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醒脑开窍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2020-03-13李发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5期
关键词:醒脑内皮神经功能

李发志,秦 峰

陕西省商洛市中医医院:1、内四科;2急诊科,陕西商洛 726000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为多种原因导致的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所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其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脑梗死包括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等多种类型[1]。目前临床上主要以营养神经及活化脑细胞为主要治疗方式,但效果并不理想。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治疗方法,其中醒脑开窍针可通过刺激神经末梢穴位,促进神经元再生、重建。本研究通过探讨醒脑开窍针联合常规方法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12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头部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患者[2];(2)年龄≥50岁;(3)有吞咽、语言或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4)患者或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疾病的患者;(2)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3)入院前已经过抗凝、溶栓、降纤及抗血小板治疗;(4)合并精神障碍患者;(5)合并恶性肿瘤患者;(6)依从性差,不能按医嘱规律服药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治疗),每组各62例。对照组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54~74岁,平均(64.48±5.62)岁;病程5~9 d,平均(7.31±0.58)d;其中合并高血压32例,动脉粥样硬化10例,高脂血症8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7例。观察组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55~75岁,平均(65.17±5.76)岁;病程5~9 d,平均(7.28±0.64)d;合并高血压34例,动脉粥样硬化12例,高脂血症7例,糖尿病6例,冠心病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6020722),100 mg,每天1次,口服;丹红注射液(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866),3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每天1次,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056),30 m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每天2次,静脉滴注。治疗1个月。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治疗,以双侧内关穴、水沟穴、风池穴、印堂穴为主要穴位,直刺1.5~2.0 cm,进针得气后常规留针30 min,随后均匀提插、捻转1 min后出针,隔1 d针灸1次。出现口角歪斜情况时可加刺地仓穴;出现瘫痪情况可加刺委中穴、阳陵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曲池穴、合谷穴、极泉穴及尺泽穴;出现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情况加刺人迎穴、廉泉穴、哑门穴及翳风穴;出现大小便失禁情况可加刺关元穴、中极穴。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在治疗前后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2)预后评分:分别在治疗前后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说明预后越差。(3)疗效评价标准[3],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少≥90%;显效:NIHSS评分减少45%~<90%;有效:NIHSS评分减少18%~<45%;无效:NIHSS评分减少<18%;恶化:NIHSS评分增加>18%。治疗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实验室指标: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使用ELISA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5)血管内皮功能:使用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仪(日本优奈克斯公司)通过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58%,低于观察组的9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和mR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和m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和mR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和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和mRS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DM、Hcy和hs-CRP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FDM、Hcy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DM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FD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cy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Hcy和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DM、Hcy和hs-CRP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和TNF-α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和TNF-α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 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脑梗死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均较高,可引起瘫痪等脑梗死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4]。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在脑梗死的病变期,病灶处会有大量神经细胞死亡,而在病灶周围区域会有部分神经细胞处于未完全死亡状态或休眠状态,治疗时可侧重于恢复失活神经细胞功能,以减少神经细胞死亡,改善患者预后[5]。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中老年人脑梗死多是由于血脉狭窄,阳气亏损,以至新血不足,血脉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脉络受阻[6]。本研究针灸的穴位中,风池穴壮阳益气,人中穴醒神开窍、调和阴阳、镇静安神、解痉通脉,太溪穴清热生气,内关穴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地仓穴舒筋活络、活血化瘀,委中穴止痛通尿,足三里穴燥化脾湿、生发胃气,曲池穴清热解毒、散风止痒、消肿止痛、调和气血、疏经通络,合谷穴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极泉穴宽胸理气、通经活络,尺泽穴清热和胃、通络止痛,哑门穴收引阳气,翳风穴益气补阳,关元穴培补元气、导赤通淋[7]。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NIHSS和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脑梗死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预后。考虑可能与醒脑开窍针具有补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有关,通过针刺穴位增加脑部血流量,恢复脑细胞活性,降低缺血缺氧所致的损伤,同时改善病灶处的血液循环,修复神经细胞。陈杰等[8]研究发现,针灸可以有效治疗脑梗死,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急性脑梗死患者多合并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及血管顺应性的降低会增加血管壁所受压力[9];Hcy是一种血清含硫氨基酸,其水平升高可增加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10];hs-CRP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促炎因子,能够加速体内炎性反应,是临床常用的反映体内炎症状态的指标[11];IL-6是趋化因子家族的一种细胞因子,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主要出现在急性和慢性炎性反应部位,和TNF-α一样是炎症级联反应的关键因子[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FDM水平高于对照组,Hcy、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与余凌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治疗脑梗死可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再发风险。

综上所述,醒脑开窍针联合常规方法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反应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醒脑内皮神经功能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38例
星蒌醒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