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CysC、RBP和尿NAG、GAL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2020-03-13张俊平刘伟杰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5期
关键词:肾小管符合率肾功能

张俊平,李 峰,刘伟杰,王 娜,高 爽

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北保定 071700

糖尿病患者因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导致各器官均可能因慢性损害而出现功能障碍[1]。肾功能损伤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功能亢进为肾功能受损的早期表现,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逐渐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和肾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2]。然而,早期肾功能受损起病隐匿,多在患者出现明显蛋白尿或水肿时才被察觉,但此时已处于临床症状不可逆转期,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3]。因此,借助多种检查手段或新型生化因子帮助临床医师发现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分析了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以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D半乳糖苷酶(GAL)检测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13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尿清蛋白定量水平分为3组,每组均44例。观察组1为正常尿清蛋白(<30 mg/24 h),其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35~60岁,平均(42.08±5.92)岁;病程1~11年,平均(3.21±0.83)年。观察组2为微量尿清蛋白(30~<300 mg/24 h),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36~61岁,平均(45.23±6.04)岁;病程1~11年,平均(3.11±0.72)年。观察组3为大量尿清蛋白(≥300 mg/24 h),其中男30例,女14例;年龄34~59岁,平均(43.88±6.11)岁;病程1~11年,平均(3.15±0.77)年。另选4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22例;年龄33~60岁,平均(44.42±6.61)岁。纳入标准:(1)观察组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4];(2)临床资料完整者;(3)研究对象同意进行该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依从性强,能配合相关检查者。排除标准:(1)合并酮症酸中毒、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其他原因导致的肾脏疾病、心功能不全、肿瘤及近期感染者;(2)精神疾病者;(3)合并其他类型糖尿病并发症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5)同时参与其他药物研究者。4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行相关检查前均常规禁食8 h,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3 mL,3 500 r/min离心5 min,取上层血清,于-20 ℃下保存,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RBP水平。同时,留取晨尿10 mL,1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采用速率法检测NAG、GAL水平。上述指标均采用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操作过程均按照规范严格进行。

1.3观察指标 比较各组Cys-C、RBP、NAG及GAL水平;计算各观察组上述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符合率。各指标阳性结果判定标准:Cys-C>1.25 mg/L、RBP>70.00 mg/L、NAG>22.00 U/gcr、GAL>13.50 U/gcr;4项联合检测阳性结果判定:4项中有一项为阳性即判定为阳性结果。诊断符合率=阳性检出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各组Cys-C、RBP、NAG及GAL水平比较 4组Cys-C、RBP、NAG及GA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Cys-C、RBP、NAG及GAL水平均低于观察组1、2、3(P<0.05);观察组1上述各指标水平均低于观察组2、3(P<0.05);而观察组2上述各指标水平均低于观察组3(P<0.05)。见表1。

表1 各组Cys-C、RBP、NAG及GAL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观察组1比较,△P<0.05;与观察组2比较,#P<0.05。

表2 各观察组Cys-C、RBP、NAG及GAL诊断符合率比较[n(%)]

注:与观察组1比较,*P<0.05;与观察组2比较,△P<0.05。

2.2各观察组Cys-C、RBP、NAG及GAL诊断符合率比较 Cys-C、RBP、NAG及GAL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符合率在各观察组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3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符合率高于观察组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符合率高于观察组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观察组Cys-C、RBP、NAG及GAL 4项联合检测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各项单独检测的诊断符合率。见表2。

3 讨 论

糖尿病为常见慢性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多见于1型糖尿病)、疲乏无力或肥胖(多见于2型糖尿病)[5]。当前高热量的饮食和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导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有研究报道,我国糖尿病患者超过1亿例,位居世界首位[6]。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当其进展到症状明显时,肾功能损伤多已不可逆转。此外,严重的肾脏功能受损治疗难度大,且治疗方法局限,因此,如何辨别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是当前临床医生面临的重点问题。传统的糖尿病肾病检测方法多以检测尿清蛋白、血尿素氮、肌酐等生化指标为主,但上述指标敏感性较低,且多在肾功能受损较严重的患者中才能检出[7],这导致临床医生不能及早辨别早期肾功能受损。随着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的逐渐深入,目前认为,多元醇代谢通路、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及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8],其中多种细胞因子因肾脏功能的异常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这为发掘新型检测指标提供了依据。

Cys-C由有核细胞产生,分子量较低,可经肾小球滤过并在肾小管内分解,在血液中水平较为恒定,且不受受试者年龄、性别、血脂水平等因素影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肾脏滤过功能下降的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出高水平Cys-C,因此,临床常将Cys-C作为判断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理想指标。段红艳等[9]研究发现,当GFR出现轻、中度改变时,Cys-C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RBP主要由肝细胞合成,为维生素A自肝细胞转运至上皮细胞信号通路中的重要信息分子,血浆中RBP多结合成高分子复合物,而活化后的RBP游离于血浆中,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而被肾小管吸收分解,使其在血液中的检出水平很低;而肾小管受损患者对游离的RBP吸收分解有限,导致血液中RBP贮积,在血清中能检测出较高水平,因此RBP水平升高可作为判断肾小管损伤的血清学指标[10]。NAG是广泛存在于近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大分子溶酶体,其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因此健康人尿液中检出率很低。然而,当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变性、坏死、脱落时,细胞内的NAG可释放至尿液中,表现为尿NAG水平升高。GAL同NAG类似,为溶酶体酸性水解酶,以肾小管附近含量最为丰富,正常机体中其尿液检出量低,但在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肾小管坏死及肾移植排异期时其水平显著升高[11],为肾脏修复的敏感性指标。Cys-C、RBP、NAG、GAL水平均不同程度地反映肾小球、肾小管损伤,各因子在高血压相关肾病、化疗后肾损伤、肾衰竭等肾脏相关疾病中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机制,笔者认为这些因子可能有助于临床识别早期肾功能受损。在本研究中,与健康体检者相比,糖尿病肾病患者Cys-C、RBP、NAG、GAL水平均显著升高,与周伟等[12]研究结果类似,且在糖尿病肾病患者间比较发现,肾脏受损程度越重(即尿清蛋白量越多),各指标水平升高越显著;且4项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的符合率也随肾脏受损程度的加重逐渐提高,观察组3患者4项指标的联合诊断符合率达93.18%。因此,可将Cys-C、RBP、NAG、GAL作为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受损的检测指标。但值得注意的是,Cys-C、RBP、NAG、GAL的诊断作用有限,在尿清蛋白正常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其诊断效率较低,因此,临床除增加新型指标的检测外,还需寻求其他检测手段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Cys-C、RBP、NAG及GAL水平随尿清蛋白定量的增加逐渐升高;且各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符合率也随肾损伤程度增加而逐渐升高,其中以4项联合检测的诊断符合率最高;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肾功能检测时,建议分析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结果,有助于早期诊断肾功能损伤。

猜你喜欢

肾小管符合率肾功能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4和炎症因子表达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CTA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IgA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的预测作用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