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联合思维导图在临床检验实习血栓与止血教学中的应用

2020-03-13阳茂春陈春伟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5期
关键词:导图教学法检验

阳茂春,陈春伟,谢 丽△

1.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广西南宁 530007;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广西南宁 530021

检验医学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很强的医学前沿学科,又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因此,培养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代医学检验教育的目标[1-2]。临床检验实习是检验医学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在带教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尽快将所学理论知识综合应用,增强操作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是众多检验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在国内外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模式被认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发现、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3-4]。但是单纯的PBL教学不能够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系统的认识,不易将知识转化为临床应用,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难度较大,容易引起厌学情绪[5]。而学科思维导图在系统教学方面具有强大优势。思维导图运用文字和图形结合的方式,使主题词和颜色图像对应起来,利用思维、记忆的规律使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6]。近年来,思维导图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教育领域,在检验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及寄生虫等学科教学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项研究均证实其在巩固学生整体知识架构,建立学科逻辑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7-10]。但PBL教学法联合思维导图应用于检验医学教学的研究尚未有人报道。从培养实用综合素质型检验人才的角度出发,利用PBL教学法结合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检验医学的实习教学,两种教学方法形成优势互补,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11]。本文探讨了两种教学方法联合在检验医学生血栓与止血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习的检验医学专业2015级本科生50人,2016级高职专科生36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包括2015级本科生25人及2016级高职专科生18人。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学生采用PBL教学法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模式。

1.2方法

1.2.1对照组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对常见检验项目的检测原理、临床意义、结果分析等内容进行讲解。

1.2.2研究组 参照国内外常用的PBL教学法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将实习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入检验科实习,各小组带教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其带着问题实习,在实习期间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问题。同时由带教教师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手绘或者利用软件X Mind绘制),主要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为核心,运用关键词、线条等对凝血途径进行梳理和压缩,要求做到简单归纳、层次突出[12],见图1。实习后期,各小组采用小讲课的形式,通过PPT进行汇报,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和点评。具体要求如下:

1.2.2.1教师课前准备 带教教师通过互联网查找PBL教学法的相关内容,学习PBL的理念和方法,开展PBL课程培训。同时学习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与原则。根据血栓与止血部分的教学大纲,结合临床实践充分备课,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分析:(1)自动血凝仪有哪几种检测原理?(2)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各是检测何种凝血因子,检测过程中各有哪些凝血因子参与?(3)就本科室ACL TOP700全自动血凝仪来讨论PT、APTT、TT、Fib试剂内各含有什么成份及各成份在检测过程中具有什么作用?(4)检测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D-二聚体有什么临床意义?(5)常用的抗凝药物对PT、APTT、TT、Fib等检测结果有影响吗,有何影响?(6)APTT纠正试验的临床意义是什么?(7)就DIC的临床典型病例与相关资料提出相关问题并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此外,要求教师本人对各组学生所要讨论的血栓与止血内容及其相关知识要完全熟悉,并应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对教学过程中拟提出的问题、答案及学生可能要问的问题及答案有充分的准备及预见性。

图1 DIC实验室诊断思维导图

1.2.2.2实习学生要求 各小组成员进入实习后,在带教教师的引导下针对问题进行学习,可通过各种途径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教材、《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或期刊、仪器厂家的英文指导手册、试剂说明书、互联网查找资料、小组间讨论等。要求所有学生都要总结出自已的意见和结论,并绘制思维导图。

1.2.2.3集中讨论 实习后期,让各小组成员就自己整理总结的意见、结论、疑问及绘制的思维导图采用PPT的形式进行展示。针对相关问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讨论的方向进行引导,避免离题。

1.2.2.4归纳点评 教师点评组内各成员的汇报成果,分析各成员之间结果的异同点,对分歧较大的问题和结论进行精心点评、理清思路;同时,教师应对各成员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修改,归纳出重点。最后,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综合表现给予评分作为实习成绩中的平时表现成绩。

1.3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成绩考核与教学评价反馈的方式。

2 结 果

2.1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以闭卷理论考试的形式,两组学生均完成考试,无缺考及空白卷情况。研究组专科班与本科班的考核成绩分别为(75.4±1.5)分和(87.0±1.4)分,均高于对照组专科班与本科班的考核成绩[分别为(69.4±1.8)分和(79.0±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学生教学评价反馈 向研究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3份,回收43份,回收率达100.0%。研究组学生对PBL教学法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调查评价均为良好;研究组本科学生中84.0%认为该方法能够提高学习兴趣,80.0%的学生认为该方法可提高自学能力,92.0%认为该方法可提高综合分析、逻辑推理能力,但有24.0%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方法增加了学习负担,见表1。研究组专科学生中,有72.2%的学生认为该方法能够提高学习兴趣,83.3%的学生认为该方法能够提高综合分析、逻辑推理能力,但有33.3%的学生认为该方法增加了学习负担,见表2。

表1 研究组本科学生PBL教学法结合思维导图的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n(%)]

表2 研究组专科学生PBL教学法结合思维导图的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n(%)]

3 讨 论

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病案为先导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13]。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是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以训练学生记忆力为中心,严重扼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造成教学活动机械、僵化、缺乏活力。与LBL相比,PBL中的问题为授课教师精心备课设计的真实问题,如本科室自动血凝仪检测PT、APTT、TT所用的试剂是否有相同的成分,如果有,相同成分是什么,不同成分又是什么?又如常用的抗凝药物对PT、APTT、TT、Fib等检测结果有影响吗,有何影响?这些问题强调问题情境的真实性,具有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特征,因此要求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需多途径收集信息,小组成员需分工协作和加强沟通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具有多变性,需要综合多方面的知识,而不是在教材里找现成的“标准答案”。PBL教学法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拓宽知识面,激发质疑探究精神,提高科研思维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外语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

思维导图主要以一个主题为中心,通过关键词串联的方式形成分支树状结构,将复杂交错的信息简单化、系统化、显性化,帮助使用者把握重点、分析思考、归纳总结、提高学习效果及创新思维能力[14]。在实习教学中,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不仅使学生在理论内容和实践上形成系统化的专业核心知识网络,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15]。在本研究中,应用PBL教学法联合思维导图教学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知识考核成绩均得到提高。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及与学生的交流中可知,研究组学生认为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能提高自己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能够在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习系统,由点及面,使繁多的知识点转化为可视化的知识网络,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但仍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该教学方法增加了学习负担,主要原因可能是该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

综上所述,PBL教学法联合思维导图作为新的教学理念,弥补了传统教学法的不足,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英语水平,较好地搭建了学生的知识构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值得在临床实习中推广的教学方法。目前,国内对PBL教学法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在高等医学检验专业中如何应用仍需积累经验,应当结合我国国情、各层次学生的特点及学校教学现状进行适当调整,以便更好地应用到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中。

猜你喜欢

导图教学法检验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