次绿色技能教育

这里的绿色技能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行业培训教育,还包括景区文化设计教育等多环节。政府负责整体大环境塑造及全民素质提升,行业培训提升景区员工绿色技能,景区文化教育针对性对游客进行合理引导宣传。从政府到学校还有行业企业,立体化教育使全民绿色意识提升,特别是更加全面和具体地落实景区员工及游客的针对性教育。

4.2 建立法制化制度保障

对于景区建设运营加强法制化建设,需要从法律审批层面、旅游执法层面、旅游企业管理层面、旅游者行为规范层面加强立法。一是对景区建设审批上,合理兼顾当地景区发展结构,避免项目一哄而上;二是旅游执法层面加快推进旅游警察队伍建设,杜绝旅游乱象中“谁都能管,谁都管不了”的现象;三是企业管理层面加强景区、商家的营业立法和监管力度,落实执法和监管的可持续性,铲除妨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土壤;四是借鉴国外经验,明确旅游者的行为规范,从法律层面向文明层面渗透,将不文明行为处罚量化并付诸执行。

4.3 做好景区运营过程中的绿色技能开发

4.3.1 针对设施设备的改善措施

提高绿色设施设备的投入,首先要提升垃圾废物回收设施的供应率,例如增加垃圾桶的数量和高质量厕所的数量。改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渠道,例如在最近的厕所革命中,山东尝试推广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到厕所建设当中[4]。增加提高游览效率设备的投入,例如智能排队系统等,降低拥堵,提高旅游者的游览效率。

4.3.2 针对游客的服务管理措施

对游客采取“柔性引导+硬性惩戒”的双措施,加强日常绿色营销的同时注重惩戒方式的实施,从软硬两方面遏制旅游者的非绿色行为。从近年实践来看,通过加强绿色技能教育,借助媒体的倡导以及社会文明和法律建设对游客进行引导管理,虽然游客非绿色行为仍然频发,但绿色教育依然起到了较明显的效果。

4.3.3 针对员工的措施

景区对员工的绿色理念进行培育要本着培训先导,奖惩保障的原则,按部门分类、抓重点技能进行培育。对于景区财务和行政部门主要应加强绿色化办公理念的培养,减少纸张等办公用品浪费[5]。对于营销部门的线路策划、计调人员、业务员来说,主要培养绿色营销理念,使其在健康、安全、环保的绿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做出特色。运营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是能否直接体现景区绿色管理效果的“面子部门”,培养导游绿色引导和讲解技能,合理增加保洁和绿化员工数量对景区的绿色构建有着直接作用。

4.3.4 针对合作伙伴的措施

对于景区内部购物商店等合作伙伴,首先要严格筛选,将规矩挺在前面,不仅要在产品上实现绿色化,更要在经营理念上实行绿色化,杜绝短视行为。此外在购物商店等企业经营过程中要加强监管,加大非诚信经营等问题的打击力度,避免影响景区旅游活动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发生。

国民绿色素质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宏观布局的基础上,以景区为载体的绿色技能应用能够从微观层面较好的改善目前旅游活动中的不可持续行为。所以目前景区管理中的绿色技能仍有待深入开发和挖掘,在开发应用过程中如何细化各项管理措施,实现景区绿色化运营,对景区发展甚至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旅游者景区技能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